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012-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中职心理

彭 敏

(荆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0)

谈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彭 敏

(荆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0)

本文分析了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谐教育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冲突较为频繁,对师生心理伤害较大。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动力,不愿学,对老师不尊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不服管教,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出言伤害老师并记恨老师。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学生缺乏了解。有的教师仍然奉行“师道尊严”,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老师不找学生交流,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和老师交谈,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开,师生关系冷漠。

3.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不顺畅。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自主意识增强,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不愿意和老师坦诚沟通,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当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一是招生压力大。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源,学校将一部分招生任务分解给教师,并将完成招生任务与否与教师的工资、奖金、评优、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等挂钩,招生成了教师的头等大事,部分教师因完不成招生任务而发愁,致使引发消极心理。二是常规工作负荷重,尤其是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之外还要承担教学任务。三是教学观念陈旧,只管教书,不管育人,面对问题学生,动辄训斥和批评,教育学生缺乏耐心。

2.学生方面的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进入中职学校后,以所学知识实用与否作为主要标准,普遍讨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喜欢专业技能操作课;他们是学习上的焦虑者,对学习有着严重的心理压力,有明显的厌学心理和行为;心理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对人对事态度冷淡,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不愿意与老师坦诚交流,心理自我调试能力弱;对前途悲观失望,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1.用爱心架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鲁迅先生指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如果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真挚的爱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用慈母般的爱唤醒他们心灵中最善良的一面,努力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善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挚友。尤其是班主任,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从关心学生饮食起居入手,经常深入教室、寝室、饭堂对学生嘘寒问暖,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和心理状况,在尊重、真诚、容忍、鼓励上下功夫,处处流露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架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平等、民主的主体意识。

2.用诚信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条件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真诚这一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发扬和践行的道德准则。教师要想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就必须恪守诚信的原则,身先士卒的态度,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气度;在学生面前不造作,不粉饰自己,不戴虚伪面具,将一个真实的自我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3.用教师的智慧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课堂上多采用民主研讨,平等交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形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用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浓厚的教学兴趣去教育、征服学生,努力成为亲和力强的教师,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钦佩感,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用教师的宽容来包容学生。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师要用自己宽大的胸怀来包容他们,少一些训斥和批评,多一些激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教师的宽容能使学生产生被理解、被原谅、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宽容学生不等于不批评学生,而是理解在先,批评在后,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批评,是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的批评。当然,宽容是建立在沟通与合作基础之上的,沟通要注意语言技巧,最好的方式是耐心倾听,给学生留有反思不良行为的原因、改正缺点的时间和空间,用教师的真情感动学生、打动学生,这样有助于师生和谐。

学校管理要民主化,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学校可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聘请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开设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建立并完善心理放松室等等,使同学们能从多渠道得到心理帮助,在关注自身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同时,主动地进行心理调试,做积极、乐观、善于面对现实的人。使学生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理解和谐师生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1] 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2] 郭元祥.教师的 20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G45

A

1008-7427(2012)02-0050-01

2011-12-11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中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感受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