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探讨

2012-08-15陈海英文娟秀

当代经济 2012年17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民币经济

○陈海英 文娟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边境贸易越发频繁、活跃,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流通,表明人民币正处于区域化阶段。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一国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经济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加快推进人民币从区域化过渡到国际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乃是中国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充当国际交易的记账单位,并执行交换、结算、储备等货币职能。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货币的对外开放度高将会推动一国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开放程度越高,则两国间的贸易越顺畅。随着贸易量的快速增加,本国货币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也会随之快速增加,从而使他国对本国的依赖性增强,进一步提高本国的贸易水平,大大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如今中国已是发展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早日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2、提升国际地位,获取更大话语权

目前,中国的经济在迅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但经济实力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也不及这些发达国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依赖性不断加强,而我国也将拥有对世界货币自主发行和调节的权力,这样无疑会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3、减少外汇储备,降低外汇风险

长期的国际贸易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截至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181万亿美元。巨大的外汇储备使我国经济很容易受到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国不断购买美国债券,提高美元债券价值,降低我国作为债权国的风险的这一行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人民币国际化将促进更多的外贸和金融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从而有效减少我国外汇储备,降低外汇风险。

4、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现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等可实现流出,而流入则有赖于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国际货币回流的最重要、便捷的渠道便是资本市场,即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证券。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为了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做了不少努力。201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大改革可谓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继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自2012年以来,我国实行的自由结售汇制度、企业和个人可自主保留外汇收入以及扩大汇率波幅、建立全球性人民币结算中心等举措不断推动了人民币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2、稳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

2010年以来,国内掀起了金融改革热潮,全国多地包括温州、深圳、上海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金融改革目标是打破银行业传统的垄断、建立准入机制,同时推进海外投资与个人投资等资本项目开放;深圳致力于与香港广泛交流,为国内企业海外融资提供契机;上海立足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3、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

2010年8月,央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拓了投资渠道,使境外资金能够顺利回流。

4、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不断深化双边货币合作和本币结算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韩国、白俄罗斯、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2008年起中国与他国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部分协议进入实质动用阶段,促进了我国与这些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这四项改革将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促进对外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认为,某一货币的国际化应具备以下条件: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开放程度;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和有效调控;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经济机制的充分发挥;合理的汇率和汇率体制。而从我国的发展现状看,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GDP保持较快的增速;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保持顺差,所以国内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虽然近几年发生通货膨胀,但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控制下,总体来说,国内经济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定;市场机制、汇率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发展与完善,2012年外汇管理部门就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总体来看,人民币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1、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1)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美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储备量较大的国家资产遭到严重损失;欧盟区内的希腊、意大利债券级别不断下降,导致持有欧债资产的投资者价值缩水。为了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纷纷设法转变外汇储备策略,尝试进行储备资产多元化,在储备中加入其他更具有保值、升值潜力的币种。而此次金融危机,不仅人民币逆市升值,而且中国采取扩大投资来促进经济实体的增长,长远来看有利于人民币保值增值,这无疑鼓励了更多国家选择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可能性。另外,在金融危机的恐慌下,大量的美元从新兴经济体流出,这使得一些与我国有贸易需求的国家因缺乏传统的以美元作为支付手段而无法与我国开展贸易。这对推动并扩大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工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AB股合并带来的契机。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致使AB股分流,对于解决AB股分流的问题是业界人士一直争议的问题。而要使AB股合并需要人民币实现资本项下的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顺应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从而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前进。

(3)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机遇。2011年9月16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中国与WTO的未来”学术会议上称:“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表明,目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量占有较高地位,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中的份量。

2、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制约人民币推进的步伐。我国在国际贸中受益尚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例如我国目前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加工附加值的产品,那么在收益分配上我国得到的份额就会不如发达国家。企业存在的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也会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这些因素又恰恰是制约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和我国企业提高谈判地位的重要因素。

(2)外汇储备影响国内金融市场。自从我国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促使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不断增加,人民币区域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如今中国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达25%。随着贸易使用次数的增加,人民币跨境使用量就会逐渐增加,这时,人民币就会面临在资本项下开放的压力。目前中国资本账户项目是受到管制的,若要完全开放资本项目,对现在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资本开放的同时要求本币可自由兑换,在这种情况下,境外货币就可以自由出入我国境内,可一旦境外在短期内大量撤资,国内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来偿还外币,就会冲击我国宏观经济,进而诱发国内金融危机爆发。而且,随着贸易项下流出越多,境外积存的人民币就会大幅增加,如果人民币没有畅通的渠道回流到我国,境外人民币的吸引力就会降低,人民币也就难以成为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储备货币。严格的资本管制制约了资本项下人民币回流机制的扩大。

