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验智慧选材比科学主义选材理论更有效

2012-08-15温兴满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选材经验

温兴满

(宿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论经验智慧选材比科学主义选材理论更有效

温兴满

(宿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我国传统的运动选材研究重视科学主义选材而轻视经验智慧选材,而在选材实践中经验智慧选材屡屡被证明比科学主义选材理论更有效.为了弄清楚两种研究模式对运动选材的价值和效用,本文从两种模式的认识论路线、哲学本体上进行相深入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对于运动选材而言,经验智慧型的预测理论是一种完备的理论,而科学主义选材预测理论是一种不完备的理论,故经验智慧选材比科学主义选材更有价值.

经验智慧选材;科学主义选材;认知模式

1 理性科学选材与感性经验选材关系缕析

当前,我国运动选材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一种模式即科学主义选材模式[1].所谓科学主义选材模式是指按照精确测量、赋值量化或多元回归等分析与量化的思维模式来研究运动选材.其他类型的研究,从可以查阅的文献数量上看非常有限.这间接地反映了研究者的心态:普遍地认为科学主义选材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理论,代表着正确的研究方向.例如,为运动员二级或三级选材制订了多指标、多项目的科学选材标准,而对于初级选材的标准则不太明确.原因在于:初级选材没有经过系统地训练,无法按照竞技能力模型对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初级选材更多的还是依靠基层教练员凭借多年的执教经验来选.尽管经验选材成功地选出了杨威、李小鹏、刘翔、王军霞、邓亚萍等一大批世界冠军,但经验选材总被说成是落后的、低效的、甚至是应当予以剔除的.似乎理性的科学主义选材理所当然要比经验选材高明,然而实践结果却表明:科学主义选材理论预测的准确性非常低,而依靠教练员的经验往往取得了一而再的成功.例如按照科学选材的相关标准张怡宁曾因为心脏功能“不好”,被证明不适合从事乒乓球运动;杨威与李小双也因为腿型不符合科学选材的审美标准不适合从事体操项目;邓亚萍也因为身高不符合标准几次被拒于某省乒乓球队之外.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对科学主义选材与经验选材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真正认清了二者的本质.我们还记得同样的一幕也曾出现在运动训练领域,即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训练熏陶的马俊仁依靠自己的经验却培养出了众多的世界冠军.张洪潭曾针对这一问题为运动训练提出了一项著名的指导性原则:即经验为重原则.他认为运动训练的主导属性应属于艺术性,而不是科学性,所以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若教练员个人经验与科学训练原则相矛盾时出现应果断相信教练员的个人经验[2].作为杨威与李小双的启蒙教练颜永平就曾大力呼吁过要重视经验选材.

关于经验,我们很可能忽视了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它是人从整体上把握客观对象一种认知方式,经验虽然不是科学知识,但它可以容纳大量的科学知识,它是感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智慧的.经验的这种从整体上的认知与把握与科学思维方式恰好是相反.举个例子:这就好比传统中药并不太关心药材在质地方面的细节,而是注重药性,这个药性不是通过定量分析的结论,而是感性直观对客观事物整体认知的结果.虽然不能详细地认知认识对象的具体细节,但基本可以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住认识对象的特征.所以,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理性的科学主义选材一定代表着一种正确的发展方向,而经验选材则一定属于一种落后的需要加以淘汰的选材模式.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文字中通过具体地论证来认识这两种选材的内在本质.

2 理性的科学选材之认识论及其哲学的本质探讨

科学之所以在近代取得辉煌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独特的认识论模式.与哲学“形而上”不同,科学是“形而下”的,即将研究的着眼点对准客观物质本身,它的哲学源头是古希腊的原子论[3],其创立者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原子论的初衷是为了给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一个合理解释.因为世界在表象层面是丰富多彩的,变化莫测的,根本无法直接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直接地认识到它的本质.既然直接的方式行不通,他们就转而采用间接的办法,从物质的可分性入手,因为不论是什么物质,都具有可分性.若将物质无限地分解,一定可以分到不可再分的时候,一定有不可再分的粒子(原子).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也就是位于物质构成所有层次中最下层的最基本的粒子.物质到了原子层次后就不可再分了,原子的希腊语本意就是“不可分”的意思.古希腊原子论者乐观地认为物质世界在现象层面上有太多的谜团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这不等于不能解释,只要认清了原子的真实面貌,这现实世界的一切谜团一定可以通过原子的某些特性加以解释.这种认识与探究终极原因的方式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因为它为探究世界终极原因在现实上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只不过在那个时代,限于技术条件,并没有真正找到所谓的原子.一直到了近代,科学家才发现并不存在不可分的原子,原子仍然可以再分,再再分,以至于再再分的基本粒子就有400多种.实际上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近代的科学家只是在做一件事,就是帮赫拉克利特找原子,但是没找到.故此,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其一:古希腊原子论的间接迂回式解释物质世界的梦想(通过认识原子来解释物质世界)算是破灭了,他们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他们那么自信满满的原子竟然找不到.其二:证明了科学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解释世界的完备理论.也就是说关于事物的整体性,科学目前还无法完全正确地解释,科学的优势在于将整体分割为碎片,并能很好地认识它们.

