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管理服务

2012-08-15梁学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学生处馆员志愿者

梁学斌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管理服务

梁学斌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精神塑造,更好实现素质教育,也是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由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在中国尚未发达,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和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意义,志愿者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义工

1 高校图书馆引入学生志愿者的必要性

1.1 引入学生志愿者可缓解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

各高校图书馆都存在馆员人员结构老化现象,馆员工作起来力不从心.馆员年龄大,易生病,学校实行定岗定编,不能及时补充新的人力,严重影响到读者服务的质量.尤其是阅览部人员年龄偏大,如有老师请假,同一阅览室的老师不能连续上班,这时急需志愿者来补充到馆员队伍中来.其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的机构,在高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能不再是“借借还还”,而是要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服务.如代查代译,定题服务、科技查新等服务.不能让高学历的馆员只做“看门人”,所以需要一定的志愿者来参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以缓解馆员工作压力,让馆员全身心投入到深层服务中.

1.2 引入学生志愿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相关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执行效果,都与读者的参与度密不可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代表学生读者的利益,了解其的阅读心理、阅读需求及阅读规律,在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搭建起桥梁,志愿者把读者的需求和期望传达给图书馆,促使图书馆更好改善读者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教师和大学生,服务对象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中来,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决策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高校图书馆只有认真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好了解读者的需求,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大学生志愿者本身是图书馆的读者,在和馆员交流的时候,更能反映读者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志愿者了解图书馆的工作,了解图书馆工作的技术含量,通过口碑相传,影响更多读者尊重馆员,理解馆员的辛苦,认可馆员的劳动成果,易于馆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同时使馆员能从读者的角度发现服务及管理不到位,并将其诉求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从而改进读者服务工作,以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1.3 引入学生志愿者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实现慈善和公益组织的平台.现在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力能力差,个人主义严重,以自己为中心,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志愿者通过实践,学会交流和协作,增强集体主义感、增强团队意识,增强自己的劳动观念,更好处理好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为读者着想,为对方着想,遇到问题换位思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高校图书馆或学校团委在招募志愿者时候都会广泛宣传志愿者的精神,让更多学生了解其精神实质,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中来,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互助互爱等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图书馆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培育和管理,以使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得到成长,更多的志愿精神得到传播.

2 高校图书馆引入学生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的招募程序

一般高校图书馆缺乏制度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机构负责,更没有系统、科学的招募程序和聘用标准,对志愿者服务内容和制度缺乏广泛的宣传.在招聘图书馆志愿者时,缺乏广泛动员和广泛的宣传,主要采取在图书馆宣传栏内张贴启示,学生自愿报名,或者图书馆和学校志愿者组织合作,为其组织成员提供平台.所以,在招募志愿者时宣传不到位,难以吸引更多志愿者参加.由于报名的志愿者人数少,选择空间小,又缺乏聘用标准,导致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导致志愿者流动性大,浪费了招聘成本.

2.2 缺少系统的培训

很多高校图书馆尚未建立志愿者服务的培训体系.有些高校图书馆对招募新的志愿者进行简单岗前培训,主要把志愿者分配到图书馆流通阅览部,认为系统培训必要性不大,缺乏对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导致很多志愿者业务素质不高,由于其业务缺乏挑战性,很多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很多志愿者流失.高校图书馆应该提供些系统培训,对表现好、能力强读者提供一些图书馆的深层次服务,更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图书馆增添一些活力.

2.3 缺少统一的管理

由于高校志愿者没有统一的登记、注册和分类管理,学校各部门对志愿者主要是用人单位自行管理.高校图书馆由没有志愿者组织机构,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志愿者的招聘,图书馆各部门负责录用和培训,如有特殊任务急需志愿者还得从新招聘,不仅费时费力.高校图书馆应和团委和学生处以及志愿者协会有很好的协作关系,并且应该责任明确,到底谁来管理图书馆志愿者,如何管理等问题应有个明确部门,才能更好管理志愿者,更好地引导志愿者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有专门负责志愿者服务的机构,负责招聘、录用、培训、以及激励机制制度建设,更好约束和引导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

2.4 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所以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工作连续性不强.有些图书馆志愿者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工作不主动、不热情,有些志愿者在图书馆值班时候,互相攀比,不愿多付出劳动,还有的志愿者来图书馆为了自己学习方便,能够约束自己学习,并不完全是为了献爱心.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引导和教育志愿者,更应该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志愿者自愿无偿提供服务,虽然不追求物质上的利益,但不代表没有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指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仅为20%-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将通过其自身的努力,使能力发挥出80%-90%.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不能调动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程度影响到志愿者队伍稳定.

