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建设对福清生态旅游环境的影响研究

2012-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福清市海西福清

姜 玲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管理系,福建 福清 350300)

海西建设对福清生态旅游环境的影响研究

姜 玲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管理系,福建 福清 350300)

海西建设的提出吹响了福建旅游业发展的号角,福清作为海西建设的前沿阵地,势必会迎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时期.本文在研究海西建设对福清生态旅游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育对策,希望能对福清的生态旅游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海西建设;生态旅游环境;福清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09年5月4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吧福建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突出“海峡旅游”的主题,构筑闽东北、闽西南、闽北三大旅游协作区.在这种强大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的旅游业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1 生态旅游环境概念阐述

生态旅游环境是以系统良性运行为目的、统筹规划和运行,使旅游环境和旅游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能继续永续利用,使人文环境能延续和得到保护,创造一种文明的、对后代负责的旅游环境[1].它既注重生态环境本身,还注重一些环境要素和环境所包含的生态文化.一般而言,生态旅游环境是由自然生态旅游环境、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经济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气氛环境等构成[2].

2 福清生态旅游环境现状

2.1 福清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福清市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或自北向南流入海港,源流短促.近百条大小河流总长约280公里.福清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武夷山隆起折带的东南部,与南岭纬向构造带相接,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全市分为低山和丘陵、平原和谷地两大类型.由于地处中亚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植被茂密,生长较好,群落结构比较复杂,植被种类较多,尤其是福清西北多山,这里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福建沿海最大的原始次生林,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并且因为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灵石、大化的山水风光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此外还有风光秀丽的石竹湖,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天生林艺园等.

2.2 福清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

对台话题是我国的重要政治话题.福建省在这一政治格局中,扮演着纽带与提防的双重作用.不但要增加福建省的对台经贸交流,打开两岸经济往来大门,而且要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时刻保持警惕.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发挥,这些不仅影响到福清的生态旅游业的结构资源配置,而且对福清生态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西建设的背景下,福清市的社会治安以及地区环境的稳定发展给生态旅游者很大的安全感.

“天人合一”文化旅游环境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界互利、共生关系的思想指导下,在进行旅游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2].福清市的生态旅游开发深入贯彻这一观念,不论是天生林艺园或者是石竹山的开发过程中,都能把当地文化与自然有效融合.

2.3 福清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福清市旅游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正在积极加快建设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至黄檗寺、三山东龙湾海上温泉等旅游道路,联系市内外的铁路、公路以及市内交通和旅游道路进一步便捷通畅,特别是福厦动车与温福动车的开通,给福清的旅游交通带来了重大影响.到2010年下半年,全市四星级酒店增至4家,1家五星级酒店在建,还有大量的专业化商务酒店、快捷酒店蓬勃发展,全市酒店累计接待床位达3300多个,四十多个会议室可容纳约6600左右的商务客人.全市国内旅行社增至12家,国际社驻融分社增至7家[3];社会参观、娱乐场所数量大幅增加,且软硬件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娱乐、休闲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大大提升了旅游服务接待质量和档次.

2.4 福清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生态旅游气氛环境是一地旅游的生命力和灵魂,对生态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4].福清市通过举办石竹山“梦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加强入台旅游推介,并联合台湾旅游业者策划推出“海峡之旅”精品线路等,开展了“福清市十佳导游员(讲解员)”评选以及旅游主题口号征集等活动.加大对东壁岛旅游度假村和天生林艺等生态景区的规划开发.营造了浓厚的生态旅游气氛环境,为福清市的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海西建设对福清生态旅游环境的影响

3.1 有利影响

3.1.1 促进福清自然生态旅游环境的改善

福清实施“海西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总体目标是:建成海西经济强市和海峡西岸流域生态屏障.在这个大目标的引导下,2010年,福清市加大了东龙湾温泉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做好景区道路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并通过招、拍、挂法定程序确定开发商,将该项目与海西建设和省会中心城市旅游布局相对接,与省、福州市大力推进的海峡两岸合作平潭实验区的新思路相对接,建设成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等为一体的“滨海温泉小镇”,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治理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福清在大力促进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的基础上加大了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招商引资力度,推进该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并严格按照政府规划与审批,在充分保护水资源安全的基础上适度开发,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

3.1.2 促进福清的旅游经济发展

海西建设增强了福建在全国乃至前世界的知名度,海西建设的相关政策大大促进了福清旅游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福清市(2006-2009年12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0万人次,比“十五”增长27.43%,旅游总收入16.5亿元,比“十五”增长85.19%.2010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12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4.81%,旅游行业总收入达7.5亿元,同比增长25%[3].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同比增长66.67%,旅游行业总收入近9亿元,同比增长20%,由此可以看出,海西建设给福清旅游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3.1.3 促进福清社会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生态旅游气氛的形成

由于旅游产业地位提升,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福清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较稳定的社会秩序.

