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输出假说理论的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2-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交际

杨 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基于输出假说理论的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杨 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Swain的输出假说理论认为输出在二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交际式英语教学法是一种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目的的语言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输出假说理论和交际式教学法,探讨了基于输出假说理论的交际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和操作.

输出假说;交际教学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能力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语言交际性本质的认识,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外语教学的关键.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不仅是语言能力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当今社会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为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外部动力,使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2007年颁布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因此,基于输出假说的交际教学法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特别是对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输出假说理论和交际教学法

1.1 关于输出假说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进行二语习得研究的学者开始对语言输出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一些相关理论.其中Swain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说”理论.该理论明确阐明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的使用语言.

Swain进一步解释了可理解性输出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注意功能.“语言输出促进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部分语言问题,进而可以触发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获取新的语言知识的认知过程.”(2)假设验证功能.“二语习得被认为是一个对目标语不断做出假设并对此不断进行修正的过程.而输出正是一种对目标语潜在假设进行检验的手段.”(3)元语言功能.即二语学习者使用语言在语言交际中对语言形式进行协商.因此,输出不仅可以提高对学过的语言材料的提取速度,而且是一个对新旧语言知识进行深加工和重构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新的语言新式的习得,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言语行为,还能促进学习者认知技能特别是高阶思维的提高.

1.2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简称CLT)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 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是一种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体系.它是一个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教学技巧及有关教和学的一般性原则的系统工程,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交际法从诞生起就明确地把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形式同等重要.交际法针对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提出了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坚持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打破传统语言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局面.因此,交际教学法一经产生就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把语言教学过程当作是交际过程,在交际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际活动来学习语言,获得交际能力.在英语的教学方面,交际教学法强调要注意言语(工具的运用)而不是语法: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而不是准确性:要适当注意言语的真实情景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把课堂学到的语言(符号系统、工具)运用到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中.

事实上,交际教学法所强调的交际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输出行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把这种交际能力运用到现实情境中,实际上非常符合输出假说理论的“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的使用语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应注意输出假说与交际教学法的结合.

2 基于输出假说的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输出假说理论强调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交际法倡导“重视学生培养言语能力”的理念;同时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以教学大纲为导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笔者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力求结合可理解性输出理论和交际教学法的理念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实施的具体形式如下:

2.1 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语言输出提供信息

兴趣是一个学习者学习的源动力,对所学习的东西是否有兴趣及兴趣是否浓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最终质量.另外,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通常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或惧怕英语,甚至从来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英语.这些都将对大学课堂的口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通常在学生接触到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伊始,就要充分地发掘、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练习口语的兴趣.笔者通常在课前、课后及课间输入大量的英文歌曲(特别是经典老歌和容易学唱的流行歌曲,如Take Me to Your Heart)、英文影片(特别是动画片)给学生欣赏.英文歌曲通常是学生不抗拒的英语素材,感受了曲调的美,学生会不自觉地学着吟唱歌词,从中感受乐趣.笔者还经常介绍或放映音质、画面效果好的动画片(配英文字幕和对白),例如《阿拉丁神灯》、《熊的传说》、《花木兰》等.这些动画片对于大学生来说难易适中,不但能够理解剧情,还可以在娱乐中学习单词,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当中的对白,并力求逼真.看完一部动画片,学生们会感觉收获颇丰,很有成就感,从而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英语口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心态.此外,笔者在开始阶段还配以英语语音音标及绕口令等趣味性练习,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打下基础.

2.2 充分运用多种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际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Littlewood(1981)在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中指出,交际教学法有两种主要活动类型:一种是“功能互动活动”,一种是“社会交往活动”.前者包括看图说话、比较异同、逻辑推理等活动;后者包括谈话、讨论、对话、辩论、模拟、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活动.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经常采取如下交际性的语言输出活动:

2.2.1 提问回答及复述.问与答的方式是课堂教学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它是交际型教学当中一种比较初级、完成难度较低的活动方式.所以,这种问与答的方式笔者多采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初期.在这期间,笔者多采用“Telling Stories”方式进行交际.主要操作是:老师事先选择一篇150字左右的英语幽默故事,注意单词篇章难易程度:将故事讲述给学生(通常重复一遍);然后通过提问一回答的方式验证学生的理解程度,可逐个提问,也可集体提问,问题紧扣情节普遍较简单;最后通过学生复述整个故事达到巩固效果(复述可给出关键词作为提示或给出几种“beginning’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纠正他的错误,以免打击他的积极性.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初期这种课堂活动能较为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开口说英语.

2.2.2 对话练习及角色扮演,这两种活动也是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往往发现这类练习的完成效果很多时候不尽人意,有些学生不愿开口,有些学生不知说什么.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很多是出在“Dialogue”和“Role-play”的话题上.很多课本上的话题没有意义,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这都让学生无从说起.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其中有一个对话练习的题目“美国和英国人,你更喜欢跟谁交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很少接触美国人和英国人,也更谈不上交朋友,所以这个对话很难进行,最多也只能说出课本上的几个参考词.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热情,也为了实现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教师可以将话题适当修改,使之成为一个可谈的话题.例如,我们可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改为“一个开朗、随意和一个保守、严谨的同学,你更喜欢和谁交朋友?”.

2.2.3 自由讨论和辩论.老师可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个主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给出参考词汇;再由四至五名学生自由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小组成员最好相对固定),在一定时间内得出讨论结果;然后有一到两名小组代表陈述其组观点;最后不同意见的小组可进行辩论.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大学生活”,那笔者给出的课堂讨论题是“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同居问题?”又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科学和科技”,笔者给出的课堂讨论题是“你如何看待电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作用?”.

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在此类课堂交际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发言踊跃,课堂气氛热烈轻松,交际效果好.

2.2.4 短剧表演.对于一些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有特色的,学生喜欢的或与时代相连的小说或戏剧,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编成剧本,扮演剧中的角色,然后在课堂上演出,各个表演小组进行比赛.表演中演员们也许会脱离剧本即兴发挥,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改编和表演,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的语言知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迄今为止,笔者已欣喜的发现学生能成功的表演《新粱山伯与祝英台》、《大话西游》、《芙蓉姐姐》、《新孔雀东南飞》等几部经典之作.

3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在使用交际教学法的口语课堂上,教师应切记自己的角色是课堂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和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一切交际活动都应围绕学生来进行.

3.2 激发学生的内在交际动机

学生对口语学习题材及教学活动方式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和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教学的准备工作中要认真选择口语输出的题材,并根据题材的不同确定与之适应的交际活动方式.

3.3 做好小结和评论

教师要尽可能在每次运用交际教学法开展口语课堂交际活动之后,对活动情况作一个总结和短评.在总结中,可以对学生们的发言情况作以概括,对发表的意见、观点作以归纳,或者补充学生未涉及到的内容等等.在短评中,要对学生发言或其他交际活动中的精彩内容进行回顾和评价,同时要对发现的问题和错误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

3.4 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争取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上课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但成为他们学习上的老师,还成为他们生活上的朋友,使学生信任老师,对老师有好感.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大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提高.

4 总结

在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的艰巨使命.实践证明,基于输出假说理论的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符合新大纲的要求,赋予了大学英语课堂,特别是口语课堂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用英语交际能力.但在使用交际教学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交际法对教师的口语水平要求极高,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有些教师可能还无法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法等.因此,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仍应继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使基于输出的交际教学法更有效地应用于英语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1〕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汪萍.从可理解性的输出和输入假说再解读英语交际教学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3).

〔6〕朱以迦.对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挫的反思[J].天津外国语学院报,2000.

G642

A

1673-260X(2012)08-0247-03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