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建设

2012-08-15费香艳张长永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理念院校

费香艳 张长永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营造管理文化环境是通过文化的管理,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的实施需有良好的管理文化环境,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作保障,二级管理的有效实施将不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的文化环境营造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弘扬人本管理理念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管理方面的基本体现,强调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和最主要的财富与资源,期待以人性的张扬和个性的创造来实现理想的管理实践效果,是对过往以物为中心管理理念的反叛,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势,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促进人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职院校推进二级管理,是对学校利益和权力体系的大调整,必然引起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震动。因此,必须摒弃一级管理模式以人管人的官本位思想,大力弘扬人本管理理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确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尊重师生的个性需求和个性品质,注重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形成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其发展和成长的各种层次的需求。为此,内部各项管理都要服务于教师,满足他们工作与学习的需求,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服务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为宗旨。

二是要树立管理育人的观念。要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创新二级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注重从人性、人道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实施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既要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教工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适应学生成才,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三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面向就业人才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促进每个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鼓励每个学生成才。

四是充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建立学校相应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加强二级管理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校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管理理念、管理风格、领导力和决策执行力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管理运行和效能的主要因素。在二级管理模式下,繁杂的事务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增强行政管理者的全局意识。无论是校级还是院系部职能部门,其管理人员均应对学校(社会)负责,服务于全体师生。行政管理人员面对着个体与群体、部门与整体、下级和上级等各种复杂关系,需协调不同的矛盾,必须从大局出发明确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作用和目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服从于学校总体目标和院系部具体目标。

二是注重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制度,鼓励管理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从专业技术人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具有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又有较强管理工作能力和一定学术水平的管理干部充实到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强化其在管理中的执行力,从整体上提升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决策和执行能力建设。决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政工作的成败。行政工作人员运用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为即将开展的工作指明方向,合理预期将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决策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保障。强化行政管理人员加强执行力建设。是良好决策得以正确的施并产生预期效果重要保障。

3 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构成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学校管理要以先进的管理观念为灵魂,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为支撑。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以物质载体表现出的物质文化;中层是以各种校规校纪表现出的制度文化;深层则是以校园氛围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表现出的精神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学校要对校园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改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确保校园风光优美、各类设施齐全、先进,为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应体现高职特点,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其重点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置,尤其要建设一批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的专业教室,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同时,还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的校园局域网络、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及办公自动化、通信系统等,并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

第二,创建先进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系统的关键,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文化,才能保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制度文化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高职院校应把校企合作的理念融入学校制度文化,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和订单式培养列入管理制度,制度上体现这种理念将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逐步引进和吸收优秀企业文化,以丰富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内涵。

第三,培育个性鲜明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系统的主导,其表现于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气质之中,构成了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由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等具体体现。精神文化的本源来自特定院校的传统精神,受学校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应以先进性、教育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为原则,培育高职精神文化,加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高职特征和鲜明学校个性的精神文化。

4 结束语

总之,二级管理为深化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职教理论界就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建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管理文化体制,还有待于对高职教育更多理论的思考和办学实践的探索。

[1]曹曝.学校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页码?.

[2]李衍明.浅谈高职院校管理观念的创新[J].职业教育,2007(4):页码?.

[3]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5):页码?.

[4]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与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5):页码?.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理念院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