2008年,福清市旅游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共同举办了福清市景区(点)讲解员培训班,对旅行社从业人员、景区(点)讲解员及各酒店有志于从事讲解员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了福清市景区(点)讲解员人才库,为今后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充分展示导游风采,全面提高导游素质,开展了“2008福清市十佳导游员(讲解员)”评选活动,以此解决福清市导游员紧缺的局面.2010年,福清市开展征集旅游主题口号、形象标识与举办旅游风情全国大赛等活动.提高了福清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2011年6月,福清市旅游局开办了地接导游培训,于9月初举办了第二届福清导游大赛.这些举措构建了良好的宣传体制和导游及管理者的培养制度,为福清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2 不利影响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提出势必会造成国家的政策对福建倾斜,在这个政治背景下,福清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固然比传统的旅游方式有着更多的良性影响,然而在旅游活动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如规划或管理不当、游客的大量涌入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

3.2.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游憩设施的运行可控但无法消除负面影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废气、垃圾对旅游区内的空气、水体、土壤等带来污染,休憩设施的建造也会带来不可恢复的负面影响[4].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初期,在建设旅游必需的道路、停车场、餐馆和其他服务设施时,既要占用林地,又要砍伐林木,不可避免的对区域内森林资源造成损害,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进而影响到森林的生长发育.

3.2.2 对福清社会环境的影响

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关系紧张.一些生态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不高,乱丢废弃物,乱涂乱画等行为,以及生态旅游者设计和建筑的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格格不入都可能会造成视觉污染.同时生态旅游者的进入也会给福清当地居民带来思想或者行动上的冲击,可能导致福清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2].另外大量的生态旅游者涌入,占用原有的社会资源从而可能导致人流拥挤、道路拥挤等,影响福清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3.2.3 对福清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旅游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海西建设的提出,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使得福清一些地域文化被庸俗化,同时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庆典被大量搬上舞台,活动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地域文化的特色逐渐被侵蚀.

4 海西建设环境下福清生态旅游环境的保育对策

4.1 认真做好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与行政管理工作

运用行政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是海西建设环境下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之一,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市场机制失灵的弊病,同时还能协助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要持续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将安全管理摆在第一位,对旅游企业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整改,同时,邀请消防或公安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与安全事故处理能力,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4.2 认真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5].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应立足福清多样的旅游资源,遵循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结合福清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格局,对接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原则,对旅游体系规划进行修编,明确福清旅游产业发展的开发重点、定位目标、功能区划,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人员的培训目标,对福清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设计,进一步优化福清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推进福清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多元化,使福清旅游发展更具针对性、目标性.此外,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状况、特性及分布,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基础措施和旅游设施,科学合理地制定游览组织系统[6].

4.3 加强生态旅游教育与管理

目前,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行为支配所造成的.在海西建设中,应加强宣传手段的运用,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

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真正认识生态旅游的本质,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观念.其次是经常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一些生态知识的介绍,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再者是生态旅游区要充实导游人员的生态知识,在旅游过程中应用环境解说系统,联系景物,对游客进行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不仅能增加游客的知识和游兴,并使他们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和传播使者.

4.4 利用科学手段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经营模式,借此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构建起以科技为先导的资源利用模式.首先是通过研究生物间的拮抗、互促、富集、同化等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生物自我调节体系.例如在天生林艺园中游人较多的地区,通过设置芦苇、水浮莲等生物屏障,有效同化和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二是通过对非生物因子的研究,研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因素,制定出缜密的防止生态灾害(如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等)发生的应急方案;三是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尽量减少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推广使用双降解材料餐具来减少白色污染,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沼气等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4.5 利用经济手段来调控旅游环境

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势必会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做出优先的指导,在这个基础上,福清市要完善经济手段对于生态旅游环境的调控,从而更好地发展福清的生态旅游经济.例如先对点源污染进行排污税的征收,针对排污者向空气、水、土壤排放废弃物或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收费,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其次对于生态旅游生产者进行财政补贴,可以激励生产者进行污染控制,.再者可以对那些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对污染和破坏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制裁等等.

〔1〕张建萍.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福清市旅游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EB/OL]. 福清市旅游局.http://www.fuqing.gov.cn/zfxxgk_view.asp?zwgk ID=14681.

〔4〕钟永德,袁建琼,罗芬.生态旅游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5〕明庆忠,李宏,徐天任.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及保育对策[J].经济地理,2000(7):114-117.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F592.7

A

1673-260X(2012)05-0108-03

福建省教育厅B类课题项目(JB11366S)

猜你喜欢

福清市海西福清
忆初心 颂党恩金婚夫妻传佳风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福清市老年大学 国画教师林齐松作品展举行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临界
星星的演变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书画展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基于现代物流的RFID集装箱信息管理应用研究——以海西港口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