鉴于此,我们必须打破科学万能论的神话,将自己的思想解放出来,辩证地看待科学结论,诚如马克思所言,科学结论,也只能算作相对真理.即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只是一种假说,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与“光速不变”这一假设前提相悖的事实而已[4].总之,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其认识论在认识路线上是形而下的,是想从客观存在的物质自身之中来找寻其存在根源,它只代表了一种探求物质世界终极原因不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我们不能认为只有科学认知模式所代表的方向是正确的,其他与之不同的方向都是错误的.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才不至于犯绝对主义错误,而且往往会自觉地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模式,从不同的方向与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回到我们的运动员选材研究主题,传统运动选材研究有迷信科学模式的倾向,因为在传统的运动选材研究中,科学主义研究模式很流行、很普遍.它所采用的方法完全遵循科学主义模式:以精确测量与赋值量化为主;将“冠军”条分缕析为若干具体生理指标,通过若干指标的回归方程来进行预测等等[5].然而,它难以回避的,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在于预测的准确性极低.我们认为这与科学主义选材模式不明确科学认识论模式弊端有很大关系.科学认识论将世界分析成诸多碎片,并且很好地认识了它们,但对于由碎片构成整体的整体性则无能为力.运动员选材所研究的主体是运动员,即具有整体性的人,夺冠是由运动员,即整体的人去夺冠的,而不是诸多生理指标碎片.将诸多生理指标碎片简单地等同为整体的人,这是使科学主义选材模式预测性差的最根本的原因.

3 感性的经验选材认识论及其哲学的本质

3.1 对感性经验的内涵及经验认知与判断模式的成因探讨

在探讨经验认识论及其哲学之前,有必要澄清我们对经验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认为经验贯穿于实践过程的始终,是关于某事物综合的、全面的知识与应用法则的合一,它以可行、简便与有效为行事原则,以整体应用为表现形式,以单一目的为灵魂与统帅,以追求更好为最终目的.经验与知识不仅不相悖,且是互融互渗的.知识以经验为归依,为经验服务;经验以知识为内容与成分,以知识为表现.经验需要不断总结和反复提炼,以容纳更多的知识.经验中所包涵的知识越丰富,则经验的有效性就越强、可行性就越好;经验中所包涵的知识越完善,则经验简约性就越好,离至善也越近[1].另一方面,由于经验中尚存在未知的成分或可进一步分化与分析的知识,故经验需要不断地扬弃固有的形式,以便实现经验的累积与增长.总之,我们认为:经验是实践的主体、主体的目的、实践的对象、必要地知识、实践的形式的统一体.它要比单纯的知识更丰富,更鲜活.经验作为人的一种认知与判断模式,它有一种最鲜明、最重要的特点:它连带着实践主体的生活,与经验主体的生活紧密相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将由之引出经验——这一认知与判断模式的哲学本体.为了讲清楚经验作为一种认识论以及它的哲学本体,我们需要从中国人的生活模式说起.辜鸿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西方人关注的是知识,中国人重视的是生活[6].我们知道,西方从柏拉图时代就存在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这种传统在非西方的其他民族则根本没有发现.正是因为关注知识,所以西方会有逻辑、科学等专门知识体系,而在中国词汇中根本就没有与逻辑、科学相对应的词,即便有一些数学几何知识,也是和实用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本谈不上纯粹而专门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中国人重视生活,因为中国人重视生活,所以中国人在生活上的经验要比西方人丰富与全面的多,比如中国的医药种类与饮食丰富令西方望尘莫及,在中国只要与生活相关的方面,都会积累大量的经验知识,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做到这么极致.经验与生活相联系、以情感与心灵的法则.辜鸿铭认为中国人实际上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的特点是柔弱的、纤细的、敏感的.也正因为如此能够发明像毛笔这样的书写工具;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具备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望尘莫及的灵敏特质[6].故而可以认为中华民族所拥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与智慧更可以看成是其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喜欢过一种心灵的生活不是偶然的,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分不开.孔子曾说:一阴一阳之谓道[7],这个阴阳之道首先就是夫妇之道,而夫妇之道是人伦之始,由之可以引出父子之道、君臣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伦之道构成了中国人伦常与情感生活的全部.此外,《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所论述的也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伦常之道.总之,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培育了中国人热衷于心灵生活的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中国人习惯于使用经验知识以及善用经验判断.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经验作为一种认知与判断的模式,其哲学的本体是中国文化最高的范畴——阴阳之道.

