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浅探

2012-08-15姜维芳田彩云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校企基地

姜维芳,田彩云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浅探

姜维芳,田彩云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建设较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本文围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特点、原则及实施方案,提出了一些设想。

生产性实训;实训基地;原则;构想

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就必须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建设较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的重必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既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特征

(一)生产性实训的含义

什么是生产性实训?答案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含义应该是一致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具有生产或服务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具体说,生产性实训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素:保障学生实训,有企业参与,有产品(或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化管理。由此可知,生产性实训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校内实训,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生产产品,而后者通常是消耗产品(材料)。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1.具备生产功能及其他多项功能

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应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使之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此外,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2.实训场所的情境化

3.管理模式的企业化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参照生产企业的管理模式。包括工序流程、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等都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

简言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生产情境和工作氛围工厂化,生产任务真实化,运行和管理模式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教学资源社会化。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1.建设主体多元化与筹资方式多样化原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引企入校,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实训基地的运行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2.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定位原则

生产性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去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可以看作是职业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性实训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不仅发展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使其尽快从学员向职员的转变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中山路教堂广场区域空间的视域模型,运用DepthMap软件进行句法计算,得到视域可见度、视域整合度、代理机器人分析以及可见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等参数,并结合实际调研结果分析,以期从根源处发现并解决问题.

3.实训设备及工艺的真实性与先进性原则

实训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使学生真实实践生产操作过程,完成毕业上岗前必要的准备和训练。此外,实训设备及工艺应具有先进性,注意引进技术水平高和产业集聚程度强的企业合作,保证实训基地的高技术水平,以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新设计的认知水平,进而掌握、运用这些新知识,提高科研和开发能力。

4.运作方式的工学结合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社会的融合,并逐步构建起以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为目标的新型实训体系。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等实际运作,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企业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

5.校企合作的效益性原则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优先考虑企业、社会的需求,按照“效益优先、风险分担、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原则,找到双方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为企业创造效益。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构想

(一)引入合适的行业企业

1.引入技术服务型企业

技术服务型企业主要是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技术,为社会提供服务。其产品以智力劳动成果为主。人力资源是技术服务型企业的第一资源。对企业来说,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共享学校的场地、师资、设备和员工(实训学生),减少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的投入,节省人员费用和管理成本。因此,技术服务型企业乐意进驻学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校来说,技术服务型企业大多无污染、无噪音,亏损风险低,对日常教学管理几乎没有负面影响。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资质、技术指导力量以及相对稳定的订单,在真实的社会化的环境中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因此,学校也很欢迎技术服务型企业进驻学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引入产品生产型企业

引入产品生产型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一是引进企业的生产技术含量要适中: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学生上手慢,在进行生产性实训时效率低,废品率高,企业将很难承受原材料和生产时间的高成本;技术含量过低,生产工艺过于简单,对学生技能提升意义不大。二是引进的企业需无污染、低噪音,否则学校会得不偿失。三是产品生产型企业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多,不易控制。企业追逐利润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矛盾,以及企业产品单一性与学校教学多样性的矛盾不易克服。四是引进企业的产品要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生产必须有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可以升级换代,这样才能保证有较长时间的合作期。鉴于以上原因,引入产品生产型企业,关键是校企双方要从大局出发,增强自身的责任义务意识,互信互让,实现共建共赢。

(二)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又有多种合作模式可供选择。学校可综合考虑各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既要满足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又要满足企业正常生产、获取相应经济利益的需要;既要满足学校和企业自身的需求,又要能规范各自的行为,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

实训基地不论选择哪种合作模式,都必须实现如下要求:学生的专业课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者业务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作业不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或师生共同完成某些科研项目;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又生产出了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

1.统筹规划,建章立制,保障实训教学主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训教学。为保障其不偏离主目标,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置。还必须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明确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地内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基地实训教学主功能的实现。对无法保证实训教学的项目或企业,要求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应终止与项目或企业的合作。通过不断更新,实现基地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2.加强学习锻炼,提升基地教学管理团队的整体实力

随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层次的日益提高,对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团队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地教学管理团队人员必须加强学习锻炼,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学校要鼓励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接受培训,骨干教师利用专长服务社会,以此提升教师个体的实践技能。也要鼓励企业师傅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指导水平。

四、结束语

对高职教育而言,生产性实训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工作组织和开展得成功与否,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决定作用。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已经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指导思想、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原因,使得一部分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进展缓慢,收效甚微,远不能达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只有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改革,勇于创新,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筑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连接,才能真正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1] 丁金昌.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8,(2) .

[2] 申屠江平.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0,(9).

[3] 申柯娅. 关于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JIANG Wei-fang,TIAN Cai-yu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t is urgent to build a higher level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eatures,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Productive practice; Training base; Features; Principle; Idea

G71

A

1008-7427(2012)02-0010-02

2011-07-14

猜你喜欢

生产性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