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建设

2012-08-15才智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奖助学金助学金奖学金

才智颖

(赤峰学院 学生工作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浅析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建设

才智颖

(赤峰学院 学生工作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奖助学金制度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当前高校奖助学金的概况、特点、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建设的现状.

奖助学金;制度;现状

1 高校奖助学金概况

随着高校扩招,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我校地处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牧区,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40%.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家从2007年起,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扩大了贫困生的资助面,2007年增设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资助面平均约占高校在校生的3%.提高了资助金额,国家奖学金的奖励金额由原来的4000元提高至现在的8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由原来的最高1500元提高至现在的4000元,奖励、资助额度基本上都翻了一番.

在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同时,地方政府及学校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面向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奖、助学金种类不断丰富,奖、助学金覆盖面不断拓宽,受助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有三类国家级奖助学金,三类社会捐资奖学金,两类校内奖学金,共计八类常设奖助学金.

2 奖助学金的特点及作用

2.1 奖助学金的特点

2.1.1 无偿性是助学金的最基本特征.

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团体、企业、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和校内奖助学金等.目前我国各高校各类奖、助学金的发放是完全无偿的,只要受奖助学生符合条件即可获得相应的资助.

2.1.2 资助标准不断丰富,奖励资助的对象既帮困又奖优,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

各类奖助学金奖励资助的对象各有不同,但都离不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优秀学生这两个学生群体.国家助学金面向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奖励资助的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奖学金是奖励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各类校内奖助学金涵盖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表现优秀学生.因此,各类奖助学金奖励资助的对象有所不同、功能有所不同,既照顾了综合表现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又特别照顾了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成绩状况也无法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应该说标准比较为完善,涵盖了不同层面的学生.

2.1.3 受助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后,大大提高了资助金额,扩大了资助面.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标准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标准5000元,国家助学金分为三个等级,资助标准分别是4000元、3000元和2000元.加之各类校内奖学金和社会捐资奖学金,我校每年有近50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占在校学生的52%,切实发挥了奖、助学金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有力的缓解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1.4 国家助学金作用日益凸显

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又一个亮点是助学金比重增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国家助学金资助面达到了在校学生的25%左右.而在一些有农、林、牧、矿、师范专业的院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面甚至达到了50%以上.这样一个资助面,或者这样一个享受资助的学生人数,相当于过去的7倍,可以说资助面和资助力度都远远超越了以往的奖助学金制度.[1]

2.2 奖助学金的作用

2.2.1 奖助学金制度消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2.2 奖助学金制度具有很强的育人功效,能激励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进而发挥其育人功效.

2.2.3 奖助学金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切实履行

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体现高等教育是教育公平,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促进和推动平安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

3 奖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3.1 奖助学金的评审

标准难以界定.如何科学合理的认定贫困生,并对贫困生的贫困等级做出界定,成为评定奖助学金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准确性,影响到公平的受资助机会.其次,学生个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到地方上加盖各级民政部门的公章,由于各级民政部门执行能力参差不齐,其可信度自然也受到质疑.班主任无法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实际情况,让有限的资金没有帮助真正的贫困生,甚至出现为了助学金争当贫困生的现象,造成真正的困难生得不到资助而心理失衡.

评审实施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个别学生为了能得到奖助学金挖空心思,存在拉选票、投票选举或者由班主任指定以及领取奖助学金后平分的现象,难以充分发挥助学金的功能.

名额分配不尽合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各类奖助学金为许多贫困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但因其无偿性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养成了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从而将自身困难的解决完全寄托于国家奖助学金等外部资助政策的救助.因为受助名额有限,学生之间争抢受助名额导致学生间、师生间关系不和谐,影响了和谐的校园环境.

3.2 奖助学金的后期监督

绝大部分获奖受助学生受助后都能合理使用奖助学金,但仍会存在部分学生使用奖助学金铺张浪费的现象.目前奖助学金后旗使用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监督奖助学金获得者受奖助后的行为,后续工作比较薄弱,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解决.

3.3 奖助学金的资助与育人作用

奖助学金政策目的是帮助和勉励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但目前奖助学金育人功效被不少人所忽略,受助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普遍淡薄,对社会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部分受助学生甚至把国家、社会的帮扶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形成了依赖心理.而很多高校存在只重物质资助而缺乏对贫困学生精神方面状况的关注,这种忽视精神扶贫的资助方式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资助育人作用的发挥.

4 完善奖助学金制度的建议

4.1 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加大对生源地贫困认定证明材料相关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尝试建立对街道、居委会、民政部门等为学生开具证明材料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学校、社会相互沟通与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不断提高证明材料可信度.

建立动态贫困生数据库,实现贫困生档案动态管理.建立包括具体家庭困难情况、父母职业、月收入等相关信息在内的贫困生数据库,并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调查跟踪,对相关信息进行调整,形成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平台,并将相关工作及时上网,实现贫困生认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2]

4.2 规范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制度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成立班级、学院、学校评审工作小组.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后,各学院评审小组评议并等额选举出拟获奖学金学生候选人;各学院成立复评小组,复评小组中至少要有二名学生代表对拟获奖学金学生候选人进行复审;二级学院复评小组对拟奖学金学生候选人进行复审后提出拟获奖学金学生建议名单并在本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学校资助管理机构对各学院拟获奖学金学生建议名单进行全面复查.

4.3 完善受助学生后期监督反馈机制

建立舆论监督体系,形成学生意见反馈机制,接受广大同学监督.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重点了解,全面落实学生获取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建立奖助学金回收制度及相应的惩处措施,对于将奖助学金挥霍浪费行为的学生,回收奖助学金,并资助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学生并取消其一切获得资助的资格.

4.4 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本着“资助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除了落实好国家的资助政策外更应加大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他们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和社会,从而将经济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3]

〔1〕穆建亚.国家新奖助学金的特点与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政策学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刑鹏飞.试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3〕张大卫.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

G647

A

1673-260X(2012)02-0222-02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助学金奖学金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对班级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