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现状与意义

2012-08-15陈立欣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体育

陈立欣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部,河南 南阳 473000)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现状与意义

陈立欣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部,河南 南阳 473000)

该文通过对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现状、开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拓展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于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校;定向运动;现状;意义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智能与体能于一体的时尚运动,在国际上被称为“智者”的运动.定向(Orienteering)源自瑞典语Orientering一词,原意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穿越未知地带.2004年,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将其定义为一项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个被分别标记在地图上和实地中检查点的运动.它也是一项充满探险和刺激的大自然体育项目.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公园、校园里进行.这种运动把地理知识运用于体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参与者的观察、判断、应变能力和野外生存等能力.

1 定向运动的发展

当前,定向运动已风靡欧洲、澳洲及北美地区,在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南美的巴西、智利等国也初具规模.定向运动于1983年被引入我国内地,同年3月10日,在广州白云山,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举行了“定向越野试验比赛”.1984年7月,原国家体委派出由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组成的中国大学生定向运动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典举行的第4届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1987年,原国家体委将定向运动正式列为体育项目.1999年6月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殊手段被逐步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2002年5月的全国体育大会上,定向运动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上.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将定向越野列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体现了教育部推广定向运动的决心和力度.目前,定向运动在北京、广东、湖南、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并且有一系列的推广措施,而其他省市也在积极开展和推广定向运动.

2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现状

2.1 我国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基本情况

目前,定向运动在我国高校体育中只有少数院校开展,而且多集中在我国南部,东南部及华中地区的省市,开展极不平衡,如浙江、江苏、湖南、广东等省市,不仅在大学里推广,而且在中小学也有的成立了俱乐部;西部整个地区开展得非常缓慢,有些省甚至还未开展;总而言之,定向运动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定向运动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1983年传入中国内地以来也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传统的定向运动是在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中举行,制约了定向运动的发展与普及,由于媒体和社会的宣传力度和关注程度不够,人们对定向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定向运动的独特魅力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即使认识了,还缺乏定向运动方面的专门人才,又加上学校领导还要考虑到安全方面的一些因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了该项运动的开展.

2.2 高校定向运动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

就目前状况分析:专业定向运动教师资源短缺是导致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各高校都在积极开设定向运动课,而定向运动课教师又短缺,再加上教师编制不足,为了弥补不足,就将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然后开始教定向运动课,这就使得定向运动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较差,专业素质不高,教师本身业务素质偏低,对定向运动专业知识和理论钻研得不深,研究得不精.所以,提高定向运动教师知识结构、专业素质、更新观念是我国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2.3 高校定向运动的场地、器材条件

定向运动教学场地,特别是实践教学场地一般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教学场地的多变性对定向运动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表明,教师在对定向运动场地进行选择时,选择校园的占91%,选择公园及旅游景点的占7%,选择城市近郊和野外的占2%.地图是开展定向运动的基础,从教学用图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制图人员,教学用图一般都采用黑白测绘地图、基建图和其它素描地图,只有少数学校用彩色定向图开展教学与训练活动,并且使用了电子定向教学器材,大部分学校教学时都采用原始的秒表和打点器,缺少能制作定向地图的教师和专业化的电子定向教学器材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定向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3 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意义

3.1 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尽快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能面对各种压力,体现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定向运动课程教学把学生从一成不变的传统体育课堂带到自然环境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从而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与提高.定向运动教学活动有一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在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另外,在学习中,学生学到许多在野外生存的知识技巧,摸索并掌握处理野外险情的能力,发展了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因此,开展定向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强身健体,丰富地理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生存能力、启发智力有独到好处,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2 定向运动拓展了学校体育内容和空间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定向运动这种新型体育项目正适合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有地形条件,把原来仅限于田径运动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延伸到大自然中去,极大限度地拓展了田径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增大、兴趣提高,同时又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3.3 定向运动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为了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体育理论知识.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提出,全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要把定向运动与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重点推广开展,把定向运动、野外生存列入田径课程教学内容,这一要求为定向运动进入大学校园提供了依据.定向运动具有趣味性、智力性、实用性、挑战性、竞争性的特点,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身能力去战胜困难,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该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把以往的指导教学模式变为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能很好地掌握地图、指南针的使用,进行方向的辨别.定向运动十分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果断决策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定向运动是十分有益的.

4 结语

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既符合了国家政策方针的要求,又符合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适应了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不仅拓展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使高校体育课程从学校延伸、拓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王翔,等.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赵健明,等.陕西省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3〕王新宝,等.定向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体育世界,2008(12).

〔4〕刘戈,等.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

〔5〕原颜东.河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教学探索,2010(7).

G807.4

A

1673-260X(2012)05-0161-02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不正经运动范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越野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