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消极被动、参与互动到积极主动
——专业英语精读教学策略探讨

2012-08-15周望月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被动消极

周望月

(浙江财经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从消极被动、参与互动到积极主动
——专业英语精读教学策略探讨

周望月

(浙江财经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常侧重其专业技能,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当前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之弊端,参与互动是精读英语教学改革之驿站,而积极主动才是精读教学成功之目标。只有积极主动才能使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真正从语言能力向语言及交际能力过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精读教学;消极被动;参与互动;积极主动

一、引言

精读一直是英语专业最为基础、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它是贯穿英语专业始终的主干课程。精读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及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还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1999年,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1]外语专业学生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如果能够使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既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这不仅是学生之福,也是教育之福。目前,国内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还存在误区,如过于注重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过级率的提升等等,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笔者通过多年英语教学实践,认为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应将学生从消极被动转向参与互动,最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以改善目前精读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探索出一条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切实有效地培养语言技能,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教改之路。

二、消极被动——当前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之弊端

高校英语专业的精读课程一向被视为专业课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与泛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单项技能课不同,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知识和技巧。虽然教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精读课是基础的基础,然而精读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教师辛苦备课、讲解、批改大量作业,学生却无法理解教师苦心,上课只是消极被动地记笔记,课堂气氛沉闷。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以及师生间的谈心沟通,发现学生消极被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试导向的路径依赖

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英语学习中形成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影响颇深。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十多年的学习后,很多大学生却属于“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一族。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学生经常面对的是教师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阅读和完型填空的机械操练,临近考试时则采用题海战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图式:英语的学习,听说交际不实用,在得高分上远不如对词汇和语法的投资见效。进入大学后,由于应试导向的路径依赖,很大一部分学生沿袭了小学、初高中时的学习模式,上课时只是被动接受词汇与语言点的讲解,通过机械操练和题海战术以期在专四、专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英语专业的特殊性

精读课教师往往只关注听说读写等技能培养,忽略教学方法的研究、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等。很多英语专业的教师总觉得自己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其进行大量输入才能达到有效输出。于是,他们总想把尽量多的知识压给学生,而不去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殊不知如果学习者只是一味地获得语言知识而不注重运用,那么他们所掌握的只是大量彼此毫无联系的、孤立的语言形式或外壳,当需要使用语言时,他们会因为不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如何正确地运用语法规则而束手无策。Swain(1985,1995)提出的“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必须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3-4]

(三)中国学生的内向以及从众心理

中国学生向来将“谦虚”、“内敛”视为美德,并作为行动的向导。很多学生深信中国的名言——“枪打出头鸟”,即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胸有成竹,很多学生也只是处于静观状态,等待老师点名问答才一展才华。虽然也有个别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但是由于周围环境一片寂静,也渐渐被同化了。

消极被动的学习理念不仅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阻碍了英语教学从读写到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如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等。

三、参与互动——精读英语教学改革之驿站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教学不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必须让学生运用语言,在交际中学会语言,消极被动的教学模式抹煞了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习者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思维。教学要深入,不是尽力讲授整本书的内容,而是尽力给学生提供许多机会参与围绕学习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活动。[5]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传统的“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将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教学改变成为“师生/生生对话、互动”的参与互动教学模式,创造轻松、自由、愉快、和谐的环境,引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

如何进行参与互动呢?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层出不穷,如合作学习教学法、交际法、任务教学法等等。但要真正进行参与互动,在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某一教学法,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包括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吸纳各家之长,并将之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6]

虽然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但是教学的主体还是教师,学生的参与通常都建立在教师所付出各种努力的基础上,如组织各种各样活动,对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方式的传授等等。很多参与互动只限于课堂,而课后学生并不一定能真正进行主动性学习。因此,参与互动只是专业精读英语教学的驿站,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学习,必须形成他们的主动性学习理念。

四、积极主动——精读教学成功之目标

积极主动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现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多变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因此只有能积极主动学习的人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众多知名外资企业(如宝洁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在招收毕业生时不设定专业限制,这不是说他们不看重专业水平,而是他们觉得一个能积极主动学习,并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比仅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人更能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能积极主动学习的人永远都站在时代的前沿,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积极主动就是通过一种价值观引导(多种方法引导,如辩论、案例分析、现身说法、励志影视教育等)、教师以及班级先进同学的学习示范、反面事件警示等途径促使学生从参与互动到积极主动的转变,参与互动的学习思考主体还在教师,而积极主动的主体则转化为学生了。教师应该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弗雷莱德理论中,教学不是单纯地由教师将事实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而是请学生自己批判地思考课题、教材、学习过程和他们所处的社会。

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精读课的教学中,并在课后形成主动性学习理念必须首先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经过讨论他们的意见逐步达到统一。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及其他同学的点评过程中,同学们看到了他们的付出得到了一定的回报,并促成了较好的学习气氛,这样的学习气氛会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在课堂讲解以及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同学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也以其独到的看法进行必要的补充,这一环节可让学生看到班级同学的学习情绪高涨,也促进了他们的竞争心理。在课后作业角色表演的过程中,不同组的同学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将课文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课堂上,教师和同学的及时细节点评使表演的学生以及点评的学生都感到自己在课堂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时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已经慢慢地萌发了。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参与互动环节,教师肯定其付出并给学生以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就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将自己在学习中形成的疑惑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探讨。教师不再主导课堂,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人,面临着来自学生的各种问题的挑战。课外,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英语配音大赛,英语角,英语话剧表演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自己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英语综合能力提升的途径。

当然,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甚至在课堂对教师形成挑战,一旦学生开动脑筋,有些问题教师可能解决不了。这是走向积极主动阶段的一个障碍,教师害怕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害怕失去面子,失去学生的尊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认识到教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的过程,教学相长,教师永远不能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必须高于学生,不能让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要采取一种谦虚的态度来接受,或者以很简单的一句话来告诉学生,“I don’t know,but I’ll find out.”这样的教师不仅不会让学生失望,反而会备受学生尊重。其次,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语言输出的监控者,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外,还须掌握英语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现代外语教育等等,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需有一定的要求,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诚实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不足以及孜孜不倦地求学态度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意识到人无完人,也不再害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在课堂活动中出错,认识到只有自己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查阅各种资料,与同学以及老师进行各种交流,才能获得成功。

学生积极主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完全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学生心理上害怕犯语言错误的压迫感和用英语表达的拘束感减少很多,学生变消极地听、记为积极参与,从而课堂教学环节由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使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真正从语言能力向语言及交际能力的过渡变成了现实。

五、结语

综合上述,学生从消极被动、参与互动到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融入到全新的教学模式中,一方面感受着其中的快乐,另一方面两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教师而言,这远比给学生讲解语言点,让他们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困难得多。教师备课时应首先吃透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上精心安排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并尽量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问、多评论、爱说、爱问、爱评论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迎接来自学生的各种挑战,使教学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及来自老师及同学的各种问题,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竞争,这让他们在无形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既能掌握精读课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又能提升其思维能力。

[1] 何其莘,殷桐生,黄源生,刘海平. 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 文秋芳,周燕. 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 外语学刊,2006,(5).

[3]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 & C. Maddens(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Rowley,Mass: Newbury House,1985.

[4]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A].In G. Cook & B. Seidlehofer(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 Sund,Robert B. & Trowbridge,Leslie W. Student Centered Teaching[M].1974.

[6] 李晓. 试论外语教学“三大原则”及其实践途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G642

A

1008-7427(2012)02-0130-02

2011-12-16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SCG428。

作者系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被动消极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主动做好人大工作
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老促会的工作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积极主动作为 大作“借”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