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2012-08-15张若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胡塞尔人本主义现象学

张若熙

(徐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试论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张若熙

(徐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现象学和实证主义作为西方心理的两大方法论,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但都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直接描述、问题中心、整体性、坚持先质后量、非还原论、与具体方法相结合等原则.现象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为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多个心理学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影响

1 现象学概念及其特点

现象学思想早已有之,但现象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运动始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胡塞尔则使现象学成为一种哲学运动.狭义的现象学指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就是指在意识或者我们的甚或体验之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

胡塞尔把现象学称为本质科学.所谓本质,在他那里与观念同义.他曾用柏拉图的理念一词来表示本质、观念,亦即本体.现象学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胡塞尔的自我意识现象学时期,现象学的创始人是胡塞尔.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先验意识论”的现象学.它是现象学方法与先验自我意识理论相结合的结果.其致命的弱点是唯我论.但在其晚期,他提出了“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理论.第二阶段: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时期,海德格尔抛弃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意识论,发展他的生活世界理论,提出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本体论,并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把它与自己的存在主义本体论相结合,建立了“存在主义的现象学”,也可称为“存在(本体论)的解释学”.他的存在主义本体论思想,在萨特与梅洛庞蒂等人的存在主义理论中得到了各自不同的演变.第三阶段:伽达默尔等的解释学现象学时期,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的解释学思想则在伽达默尔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阐发,从而使现象学运动的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解释学的现象学运动.

2 现象学在西方心理学中方法论的涵义

《任教资格答辩的25个论断》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哲学的真正方法只能是自然科学的方法”[2].然而,布伦塔诺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简单地植入哲学.建构“严格科学的哲学”,需要找到一个真正严格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心理学.现象学在西方心理学中方法论的涵义如下:

2.1 以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

胡塞尔主张以现象作为现象学的研究对象.[3]现象,实际上是指人的意识经验.以反实证主义面目出现的现象学,反对以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实证主义的做法不仅排斥了理论探讨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更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歪曲了心理学本来的面目.现象学方法使心理学从简单模仿自然科学方法,疏离人性的危机中解脱出来,使心理学成为人的科学.

2.2 对意识经验的直接描述

接受现象学的心理学家则偏重于主观方法.尽管他们也使用一些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实验法,但其主流是对经验的描述,是自我观察和内省.作为现象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实描述要求我们通过中止判断把事物的存在问题悬置起来,存而不论,排除一切假设,不受任何前提、逻辑、成见的干扰,不加修饰地进行描述.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均属于这一类.

2.3 以问题中心为中心的

现象学主张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马斯洛就曾在心理学中明确提出问题中心,他认为方法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其意义为问题所规定.他们所指的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问题.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家明确提出用整体分析取代元素分析就是问题中心的表现.

2.4 强调整体性

以现象学为哲学背景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的整体观,他们认为整体不是部分或属性的机械相加,它不为部分所决定,相反还决定部分,格式塔心理学所极力主张的整体观后来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采纳,成为其重要的方法论思想.(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2.5 坚持先质后量原则

追随现象学的心理学家多将质的研究作为心理学的重心,他们并不绝对排斥定量研究,他们只是主张以质为中心,走从质到量的研究之路.格式塔心理学是这样,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这样.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把质的经验变成量的数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坚持先质后量,马斯洛强调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趋向“越来越高的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客观的外部证实运动”.

2.6 非还原论

赞成现象学的心理学家反对还原论.他们认为还原无助于理解人性,使心理学陷入危机.他们提倡在心理水平上研究心理,在行为层次上研究行为.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就特别提倡独立地研究心理现象,即通过对心理现象本身的如实全面的描述,以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胡塞尔的还原方法则与还原论的还原存在本质区别,主张本质的、现象的还原,强调“每一种原初地给予的直观是认识的正当的源泉,一切在直觉中原初地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应该干脆地接受为自身呈现的东西”.[4]

2.7 坚持与具体方法相结合

现象学方法的趋向是多元开放的,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将实证主义的方法与现象学及存在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将西方心理学中客观的实验范式和主观的经验范式加以整合,提倡用更开放、更综合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整体问题.在具体方法上,运用了个案分析和心理历史学的方法,以及临床研究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并辅之以实验法.方法的多元化扩大了心理学研究范围,丰富了心理学的内涵,促进了心理学的蓬勃发展.

3 现象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3.1 现象学对意动心理学的影响

胡塞尔在意动心理学的基础上创立了现象学[5].现代心理学的初创时期,存在着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峙,胡塞尔参与了这一争论,由于他的直接介人及其思想的影响,内容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原本追随冯特的心理学家如麦塞尔、麦农、屈尔佩等转而偏向了意动心理学.

3.2 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从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看,两大研究取向分别是: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真正代表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6],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悲观主义的潜意识决定论,人本主义方法学倡导“问题中心论”,提出了主客观统合的研究范式,它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和如实描述原则,同时强调对人的经验,特别是人的需要,价值、尊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能体现人类真正本性的特殊领域的研究,强调问题中心,反对方法中心,强调从质到量的解释原则,从而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推向高峰.在胡塞尔而言,对于心理学,现象学方法具有优先性.只有依靠纯粹的意识分析科学的现象学,才可以使心理学获得科学的基础.马斯洛指出,现象学方法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现象,因为现象学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现象学方法成为心理学适用的方法.罗杰斯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论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奥尔波特也认为对人格和人的价值等复杂的问题,需要用现象学的方法和整体的方法进行研究.

3.3 现象学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实验现象法首先是在现象学还原的条件下对直接经验进行整体性的自然观察,并作如实描述,然后对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质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根据此方法,格式塔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为其研究对象,发展斯图姆夫所倡导的现象学实验,设计了现象学实验如韦特默的似动现象实验、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勒温的行动研究实验等.格式塔心理学重视质的分析,强调整体性原则,是受胡塞尔到的直觉主义的影响.勒温将这些原则用于研究人的动力系统和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

3.4 现象学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现代认知心理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人文色彩.它一改统治心理学达4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强调心理学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对象,强调心理过程的整体性,在重视提高方法客观的同时,也重视经验报告之类的主观方法.这些主张与人文取向相一致.不过,从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和实质看,它主要还是科学取向的.

3.5 现象学对精神分析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则较为复杂,弗洛伊德接受了19世纪的科学理念,如经典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但他的学说更广阔的背景则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佛洛伊德曾受布伦塔诺的影响,了解了心理现象的意动性、能动性的概念.弗洛伊德倾向于把心理活动和能量看作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就是受了布伦塔诺的影响.

作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基础的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多年来一直处于针锋相对的状态,实证主义着重方法的科学性,强调知识的精确性与可靠性,现象学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关心人的潜能与尊严.因此,应该将两者融合与协调,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整合,加强两种哲学影响下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尽力谋求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统一,促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化实现系统化的融合,共同推进心理学的发展.

〔1〕叶浩生,贾林祥,汪凤炎.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1.

〔2〕林丹,张之沧.当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69.

〔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6—262.

〔5〕陈琳.试论现象学及其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6〕秦金亮.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1(6).

〔7〕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8〕王晓燕.现象学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的积极影响——现象学影响下的心理学对实证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的发展[J].岱宗学刊,2006(4).

〔9〕李娟.从描述心理学到现象学——论布伦塔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B84-05

A

1673-260X(2012)02-0111-02

猜你喜欢

胡塞尔人本主义现象学
语境中的胡塞尔*
——专栏导语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