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2-08-15魏丽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间教学内容

魏丽丽

(赤峰学院 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魏丽丽

(赤峰学院 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工程测量》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本课程的问题提出了在注重教材选用、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建议与措施.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1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教育应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可以承担实践性和技术较强的岗位职责,且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工程测量》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测量工作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技能型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既要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综合应用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所必需的各种测量工作.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工程测量》课进行大胆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

2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测量》教学分为理论教学、课间实习及课外实习三大块,其中,理论教学与课间实习为一体化教学,课外实习在期末理论教学和课间实习教学全部结束后进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

现有大多数教材的内容落后于生产现场的需要,教材内容陈旧繁杂,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测量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测量技术没能在教材中及时反映,教学大纲的制定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轻实践技能的训练,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充分接触仪器设备,只能由教师示范讲解部分老旧仪器,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知识只是轻描淡写地介绍.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与实际应用脱节,在教科书里都是诸如查视距表、曲线表的落后计算方法,现阶段的工程测量计算技术使用了Excel电子表格,结合CAD辅助软件、微型电脑计算程序等先进的计算方法,具有不产生积累误差,可以任意设测站等优点.先进的计算方法在教材中尚未涉及,很难适应当今测绘工作发展的需要.

2.2 教学理念和方法滞后

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学时太少,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不能建立起对测量仪器的感性认识,学习也只是被动和消极地接受应试教育,缺乏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造成理论教学枯燥难以理解,实践环节效果不理想.同时,学校里没有固定的测量实习场地,都是教师在校园里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验,校园里地形通常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高差,没有已知的控制点,这样教师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很难检核学生测量数据的正确性,使得实践失去了应有的实际意义.

2.3 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进课堂从事测量教学工作,专业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实践经验,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现代高科技的测量设备,难以做到全面掌握新知识的新技术,因而也无法从容应对新的挑战,这些都不能适应测量新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教学需要.

2.4 考评机制不合理.

传统的理论试卷考试、平时成绩以及一组一份测绘图的考核方法,并没有真正评判出学生对该课程的核心能力的掌握程度,没有考核出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

3 教学改革的探讨

3.1 注重教材的选用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教材在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介绍的是当前工程测量领域普遍使用的先进测量仪器和技术.

(2)所介绍的设备和方法是实际工作中有用的.因此,不仅介绍了其基本原理,而且介绍了其实际工作中的步骤、方法、注意点,以及该方法的适用场合,达到会用、管用和够用的要求.

(3)教材不仅要反映各工程领域普遍性的测绘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各类工程特殊的测绘理论和技术,在工程形式上也能做到全面覆盖目前的主要工程类型.

(4)在教材的编写中,应该注重实践过程的描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工程实例来解释和说明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3.2 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教学应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教学内容应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如在水平角观测中重点介绍DJ6经纬仪的使用;删减测量误差传播率、测绘地形图的部分内容.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为适应现阶段工程测量计算技术的发展,教学中宜增加使用Excel电子表格、结合公路CAD辅助软件、微型电脑计算程序、卡西欧fx-4850等计算器编制程序等先进的计算方法,学生掌握先进的计算方法能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的教学方式有课程讲授、课堂演示、室外实验等多种方式,相对于黑板授课,多媒体教学优点很多,它可通过动画、声音、图像及视频信息扩大信息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将许多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程测量》授课过程中,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式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积极地汲取知识非常重要.对于一些操作性要求较强的内容运用现场演示、视频观看及采用实物现场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直观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对于一些原理性较强、需要理解和计算的内容,应在运用课件讲课的同时,结合新的计算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

3.3 注重实践教学

《工程测量》实践性很强,在理论教学中,应安排足够的课间实习,通过课堂讲授与课间实习穿插进行的方式,使学生融会贯通课堂讲授的内容,课间实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消化,应加大课件实习比重,课间实习课时与课堂讲授课时之比例宜为1:2.在实习时,教师应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实训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数据的采集、处理及计算、施工放样等一系列工作的掌握,真正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工程测量》理论教学结束后,应安排2~3时间集中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和习地点的实际情况,编制课外实习指导书,并进行日程安排和工作任务分配.在集中实习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应安排教师进行野外测量外业指导和室内测量内业辅导.测量学教学实习结束后,各组应上交“野外观测记录”、“外业成果整理”、“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及“实习总结与体会”.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实现“双师”素质,既具备教学素质,又要具备工程师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定期去施工单位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应积极开展科研、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是相辅相存、互为促进的.教师应该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承担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从事测绘生产项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撰写专业论文或著作,激励教师增强科研和生产能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5 调整考核方式

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而忽略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真实成绩,因此需要采取试卷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把期末基本理论知识考试、课间实习和课后实习都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各占一定比例分值,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又避免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而忽略过程学习.

4 结语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对测绘行业的发展形势和新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寻求出合理的、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丰盛.《工程测量》的教学问题及其教改探讨[J].专业教学研究,2010(12):85.

〔3〕武丹,宫建.《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2):64.

〔4〕朱爱,曹智翔.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G642.0

A

1673-260X(2012)08-0254-02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课间教学内容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