(3)人民币国际化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克鲁格曼提出“三元悖论”,即一国的国际经济目标、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保持本国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必定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产生冲击,影响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挑战为动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1、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高我国经济总量比重

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前提条件是中国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主攻路线。2012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这意味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粗放式经济增长,这种方式造成的结果将会是高消耗、高能耗、环境破坏严重。因此,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要素分配,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扩大内需,减弱对外依赖性,减少世界经济周期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

2、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环境

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层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与他国和地区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逐渐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增强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信任,从而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担心和疑虑,为人民币在海外流通建立畅通的渠道。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将有利于降低我国与他国在双边贸易活动中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深化双方金融交流、合作,增加人民币在对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量。

3、放宽资本管制,逐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逐步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在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的边境毗邻地区,逐步取消人民币出入境的政策性限制,使其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推进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区域性国际储备资产。二是扩宽海外投资境内的投资渠道,扩宽投资范围,增加投资品种。三是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的运作,为人民币完成自由兑换积累经验。如首先在广东、浙江、上海等贸易往来较繁荣的地区设立试验区。

4、扩大资本项下人民币回流机制,提高境外人民币储备水平

香港在资本项下是开放的,人民币有回流机制的安排,通过回流机制,人民币持有人可以用人民币在香港进行投资,取得收益,从而鼓励了境外更多人通过香港持有人民币。而上海是人民币最大的本币中心,放宽上海人民币资本项下管制的约束,逐步提高人民币持有人利用人民币投资内陆的额度上限,推出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如以人民币计价的IPO、小QFI,提升人民币投资价值,鼓励境外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从而不断提高境外人民币储备水平。

5、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应对国际金融竞争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竞争,中央银行应该要加快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从控风险、提效率、改体制、增设施等四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控风险。控风险目前主要是降低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拨备能力,从防风险的角度加强合规监管。二是提效率。提高监管效率要抓住“三个重点”,即紧紧围绕不良贷款、高级管理人员和金融创新三个重点,合理调配金融监管人力资源,实施重点监管,这是当前提高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效率的关键。三是改体制。既要管法人,即银行内控制度由法人制定,银行风险主要由法人承担,将银行机构作为一个完善法人进行监管,又要管内控,即严格监管银行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后的执行情况,培养银行防范风险的内在积极性。四是强设施。《新巴塞尔协议》把一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作为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设施,并要求监管当局必须依法依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监管当局应加快研究制定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控评价制度、不良贷款分析考核制度、金融监管提示和警告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实施意见等八个方面的监管制度,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约束,增强金融监管的基础设施。

6、鼓励企业对境外直接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步扩大,我国应该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让、补贴等,鼓励企业对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确保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所以我国要坚决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境外直接投资,降低企业对外投资门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鼓励引导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还要鼓励企业采用人民币资本实施投资,从而逐步使中国成为国际净债权国,并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率。同时,我国的企业向国外厂商提供商业性信用时,应争取使用人民币作为信用货币。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地位,降低外汇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不断推出各项措施,譬如四大改革,通过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及深化双边货币合作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下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动荡,人民币国际化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持有美元的国家资产价值损失严重,也因此使一些国家意识到储备资产多元化的重要性。鉴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状况及与他国建立的良好关系,这鼓励了更多国家选择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即资本项下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后面临的外汇储备风险及人民币回流问题。所以,中国更应积极推出各项措施,从国家实力、外交关系、资本管制、金融体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1]干杏娣、曹海军: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利弊与战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干杏娣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1(2).

[2]胡晓炼: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J].中国外汇管理,2002(6).

[3]潘英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J].价值中国,2012(4).

[4]沈希希: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J].党政论坛,2011(3).

[5]沈建光:人民币国际化的四项进程正在协同推进[N].财经,2012-04-21.

[6]杨涛:不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有过高要求[J].金融博览(财富),2011(6).

[7]赵锡军、宋晓玲:全球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J].亚太经济,2009(6).

[8]张茉楠:人民币国际化不宜贸然提速[J].金融经济,2011(11).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民币经济
聚焦港口国际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