3 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的对策

3.1 志愿者招募时应进行广泛地宣传

高校图书馆招募志愿志服务时不仅要选择丰富多彩的媒体,还要在宣传内容上下功夫.高校图书馆在招募志愿者服务时,充分利用广播台、网站、公告栏、宣传栏、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宣传,扩大志愿者招募范围.通过申请人填写申请注册表,由图书馆和团委或学生处对申请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者方可参加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图书馆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如团委和学生处.所以,高校图书馆在招聘志愿者时,应与团委和学生处合作,让其进行广泛宣传和引导.宣传时不仅选择合适的媒体,更应该注意宣传志愿者服务精神,为什么要参与志愿者服务以及参与的意义,形成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高校图书馆在招募志愿者时应重点宣传图书馆和及其服务,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是公益组织,更需广大学生参与,是实现志愿者服务的良好平台.重点宣传图书馆的工作技术含量,增强大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图书馆感召力和影响力.

3.2 建立系统培训体制

志愿者的培训决定了志愿服务的质量.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培训应分入职培训、业务培训、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训以及激励培训.高校图书馆对新志愿者首先进行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基本素养培训.如志愿者服务精神、馆藏建设、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礼仪和语言艺术等.同时应对图书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让志愿者了解图书管理流程,了解图书是如何分类,如何排架等图书馆人应知应会的知识.对工作表现好、能力强的志愿者进行图书馆深层服务专业技术培训.如图书编目、参考咨询、电子阅览设备维护培训等.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志愿者举办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等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图书馆业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方式对志愿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本领,更好为读者服务.

3.3 强化管理

高校团委和学生处应该对志愿者实行注册制度,提供志愿者的服务证明,以被社会其他组织认可.登记志愿者基本信息、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等等,以促进志愿者更好的服务.如果没有约束,志愿者的服务或许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我校图书馆出现过这样的学生,一时兴趣,参加了志愿者组织,由于图书馆工作繁琐、缺乏技术含量等原因,不长时间就退出了.高校图书馆应该制定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条例,以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和水平.高校图书馆应该有人专门负责志愿者组织,可以由阅览部主任或者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志愿者的招聘、培训、任务分配以及激励机制.我校图书馆的志愿者主要由学生处负责,但图书馆密切配合学生处和团委的开展工作,期末或开学岗位向学生处申请岗位、提供岗位说明书、要求人数以及志愿者的考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学生处和团委合作.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志愿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制度约束和引导志愿者的服务.制定科学的招聘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责任制度以及退出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的管理,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完善激励机制

只有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应赏罚分明、公平公正,才能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应适时给以适当的奖励,对不负责人、混日子、混名义的志愿者给予批评和教育,对屡教不改者予以劝退.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应强化精神激励,同时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第一,给优秀的志愿者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并通过各种媒介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不仅是对工作表现好的志愿者激励,也有利于营造志愿者氛围.其主要宣传媒介主要包括:图书馆公告栏,学校电子屏、校园网、广播以及贴吧和论坛等.可以采取评选志愿者服务之星、报道志愿者风采、撰写志愿者的工作心得等方式,来激励志愿者.第二,高校图书馆应该和学生处加强沟通合作,争取把志愿者服务和奖学金的综合测评挂钩以及纳入到入党考核评价中,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荣誉感.第三,我们不仅关注志愿者的精神需求,还应关注志愿者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高校图书馆对工作表现好的志愿者给予更深层次服务培训,让志愿者不再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可以对让优秀志愿者从事代查代译、定题服务、以及编目工作,激发其自豪感,激发其工作热情.第四,给志愿者提供特殊的优惠服务.例如有优先查阅资料、减少借阅限制、良好学习场所的权利,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志愿者提供一定免费上网机时等优惠待遇,让志愿者感觉到其工作受到教师的肯定,有一种成就感,更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1〕门庭.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0(2).

〔2〕程荣芳.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培训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8).

〔3〕裴新军.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新思路[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4).

〔4〕刘美枝,孙艳玲.关于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

〔5〕潘美英.高校图书馆引进学生志愿者参与管理的探索[J].晋图学刊,2010(6).

〔6〕尚红琳.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4).

G258.6

A

1673-260X(2012)08-0150-03

猜你喜欢

学生处馆员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提高高中德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那年并肩战斗时
为志愿者加油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我是小小志愿者
勘误
又听岔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