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12-08-15孙祝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保密秘密

孙祝成

(盐城师范学院 办公室,江苏 盐城 224051)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孙祝成

(盐城师范学院 办公室,江苏 盐城 224051)

高校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产生并保有诸多保密事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给高校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挑战,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是高校保密工作人员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信息;高校;保密工作;人才流动;对外交流;管理机制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产生一些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学术成果,其中有大量的成果属于保密项目.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安全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使高校的教学、科研保密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情况.因此,高校如何有效开展保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前高校保密工作人员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 新时期高校保密主要内容

1.1 政策秘密

首先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高科技人才聚集地,经常会接收到各级单位发送的大量的秘密文件和资料;其次高校作为学术文献资料重要保存单位,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最后随着高校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作用的加强,高校专家、教授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国家和地方事务的讨论和咨询,从而成为政策性秘密的掌握者.

1.2 科研秘密

高校作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不少科研项目,每年都产生一些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有不少属于保密项目.据统计,“九五”期间,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重点项目50%左右;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3以上;组织或参与组织的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的1/4左右.[1]另外,高校的专家和教授还经常受邀参加重要科技成果的鉴定及密级审定,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会接触到重要成果的内容和制作秘密.

1.3 考试秘密

高校以教学为主,与教学相伴的就是各层次各类型的考试,常规的有四、六级英语、专业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以及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此外高校的部分专家和教师,常受行政部门的委托,参加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考试的命题和评分工作,这就使得这些专家学者成为重要涉密人员.

1.4 对外交流秘密

随着国际间高校的各种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高校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在制定计划、出台重要决策或颁布管理条例时也会产生部分涉密内容,如出国人员的选派,国外留学人员的党务工作,来华留学生计划,双边和多边交流项目及协议等秘密,这些信息一般具有公开的时间规定.

除了产生以上秘密以外,还存在着不少的内部秘密.如校级考试前的试题、标准答案,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的有关材料,有关人事变动、机构调整、干部任免、政策修订等比较敏感的问题,这些秘密虽不属于国家秘密,但在一定时期内只限一定人员知悉,如果泄密可能会引起学校不稳定或不必要的矛盾.

2 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人才流动日益加剧,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这些都使高校保密工作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办学开放性

对外交流是高校教学不断进步、学术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动力.而高校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却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当前的大学校园从某种意义上看已经相当“国际化”,人员、学术、教学、文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已日益频繁,这必然会增加泄密的机会和渠道.[2]而保密工作首要特点就是隐秘,即具有极端封闭性.因此,如何把握好保密的“度”是当前高校保密工作亟待研究的问题.

2.2 人才流动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的日趋完善,人才竞争和流动日益频繁和活跃.合理的人才流动对于进一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高校人才竞争和流动日益频繁,人才流动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跳槽,带走大量的工作秘密,给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才正常流动和保守秘密的关系,常常使高校管理层处于两难境地.

2.3 保密意识薄弱性

目前,许多高校工作者保密意识跟不上时代要求,普遍认为实际的工作中没有什么是需要保密的,不存在什么工作秘密,这样往往就会导致考题、评审职称等工作秘密泄露、保密过松的现象,给高校的保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在实际的业务工作中做好保密工作,是高校保密工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4 保密技术滞后性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高校保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传真机、复印机、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广泛使用,增加了泄密渠道,增大了保密难度.计算机网络广泛使用,使泄密变得容易和快捷,甚至会在不经意之间就泄露秘密;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等存储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文件、信息携带方便,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使泄密范围更为广泛且更加方便.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保密技术落后,防范能力不强,难以应付高科技的窃密手段.如何做好高科技“冲击”下的保密防范工作,是高校当前必须要着手解决的“难题”.

3 构建新时期高校保密的有效管理机制

近年以来,高校各种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加之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意识到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性.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如何构建有效的保密管理机制,对高校更好的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建立健全高校保密工作机制

高校领导要重视本校的保密工作,建立校保密委员会,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校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逐级负责制,把保密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抓实.各基层单位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保密干部,使保密工作形成网络.做到有组织抓,有机构管,有具体人办事,从而使学校的各项保密工作落到实处.这是强化高校保密工作的组织保证.

3.2 制定和完善高校保密规章制度

保密法律、法规是开展保密工作不可缺少的依据和保障.高校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依据《保密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时制定新的与保密工作要求相协调的制度.首先应当建立高校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逐级负责制,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其次应当认真研究和划定保密范围,分清密与非密、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核心秘密与非核心秘密的界限,确保保密范围不至过宽或过窄,从而影响学校正常发展.最后应当完善办公室、档案室等重要部门的密级文件和资料的借阅、复印规则,防止造成文献资料的泄密.对于人才流动中容易发生泄密的现象,应当制定人才流动方面保密条款,来具体规范涉密人才的流动管理.

3.3 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工作

保密工作是一项防范性工作,做好保密工作最根本的是具有较高的保密意识.高校的工作者要改变认为学校的保密部门只是个虚设机构,或认为“无密可保,保密无用”的错误思想,一方面要做到“守好门、锁紧柜、管好文件”,更要做好技术防范和教育宣传工作.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橱窗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向广大师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学校还通过开展群众性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保密法律咨询、保密知识竞赛,窃密、泄密案例展览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现实生活中有关保密方面的实例、案例来教育广大师生,从而提高师生的保密意识.[3]

3.4 深入开展保密检查

“破窗理论”是指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将其引申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实践也证明,发生泄密事件的单位,往往是出现了“破窗”现象——也就是保密工作出现了漏洞,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等问题暴露出来才石破天惊.[4]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保密工作的常规和突击检查,不断发现和纠正保密漏洞,防止出现“破窗”现象.高校可通过对各单位保密法的教育、执行情况,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具体工作是否有专人负责,各项保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执行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各种不安全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学校建设和发展有序.

3.5 加大对保密设备的投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秘密的问题日益严重,高校是科技、学术成果密集的地方,也是被窃密的主要对象之一.而高校现有的防范设备相对薄弱,因此高校应加大对保密工作的投入,不断更新保密技术,配置必需的保密技术防范设备,增强保密的防范能力和工作效能,提高科技保密管理工作的水平.

3.6 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保密管理

加强网络信息与计算机等涉密载体管理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学校应加强各涉密岗位和部门的内部网络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其次,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不得上互联网的规定,对涉密计算机的使用,要明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保密责任.最后要通过安装防火墙等计算机保密设施,坚决堵塞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泄密渠道,提高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技术防范能力和检查能力.

〔1〕陈婷花.对做好普通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6(1).

〔2〕王春梅,任鹏,马栋林.当前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1).

〔3〕王川洪.从“破窗现象”谈保密工作[J].秘书工作,2008(5).

〔4〕袁川耈,袁贵平,于光华.高校安全保密工作的实然分析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G647

A

1673-260X(2012)02-0262-02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保密秘密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愿望树的秘密(二)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