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及其出路

2012-08-15陈晓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政工干部政工利益

陈晓辉

(赤峰市德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浅谈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及其出路

陈晓辉

(赤峰市德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出现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降低、力量分散、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呈现多元化、广大政工工作者的困惑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形势和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的分析,从建立健全员工利益诉求渠道、加强政工工作者的素质培养、拓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构建等方面试图探索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路,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献计献策.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困境;出路

1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信息纷纭,思潮百变,各种思想和思潮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转型改制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国有企业(公益企业除外)被完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以便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现代型企业.国有企业的一系列改革活动不仅对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和职工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的冲击,以及企业内部发生的变化,员工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有企业员工的社会阅历、思想基础、文化水平、思维方式以至于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就是说,新世纪国有企业的员工们具有新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具有复杂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信息量.而实践证明,培养人的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就必然会去填补这个空白.面对改革开放、国企转型改制以及员工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引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思潮的方法和途径,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该如何做,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政工工作者.

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 企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降低、力量分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交易原则的泛化呈现放大的趋势,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领域.近年来,市场交易原则泛化严重,一方面,在“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或“办多少事,给多少钱”的“交换”之下,腐败现象盛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和运行规律受到干扰和破坏,权力经商不断深化,使市场经济背离了轨道.这些形势和思想舆论环境给当前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党组织从直接决策转到参与决策,思想政治工作从“主导”转到“服从”、“服务”的地位,政工部门精简甚至废除、人员减少,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多公司建立以后,国有企业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的格局,似乎已没有政工部门的位置.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政工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呈现了弱化甚至是消失的趋向.其实,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降低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困扰,更加地突出了国有企业和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共识和认同.

2.2 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呈现多元化

首先,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利益.我国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认社会的天平会更多地向利益倾斜,而保护和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近几年来物价水平不断攀高,特别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生产萎缩,工资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生活成本却不断大幅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收入状况,工资待遇成为职工之间交流的永恒话题.不管工作量的大小与轻重,只要给出合理的待遇,大家都会积极踊跃地去争取这些任务,而对于公司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参与度明显降低.

其次,反感于命令式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人们对于各种业余的活动的要求也随着提高,不仅仅是为了打发闲余的时间,而是为了追求精神的满足.然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很多职工活动都随之取消,偶尔的休假旅游也只是少数人的活动.即使有一些活动,也是国有企业为了走形式而强制要求员工参加.由于职工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增强,必然不愿意参加这些活动,甚至出现反感情绪,即使参加了也心不在焉,这样的活动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2.3 广大政工工作者的困惑

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广大政工工作者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有些企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做敲门砖,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丢到一边,使思想政治工作遭遇尴尬,也使政工干部感到寒心.不少企业的决策者甚至将政工干部当做企业发展的包袱,随意削减,这使得政工干部感到成了“泥菩萨”,自身难保,进而丧失进取心,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其次,工作上难定位.当前,有许多企业实行“一岗多责”、“一岗多能”,不少政工部门人员锐减,这就使得许多政工干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顾不过来,无意中使思想政治工作“让位”的情况出现.再次,职责难定位.一些政工干部怕工作越位,冲击生产经营工作,在工作方法上“老一套”、“等靠要”思想严重,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空白,有些甚至放弃.最后,决策上没地位.许多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感到“务虚”,在重大问题上无权参与决策,说话不管用,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靠权管理人,靠物吸引人,靠钱说服人,而靠思想政治工作拢不住人.一些政工干部感到大张旗鼓的放手抓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大.特别在问题较多、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时出力不讨好,不如“经济杠杆”作用来得快.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设置上出现“空位”,在组织职能上流于“空转”,在组织活动方式上出现“空挡”,容易产生“滞后效应”,工作的效果更差,给政工工作者带来了较大的困境.总结起来,广大政工工作者的困境用这样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定位,由谁做,如何做的问题.

3 破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困局的探索

探索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应当从注重员工利益、政工教育者的素质培养以及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构建等方面,破解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困局.

3.1 注重员工利益诉求,建立健全员工利益诉求渠道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很多政工干部甚至国有企业领导们都在抱怨:现在的员工难管啊,干什么事情都讲利益.其实这样事情的出现,并不是员工们难管,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植,人们的需求出现了层次多样化的问题.

马斯诺关于“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员工们关注利益,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此刻非常需要这些利益.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都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开展工作,那么我们认为员工们关注利益需求也无可厚非.

关键不是员工们更加注重利益,而是国有企业是否注重员工的利益诉求,是否建立健全了员工利益诉求渠道.首先,关注员工的利益诉求.国有企业要加强企业的人员信息及思想状况的了解,对不同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员工们的需求状况.只有了解员工的需求,才能及时正确的满足员工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使职工更加安心的工作,才能使员工感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促使员工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感.其次,建立健全职工利益诉求渠道.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的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就比较健全,如职代会、工会、团委、妇联等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方式和途径逐渐消失,即使存在也都是一些形式而已.其实,现代国有企业依然可以完善和利用这些形式和途径,如职代会、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来满足员工的利益诉求.同时,在建立和完善这些途径的时候不能再使之形式化,一定要使这些方法和途径赋予时代性和真实性,使之能够反映和满足员工的利益诉求.

3.2 加强政工工作者的素质培养

众所周知,政工干部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诸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精神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这些方面已有很多人论述过,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谈论.我们认为除了具有上述素质外,广大政工干部还应具有以下能力:一是及时把握动态信息的能力,二是积极应变的能力,三是语言表达的能力,四是运用疏通引导的能力,五是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才能在新时期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3.3 拓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载体和狭小阵地已捉襟见肘,难当重任,迫切需要开拓新视野、拓展新阵地、寻找新载体.为此,国有企业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广泛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作为新载体,寓教于体(育),寓教于文(艺),寓教于乐,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可以把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高度统一起来,有效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防止“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把严格科学的企业管理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努力实现两者的结合.三是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化宣传工具.当今社会宣传舆论媒体多,信息传递快,传播广,员工的思想情绪随时受到冲击和影响.如在企业内部大力推广和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宣传工具,可让员工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时事动态,及时了解国情、企情,及时学习和掌握与本岗位有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而且可以消除产生种种思想问题的根源,把工作做在问题出现之前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3.4 注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构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开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自负盈亏观念的引入,使得国有企业更加注重增加企业的产值和利润.这种转变对于我们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随着开放的力度和范围扩大,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观念和思想被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广,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努力构建现代型企业,加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产值及利润和制度构建两个方面.只有不断提高产值及利润,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只有加强制度构建,才能使得企业向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和长久发展.然而,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忽视了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思想政治的建设和作用.或者是部分企业已经关注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却不知道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是缺乏.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而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那么这样的国家发展注定不能长久.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才不断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同样,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产值及利润和制度建设,而忽视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因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政治基础而不能长治久安.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值及利润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还要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构建产值及利润、现代企业制度和思想政治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与产值及利润、现代企业制度同等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厚实的文化和思想底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1〕[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谢倩.思想政治政治工作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F270.7

A

1673-260X(2012)08-0142-03

猜你喜欢

政工干部政工利益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