3.2 对感性经验认知与判断模式哲学本体的探讨

前文我们分析了理性的科学认识论模式,它是将眼光向内,从事物的内部寻找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此外,还有一种认识论模式,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它将眼光投向事物自身之外去寻找自身存在的根源,这种认识论我们可以用苏东坡的一首诗来概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强调外部视域,即只有跳出事物自身,站在事物的外部,才能将一事物真正看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视域,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渊源有关.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8].即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总根源,它先于天地万物而有,虽不依赖于天地万物,却又可以通过天地万物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总之,它是一种先验的存在,为了下文的方便,我们暂称之为万物归道论.它解释世界的模式与原子论恰好相反,原子论的路线是由简到繁,有一到多,而它则是由多到一,由繁到简.原子论通过实体粒子演进来说明现实世界.而万物归道论则用高度抽象的阴阳符号(即《易经》)来演绎与模拟现实世界.而且这个模式完全撇开的感性实在的物质世界.从其理论的形态来看,完全是先验的,由于对于中国传统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被奉为“大道之源”,具有极高的地位.

我们知道运动选材理论的核心在于预测,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其应用价值就越大.中国文化虽然没有理性形式的科学预测,但也有属于自己关于预测的经验智慧.例如中国人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获得非一般的成就,就运动员而言,就是夺取锦标或金牌.那就要求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质:刚与柔,所谓刚柔相济,方能成事.我们曾经运用取像比类的论证方式详细论证了传统文化中这种预测的智慧,详见《论运动选材研究需要整体论思路》[5].这种由经验上升的智慧的预测理论不是通过计算或逻辑推理证明的,而是由经验事实所证实的.这种预测理论的优点避开了具体事务的所有细节,抓住该事务的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务求是简单、有效.这恰恰也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与认识,它与人的感性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把握是完全一致的,是基于事物整体性规律为前提来进行判断与预测的.鉴于此,我们不能将教练员的个人经验视为非科学的、低级的、不可靠的知识,我们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智慧形式的知识;对经验选材固有的错误观念也应当转变过来.

4 经验智慧选材与科学主义选材余论

以上我们尝试着从哲学本体的视角来分析了经验选材与科学主义选材的本质.主要目的是想重新审视一下传统的科学主义选材,同时也想让人更加重视经验选材.鉴于此,我们将传统的“经验选材”的说法改为“经验智慧选材”,旨在突出三点:一为引起对科学主义选材模式的反思与检讨;二为改变一直以来对广大一线教练员经验选材的固有偏见,为引起对经验选材的重视;三是想证明经验智慧选材虽然不看重生理方面的细节,但由于它抓住了人最本质的整体性,因而预测的准确性非常好,这也是提高预测准确性应当致力的方向.

总之,我们认为在预测一个运动员未来的前途时,应当以经验智慧选材为主,科学主义选材理论为辅.原因有三:首先,其哲学本体决定了它能很好地把握住事物整体性,而科学主义模式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其次,成功的运动选材客观上要求必须要很好地把握住事物的整体性,不仅是人的整体性,还需要把握运动员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所属项群的整体属性,而事物的整体性是无法用量化的方式进行描述的,只有人的感性经验智慧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最后,经验智慧选材为实践证实其预测性比科学主义选材理论的预测性要好.同时经验智慧选材它所选择仅是夺冠的必要条件,即要想夺冠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由于充分条件中隐含了必要条件,但不仅仅是必要条件,还有其他条件,例如身体或生理等外在条件,在这一点上可以充分借鉴科学主义选材的结论.举例说明,首先通过经验智慧选材判断一个待选者是否适合作为运动员;以及适合那类项群的运动员,是体能类、技能类抑或是战能类项群.其次,再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生理或身体状况来确定从事某项具体的运动[9].而具体从事某项具体的运动则根据科学主义选材的相关结论来确定.

〔1〕温兴满.科学化选材的历史形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96.

〔2〕张洪潭.体育理论基本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徐毅毅.物理学发明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4〕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温兴满.论运动选材需要整体论思路[J].滁州学院学报,2012(39):90.

〔6〕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M].湖南:岳麓书社,2003.

〔8〕老子.道德经[M].陕西:陕西古籍出版社,2003.

〔9〕温兴满.科学运动选材理论框架构建的新探索[J].考试周刊,2008(39):120-121.

G808.18

A

1673-260X(2012)05-0192-03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145)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选材经验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