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的基本要求

2012-08-15柳子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校本方案优化

柳子伯

(绵阳师范学院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设计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的基本要求

柳子伯

(绵阳师范学院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围绕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目标,对传统校本培训方案的弊端进行分析,针对旧有音乐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优化,提出适应新时代音乐教师校本培训优化方案的基本要求.

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优化

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主要由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日程安排、考核评价等内容构成.设计与时代接轨的、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方案,需要针对传统培训方案的弊端,从优化音乐教师的培训目标、优化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优化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过程三个方面,达到设计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的基本要求.

1 优化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

中小学音乐校本培训内容的优化目标是在具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特征的校本培训活动开发的实施过程中,使音乐教师系统地获得完整、全面而又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效地构建其全面和谐的素质结构,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根据这一根本目标,在设计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时应着力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音乐教师校本培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音乐教师本身就是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音乐课程资源.音乐教师与音乐课程密切相关,在开发、鉴别、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音乐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潜能,将身边的有效资源开发、整合到现有的音乐课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将教师纳入音乐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培训开发.通过培训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思想意识、专业技能、科研创新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2 培训内容体现“新、实、研”原则

“新”是要体现教育观念新、教育信息新、教育手段新、培训方法新,把音乐教师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以致用,强调培训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踏踏实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是培养音乐教师研究者的眼光和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以课题研究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只有音乐教师发自内心地想做课题,才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产生效果.

1.3 国际视野校本化

充分地利用国际互联网,搭建有利于教师学习、研究、交流、讨论、成果展示和分享的网络平台,通过RSS、Blog、Wiki、SNS、P2P、QQ 群等方式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探讨,把信息网络技术与教师的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

1.4 突出音乐教师的特色培训

音乐是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有个性、有创新的新时代人才,关键是要培养有特色、个性突出的音乐教师队伍.在教育主管部分和专门培训机构的引领下,以学校为主题培训基地,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给予音乐教师人性化、生命化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幸福感.努力保存音乐教师的个性特色,发挥音乐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优势,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 针对传统培训方案的弊端,优化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

一个有效的优化方案,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校本培训方案弊端的清晰认识之上,才能做到富于针对性、有的放矢的优化.

2.1 传统音乐学科校本培训方案的弊端

2.1.1 传统方案结构单一、缺乏弹性,在学科结构上将音乐与其它科目划出界线,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获取的经验呈现单离分割的状态,偏重学科内部的认知内容,对教师完整的发展规划较为忽视.

2.1.2 传统的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内容选择比较陈旧,无法及时跟随时代发展填充大量新知识,导致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固守课本教材的内容,缺乏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本土音乐资源,不仅存在舍近求远、效率低下的弊端,学生也会对这些内容感觉到陌生.

2.1.3 传统的音乐学科校本培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认识与实践相分离,片面注重学习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1.4 教师被培养成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者,在课堂上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自我的发展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抑制.

2.2 对传统音乐校本培训的优化

基于对这些传统校本培训状况弊端的思考,很多学校开始了整体改革实验,对校本培训的内容进行优化,向社会实际状况贴近,以期实现全新的校本培训方案,促进学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对音乐校本培训的内容进行优化,必须首先将校本培训的视野放在教师的个性发展.校本培训的内容应首先以教师充分发展为主,这一思路也突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内容选择的侧重点问题.通过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在教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设计、实施和评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对音乐校本培训内容的优化也应初步形成一系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及教师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且具有综合培育功能的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可见,新型的中小学音乐校本培训内容开发是从实际出发优化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经验的过程.由此而形成的校本培训方案更加贴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更加关注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探索、研究过程,从而能为教师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

3 优化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过程

3.1 以学校为主体,引领音乐教师开展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应紧紧围绕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部分教师尚未真正理解本标准的内涵,曲解和滥用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需要学校发挥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学校音乐教师深入学习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精神,以开发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为主导,以培训教师的创新应用能力为方向,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合理设计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离不开学校对开展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的探索和发掘.校本培训的方式有互动型和主动型两类,比较常用的互动活动方式包括邀请专家来校观摩指导、作学术讲座的形式,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教育思想论坛、学校建立的面向教师的新课程对话平台等;主动学习活动方式指学校激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反思、自主重建等等.

3.2 通过课题形式组织音乐教师开展校本培训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多样,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考虑以独立学校或联合学校为培养单位,组织音乐教师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校本培训,通过研究、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倡导开展研究性培训.课题开展前期对本地区音乐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和讨论,在社会与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以自主创新作为校本培训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建立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以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作为校本培训内容的丰富资源,利用本校、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发掘更为丰富的潜在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场地、学校周边环境等,作为校本培训的物质基础.

3.3 建立校本课题培训链,丰满音乐教师校本内容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总课题组,统一调配资源、确定校本培训内容,在学校和可开发的基层单位,建立子课题组,围绕总课题目标,拟定各子课题的培训内容,形成校本课题培训链.各子课题组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对课题的目标开展针对性的实验,为课题积累大量的相关素材;其次,子课题组可不断地拓展校本培训所需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再次,子课题组在保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校本培训内容的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3.4 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离不开信息技术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存取便捷性等优势,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网络挂钩,为校本培训内容赋予现代化的实施手段.其实现步骤需通过五个阶段,即从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调查入手,经过网络资源搜索,对可利用资源进行分析并对网络资源进行改造,最终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其中,网络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校本培训活动对网络运用的主要呈现部分.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际音像资源,为保证音乐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需同时具备丰富性、共享性和互动性三大特点.一个有效的音乐校本网络资源中要储存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具备开放性特点,允许教师随时填充和取用,同时还要将内容共享,所有相关教师都可随时享用其中的课程资源,也可以随时填充和修改.网络资源的最大特点,也是传统资源无法比拟的特点是互动性,教师可以在课程资源中发表意见,积极进行教学讨论活动.

3.5 与高师院校进行合作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

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与高师院校合作进行校本培训的机会,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拓宽专业视角,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更远大的前景;高师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了解,增加自身对音乐教学方面课题研究的实用性,更好的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

总之,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传统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方案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新时代.单纯寻找音乐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最终目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有待于音乐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4 结语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逐步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需求,有必要通过继续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实践能力.而以学校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变革,特别是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使校本培训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与教育实际相结合,推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陈大伟.校本培训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龙君伟.国外校本培训的发展趋势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5〕王少非.校本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6〕刘宝存,杨秀治.国际视野中的校本培训[J].中小学教育培训,2003(12).

〔7〕杨秀治.校本培训:当代西方师资培训的新模式[J].山东教育科研,2002(2).

G451

A

1673-260X(2012)02-0231-02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科研项目(08JC760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本方案优化
烂脸了急救方案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