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贯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012-08-15姚强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素质教育素质

姚强华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贯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姚强华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重视和认可,高校教育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崇高的理想,又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赋予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好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高校;体育教育;综合素质;健康

1 综合素质教育的含义

综合素质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是学生素质不断更新的终身全面教育.只有全面理解综合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

2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

(1)全面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能力.(2)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意义,树立正确健康观,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掌握自我监督评价健康的方法.(3)传授体育锻炼技术、技能和体育欣赏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体育专长.(5)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6)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开拓创新、勇敢顽强、团结进取的优良品质.(7)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比赛.(8)进行体育科学研究,促进我国体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9)培养体育专业高级人才.(10)为社会服务,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服务.

3 综合素质教育如何能够贯穿高校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3.1 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综合素质教育包含有体育教育,而体育教育则服务于素质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何才能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这是每个体育教育者必须注重的问题关键.首先必须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起全新的体育教育理念;要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标,重视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授,加强体育心理素质的教育.长期体育实践表明,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全面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健身与保健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与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能培养学生感受能力、观察能力、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综合素质所在,与学校教育要实现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3.2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3.2.1 首先要围绕着“高校体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做法.

3.2.2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主导,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要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人尽其才,学有所成.

3.2.3 探索新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设置合理的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开设热门的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三自选”即教师、项目、时间的选择上更加自由灵活,形成“自助餐”式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3.2.4 体育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先导,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要保证理论课时数,加强体育保健知识、健康知识、休闲体育、体育欣赏和体育健身的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并进行体育理论考试,将成绩按比例折合记入体育总成绩.

3.2.5 教育过程中要体现主体性、活泼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要发挥领导、组织、教育、启发、引导、释疑等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学会健身的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2.6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正确健身技术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

3.3 丰富课外体育锻炼,加强自身能力培养

3.3.1 除有限的体育教学课外,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建立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单项协会,由体育教师作为专项辅导教师定期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参加,定期参与活动,并有专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考勤,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体育学分,并记入体育总成绩.学生通过锻炼能够真正掌握一、两项今后能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3.3.2 积极扶持各种俱乐部和单项协会,坚持开展各种活动,定期举办各种比赛,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俱乐部还可代表学校参加高校间各项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健身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地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体育比赛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3.3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功能、娱乐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与体育情感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开展、贯彻与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3.3.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3.4.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根本,一方面要引进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人才,不断地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地做好“以培养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再深造,从而不断地更新理念、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方法,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从根本上实现“育人”大计.

3.3.4.2 建立一支有现代教学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禁治学的敬业精神,应努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加速从经验型向开拓型、研究型的转化.

3.3.4.3 教师要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确立终身体育观,悉心调教学生,培养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使学生在有限的大学生活里掌握几门能够终身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达到健身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较量,大学生应该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当代大学生既要有掌握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具备较高的体育欣赏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体育素质,又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又要有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的实施中一定要贯穿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使体育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也使综合素质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1〕王广虎.试从素质教育角度谈体育院系考试改革[J].成都体育学报,1998(4).

〔2〕王晔.高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4(4).

〔3〕刘明辉,杨能康.试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0(4).

〔4〕邢登江,刘国庆,尹宝玉.大学体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G807.01

A

1673-260X(2012)02-0156-0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素质教育素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