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融合课程的构建

2012-08-15杨金云蒋代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本科学历技能融合

杨金云,蒋代新,祝 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体育系,湖南 长沙 410205)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融合课程的构建

杨金云,蒋代新,祝 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体育系,湖南 长沙 410205)

本文从了解本科学历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的特征出发,分析技能融合课程的原则和特点,开展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融合课程构建的研究,提高本科学历小学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教师技能;融合课程;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体育学科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学科,小学体育教育无论是从“体育”的角度,还是从“师范”的层面,注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充分考虑课程和知识对教师技能形成的特异作用和相互间的关联性,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不断再现“内化”为自身技能,在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将学科课程中有关教师技能的相关知识提炼、分类、整合,在各类“实践场”中按次序、分步骤的系统化锻炼,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融合课程,使本科学历小学体育专业的教师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能力转化,培养具有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小学体育教师、填补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缺环、解决教师教育专业化等难题,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技术的应用规则和操作要领,帮助学生将体育教学理论向体育学科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对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该专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培养的特点

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也是教师进行实施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1.1 教师技能培养的整体性特征

教师技能的教学过程并不是简单被动地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综合运用各项体育知识及能力的积累、全面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学生要创造性地对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具体阶段都不能将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操作的分割开来,其中每一部分、每一层次都在对教育总体目标的达成做出努力,教师教育不能仅从学科知识或教育学知识的角度出发,不能仅重“学术性”或“师范性”,而应把这两种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科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保持高师体育院系的优势,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学生既懂得所教的内容、了解所教小学生的需求,还需要懂得如何去教,如何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把“师范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提高本科学历学生教师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1.2 教育技能培养的动态性

教育采取社会实践的途径和形式,能够使技能教育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和直观化,能够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对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学生社会实践优势,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基层调研、专题讲座、座谈会、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社区体育指导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小学、社区、农村,开展贴近实际、贴近小学生、贴近生活的体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在已有的技能结构中叠加新的内容.

1.3 教育技能的迁移渗透性

知识有相互依赖,相互牵连的内在本质特点,教育技能也不是孤立和分散的,一门技能总是和其他的技能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联系,相近相关的技能互相促进,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和派生.合理的教育技能结构,必须按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特征去组合和构建,从而构成了技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态势,教学中须按不同专业要求去学习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而不能按照自己个人的喜好去单纯片面的追求某一单方面的技能.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若将实践性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就要考虑系统的构成因素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而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方式于一体的融合课程的构建,实现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项技能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派生.

1.4 教师技能培养的个体差异性特征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专业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个体都是多种相对独立智能错综复杂的组合,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学生的教育技能培养也存在个体差异,体现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学生个体间的教学技能差异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技能发展速度上,不同个体掌握教学技能的速度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学生对某一技能能很快理解并灵活运用,而有的学生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个体差异不单表现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其实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也是存在的,教学中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及独特性,敏锐地发现学生潜在的技能发展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最快速度获得最大发展.

2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融合课程构建

2.1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融合课程设置须体现社会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专业性原则.体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初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体现党和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性意见的社会性原则;体现注重教育类与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整合、系统与优化,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一体化的整体性原则;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体现本科学历小学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体现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切忌脱离国情、校情和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的科学性原则;着眼于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力求课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体现学校或专业的课程特色与水平的专业性原则.

2.2 技能融合课程的特点

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育专业融合课程须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共性、体育教育个性、小学教育特性的三大类课程的若干个课程内容模块组成;在课程形式上由必修课、选修课、微型课、实践活动类课、专题性讲座等相结合;在课时结构上基本体现各类课程较为合理的课时比例及课内外结合的合理时间比;课程的教学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小组合作为主;在课程教学模式上由理论教学、实践教育、技能训练、教育科研有机结合,做到“理论—实践—研究”紧密联系、互为表里、四年不间断,整个融合课程以综合整体的课程教学观和优化组合的课程构成完整教育的有机整体,培养学生从师资质和从教技能.

2.3 技能融合课程内容构建

技能融合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应用模块、综合模块和深化模块.基础模块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共性.基础模块的内容主要“三字一话”、英语、计算机多媒体技能等公用基础技能、教师的一般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基础模块以理论课程为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同时进行,训练时间是入学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掌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技能融合课程的应用模块体现体育教育个性,强调体育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生成.教学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备课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态变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保护帮助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等微观系统技能,提高学生包括教学时间、内容、正确示范动作、合理示范方向、口令、手势、讲解等技术项目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方法、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体育技术动作的讲解、演示、评价运动技术的能力,培养的时间在第二、三、四学期;技能融合课程的综合模块体现小学体育教育的特性,体现本科学历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加强和提高.这个阶段重在使学生通过技能运用理解各种教学技能的实践意义,提高课程认识、课程设计、试讲、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竞赛、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掌握扎实的教育技能、技巧,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识与技能结合,培养初步的体育教学工作能力和学校其他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组织比赛和进行裁判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特长等组成的技能模块,以小组教学为主,现场教学为辅,有时采用个别教学形式的拓展层次,培养的时间在第四、五、六学期;技能融合课程的深化模块体现高等教育共性、体育专业个性和小学教育特性在教育实践中的融合,使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得以全面提高,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裁判和管理工作.通过实践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与研究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让师范生能切实地在教学实践岗位上长时间的锻炼,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实践模式和教学风格,不断积累教学实践智慧,培养的时间在第六、七、八学期.

总之,本科学历体育专业教师技能融合课程以提高学生从师任教基本教学技能为核心,按照教学技能形成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构建出体育教学技能课程框架,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纽带,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1〕李忠安,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模式探析构建[J].黑龙江,继续教育研究,2007(5):46-47.

〔2〕邢福弟,海南省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40-144.

G652

A

1673-260X(2012)05-0190-02

湖南省体育局课题(KT11-02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XYS09Z03);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课题,2011(465);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0C0536)

猜你喜欢

本科学历技能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作品赏析
吴岳作品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The analysis of the EFL speakers’ spoken output in BP debating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