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探讨

2012-08-15张廷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辅导辅导员

张廷建

(蚌埠医学院 临床医学一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探讨

张廷建

(蚌埠医学院 临床医学一系,安徽 蚌埠 233030)

本文围绕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势、前提及必要性,以及对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在促进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职责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

大学阶段处于人的青春后期,是身心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随着他们由相对封闭的中学走入较为开放的大学,生活境遇发生了很大改变,要承受来自环境适应、情感、就业、竞争等各种压力,常常会感到迷茫困惑,甚至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由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校园危机事件,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开始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高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等机构等,以增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本文认为,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就包括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发挥.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对于心理辅导也负有重要职责.

1 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势

1.1 辅导员与学生有广泛密切的接触,最了解学生

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有大量的密切接触,因而最了解学生,这对于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与学生广泛密切的接触,不仅能够了解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情况,而且通过观察积累和归纳整理,能够触类旁通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及其规律性.

1.2 辅导员能够给予学生现实的指导与帮助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冲突所引发,一般心理咨询师只关注改变来访者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并不深入干涉来访者的现实生活.但是,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无法应对现实问题造成的,因而将心理辅导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比单纯的改变学生的态度和看法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导员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并注意对他们提出建议和指导,这是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势和特点之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帮助他们顺利渡过成长中的难关,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1.3 辅导员能够有效组织学生,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作用

由于同学间具有经历相似、接触密切和易于沟通等特点,因而朋辈辅导具有即时、有效、广泛等特点.朋辈心理辅导如果能组织引导得好,能够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特点和优势,使同学间及时消解心理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辅导员以大学生管理者的身份,能够有效组织学生,特别是通过以心理委员、班干部等骨干力量的带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辅导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另外,引导学生间相互的心理辅导,也有助于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1.4 辅导员能够根据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形式

辅导员由于自己的工作特点,在心理辅导方式上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通常的面对面的辅导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QQ、微博等方式进行辅导;除了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体辅导,还可以集体讨论、主题班会、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团体辅导方式进行.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使心理辅导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更具有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范围.

2 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应当参与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思想还不成熟不稳定,面临来自环境适应、情感、就业、竞争等各种压力,尚缺乏足够的心智和经验来应对,因而常常会感到迷茫困惑,甚至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社会多元化的冲击,加剧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多为社会化的现实性要求和还不成熟稳定的心智的矛盾造成的.他们需要特别是来自成人社会的关心、帮助和指导.辅导员作为他们最可信赖、最可亲近,同时也是与他们接触最多、最了解他们的人,是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指导他们健康成长的最佳人选.

2.2 心理辅导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要经常性的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可见,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决定了辅导员应当参与心理辅导工作

根据以往教育部的调查及学者的研究显示,三成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65%,在一些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疑似症状检出率在13.20%~22.40%之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决定了心理辅导不仅是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的任务,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心理辅导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扩展到潜在心理问题学生,甚至是心理健康学生.

2.4 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态问题中不容忽视的部分,伴随着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开展辅导员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个人价值,深层次的心理动力不足的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理念.结合心理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

3 辅导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前提条件

3.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辅导的基本前提是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的充分信任,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更是如此.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辅导员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真正走入学生心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要求辅导员要能够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坚持原则、处事公道,而且要注意做事方法和语言艺术,能够做到平易近人.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防止和减少学生师源性焦虑的产生.

3.2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保证心理辅导工作科学性、有效性的基本前提.辅导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准确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辅导措施,并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障碍加以识别,提供合理的建议.在我国,辅导员的传统角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心理辅导这一新生概念还比较模糊和边缘.尽管当前我国高校已经吸纳了部分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开始重视并加强了对于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提高,但多数辅导员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且没经过严格的心理辅导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队伍心理辅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总体上说我国辅导员在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3 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开展心理辅导首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社会及个人生活的各个侧面,辅导员要想行之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就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相对丰富的人生经验.辅导员要能够尽多了解当前的新生事物,与学生建立共同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广泛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另外,辅导员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多注意观察生活和阅读书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积累人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以更高的视角看待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学生以多方面的引导和启发.

3.4 明确落实辅导员在学校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要充分有效发挥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作用,就必须要确立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当前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心理健康三级防护网”体制,辅导员队伍处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防护网”的最前沿.但在实际工作中,当前辅导员心理辅导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明确落实,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这种状况是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滞后性和被动性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但又不能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往往会造成不利的后果.辅导员队伍是三级网络的基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4 关于辅导员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心理问题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问题,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因而,对待心理问题应有别于思想道德问题,要能够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学生,千万不能歧视和嘲讽.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有其产生的特殊生活背景,辅导员接纳问题学生就是要以为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为目标,努力为学生服务,耐心倾听学生诉说,帮助学生分析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希望和引导,给予热忱的鼓励和支持等,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要严守保密原则,不得将其隐私随意告诉他人.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为顺利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打下基础.

4.2 发挥辅导员在心理辅导工作体系中的实施者和联系者的双重作用

辅导员既是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组织联系的参与者.辅导员一方面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在学校有关部门、学生、家长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将学校健康教育的信息、理念传达给学生,将学生的心理状况向学校有关部门和家长反馈.总的来说,辅导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既是实施者,也是组织联系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4.3 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把握好关键时期,关注特殊人群

辅导员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学生心理档案的记录和管理工作,从而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特别是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有几个关键期,如新生刚入学阶段、考试前期、毕业前的考研、就业期等学生心理变化,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也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如家庭出现变故、贫困和情感出现波折的学生等.对于一些心理素质欠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平时要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4.4 做好心理健康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受到社会上一些关于心理问题偏见的影响,很多人包括大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有了心理问题就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对于自身的心理困惑会隐藏和压抑,同时对于他人的心理问题也会采取冷漠和讥笑的态度.这种错误的观念和态度显然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及时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良好环境的形成.因此,辅导员还应重视和加强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消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正确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从而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4.5 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别性.两者在理论基础、内容、具体任务、工作原则和方法上都有不同之处,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优化的功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观念又反过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4]辅导员应当将心理辅导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思政教育中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同时也要在心理辅导中融入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人生观的思政教育,从而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个人价值,深层次的心理动力不足的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理念.[5]两者的有机结合,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造就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苏红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途径[J].读与写杂志,2008,5(3):141-145.

〔2〕王运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互补效应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5(29):51-52.

〔3〕杨通宇,杨通琴.心理健康: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8):86-87.

〔4〕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何以能够从事心理咨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0):11-14.

〔5〕罗泽如,邓国英.如何基于辅导员角色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26-127.

G641

A

1673-260X(2012)08-0261-03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辅导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分析
对文化馆做好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建议研究
新时期文化馆在群文辅导工作中的价值作用探讨
试析文化馆的培训与辅导工作的发展建议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