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探讨

2012-08-15李守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教练武术教师

李守侠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41)

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探讨

李守侠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4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集健身、防身、修身、养生于一体,从人的整体观出发,注重人体的内外兼修,强调从精神到肉体,由内至外,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的修炼.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造成学生学习心理的多异性,学习心理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普修体育课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抓住教学中的主动权,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武术教学和其它项目教学中都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武术项目独特的运动特点,使武术与其它体育项目的教法、手段又有不同之处。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搞好高校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动机;兴趣;心理差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中国的民族体育武术是一笔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财富”,必须利用教育的渠道来聚敛.如何才能搞好和推动高校的武术教学呢?本人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1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以教为责,学生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武术是学习的客体.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1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做好培养和诱导工作.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先决条件.随着国家对武术运动的重视,大学的体育课中武术内容也相应得到了增加.加上近年来功夫片、武侠小说风靡于世,极大地刺激了青少年学生的学武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武动机,对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首先,不论男女同学,他们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的认识都是明确的,对武术运动的技术和防身作用是了解的.同时他们都能把自己与祖国的事业联系起来,表明他们思想的社会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其次,从学生对动机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具有长远性和求知的精神体现.男女同学的学习动机有所不同,男同学对武术所要求表现勇敢、果断的意向较女生容易接受,所以男生表现的学习兴趣较女生强烈.这也是大学这个阶段的男女性别差异的表现.

1.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武术的态度是否端正,反映在兴趣、爱好上的区别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了解学生的学武兴趣,不仅可以使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措施,而且也可作为分析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重度(主动活动型)、中度(被动保守型)、轻度(抵触低落型).教师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情况,即可因材施教,掌握教学主动权,然后依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将学习某种技能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对所学客体在情结、兴趣上的吸引力自发的、强烈的产生出来.这就要求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大纲的具体要求,有目的地激发诱导来培养学生参加武术活动的兴趣.结合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事迹和武术运动对强身健体的作用来启发学习武术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了解武术,才能产生学习兴趣,这种兴趣才能长久.1.3 考虑性别特征,注意教学方法.由于男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上的不同,导致对所学内容的运动兴趣有一定的差别.尤其要注意性别不同所产生的心理差异,在组织教学的形式上要灵活多样.有条件的情况下男女分班上课,会减轻由于性别不同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因为这种心理障碍,会干扰学习的气氛,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是男女合班上课,就要考虑尽量多的男女分组学习或分开练习.如集中练习,也应将男生排在前排.个别抽查时,男生应多于女生.对女生应多表扬先进,促后进变先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作示范,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对学习态度不明确、不认真的同学,也要勇于批评、严于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运用通俗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去诱导和接近学生,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循循善诱、因人施教,摸清不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尽量避免产生心理障碍,使教师、学生的能动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 在搞好和推动学校武术教学的中,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武术教练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武术教学主要是技术技能的传授,套路是技术动作的表现形式.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课堂上对学生心理随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练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而教练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将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的效果.

那么,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当中,教练该如何充分发挥这个主导作用呢?

2.1 要会讲.也就是说,在讲解时语言要生动简练,口齿清楚,口令响亮,表达形象.讲清动作要领、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主次分明,由浅入深,突出重点,要使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讲解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要领要力图精练通俗,少讲多练.口令要结合武术特点,有节奏、高低、强弱之分,使学生体会到练习武术的精神“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能在教师清晰、短促、有力的口令指挥下,集中思想去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要会做.教练在动作示范时应把动作生动、形象、直观、正确地表现出来,同时也需要把动作的娴熟、优美程度表现出来,当然更需要教练具有一定的表演技巧.教练的示范动作质量的好坏,正确与否,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甚至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对每个动作要认真示范.对接受能力差、学习慢的同学更要热情耐心、认真辅导.同时对学习快的同学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这些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教师的言行随时都可以得到学生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直接起着好或坏的影响.

2.3 要会教.教要得法,教得不得法,结果等于零.所以教要教得得法,这一点也很重要.运用的方法、手段、措施、场地与器材等等都要合理安排,并且注意科学性、合理性、手段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及由浅人深、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到完成共性的要求,又要考虑到个性发展的时机,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提高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这是学习武术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4 要会看.这是一门更深层次的艺术.会看,就是要求教练要有洞察全局的指挥能力.学生动作掌握得如何,产生哪些错误,应及时采取哪些手段进行改正、改进,组织纪律性如何、思想品行、武德反映、身体反映,应该及时采取哪些措施等等,包括调整改变教学方法以及熟练地调动变化队型等等,要求把武术教学工作搞得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这的确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要不断地学习、归纳和总结.

2.5 注意仪表.教练的形象很直观,也相当重要,武术运动的变化是以高低起伏、折转及腾跃等动作连贯性的动静结合.教师的衣着要合体、洁净,给学生一种精神饱满、气态庄重的感觉.在心理上有着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感,学习才能更专心致志,从而也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成功.

要搞好高校的武术教学工作,还得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也显得十分重要.此外,还必须结合学校的特点,配合学校以武术为基础、为抓手、为切入口,把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其它学科领域中去,以武育人,以武激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搞好学校武术教学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是很多的,要从多方面人手,自始自终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要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而教练要在“动”中教,学生要在“动”中学.教练要精神振奋,信心十足,精神百倍,神情投入,教中带乐,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中有乐”.这更需要我们教练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认真思考,不断探索,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努力使高校的武术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G807.4

A

1673-260X(2012)05-0198-02

猜你喜欢

教练武术教师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最美教师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教师如何说课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加油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