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2-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毕业生创新能力专业

高 红

(长春师范学院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 红

(长春师范学院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本文对已经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通过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能力;分类培养;学科整合

1 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今社会正处在知识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与能力必将取代传统劳动而成为社会生活领域里的主流资源,因而高素质人才在这个领域无论在知识创新、信息加工方面还是在能力与信息的整合方面都要占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前进,高等教育的规模也随之壮大,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一些高校教师人数明显不足、学生入学的基础差等。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比较薄弱。

2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殊性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起步较晚的新兴专业,因此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殊性。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较强、具有与其他专业整合特征的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育技术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通过4年的学习能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即:教学设计能力、构造和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学媒体开发和应用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以及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电视台和远程教育部门等机构从事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能力。”

通过对其培养目标的分析来看,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与知识技能似乎很多、很广,并且涉猎知识范围广博,似乎无所不能,然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相反,其就业的行情远不如一些传统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还必须面对如何确定工作方向的问题。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相关部门统计的学生就业率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不理想。当然有客观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的需求量显然不如前些年多,好像已进入一种饱和状态了。某些院校为促进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而开设了大量网络方面、计算机类的一系列课程,致使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向着计算机方向发展,最终导致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技术比不上学电子和计算机的学生,在理论方面比不上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到毕业的时候也不能确定自身定位的问题。其次,由于社会上还有很多领域的人士不知道这个专业,或者是对教育技术专业了解得很少,通常把教育技术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视为同一类型的专业。下面对教育技术学学生在各个就业领域里面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在中小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个领域中感到自己在专业特点、理论和方法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尤其在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多数信息技术课程等同于计算机课程,且其教学也是围绕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展开的。现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在实际的教学中,觉得自己的专业得不到认可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和发挥。

3.2 在高师类院校成为专业课教师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的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把自己在大学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而且教学思想、观念都相对保守;同时由于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前沿领域研究得比较少,没办法应用新兴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教学,导致在教学中对有的理论阐述得不清楚,而使得自己的教学没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3.3 在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成为电教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育技术学的毕业生都被当成专业的“维修工”、课件开发人员、网管等,使得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没有受到与其他专业学生相同的对待而缺乏积极性;他们在学校虽然学了不少计算机知识,但是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差距的,很多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什么都知道一点,却什么也不能实际操作的情况。

3.4 在中小企业担任电教管理人员的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企业中,对于毕业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缺乏实践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对公司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

3.5 从事影视制作及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发现在此领域的毕业生普遍感到自己的文化功底不足、底蕴不够,大多只是做一些摄影、摄像等方面的较为简单的工作,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存在很大的差距。

4 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4.1 立足本地区发展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课程体系

为保证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应该立足本地区实际情况、专业发展特点及具体的需求,提前修改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材料,并且具体明确在今后四年内专业方向的侧重点,究竟是偏重理论体系结构、网络应用还是电子技术、影视等方面,实现理论和实践并重。对各个培养环节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课程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都做出规范、细致的要求与考核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4.2 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行分类培养

教师要根据自身研究的课题,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与个性发展需求,拟定出切合实际的创新性课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的调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参与各种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活动的研究过程及产生的结果来印证专业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4 将各种竞赛作为检验大学生创新活动成果的平台

目前教育技术学大学生竞赛活动和创新基金课题较多,为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学习,可以将竞赛内容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相结合,使学生精力更加集中,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4.5 健全创新活动奖励机制

为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如参加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各高校可以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科研奖励机制,以此来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

总而言之,我们培养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应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将教学设计理论真正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优化教学的能力。

[1]李爱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8-49.

[2]邵茹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0(5):153-154.

[3]冯晓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10):112-114.

On the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s’Creative Ability

GAO Hong
(College of Media Scienc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s’creative 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its causes,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which undergraduates face in each working field.At last,the effective way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creative ability;classified cultivation;subject integration

G 642

A

1008-178 X(2012)09-0128-03

2012-04-26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207号)。

高 红(196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传媒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从事微格实验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毕业生创新能力专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