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肿瘤患者实施1+1心理护理的体会

2012-08-15程玉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针对性家属病情

程玉娟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人们往往有恐癌心理,多数患者都难以承受其心理压力,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不利于治疗和预后。因此,探讨患者心理特征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1心理护理在临床患者中的应用,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的积极作用[1]。1+1心理护理是指对病人进行住院期间针对性的护理和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只要这两项工作做的到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住院期间的针对性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一经确诊,一般有几个重要的心理阶段,在此期间,除了常规护理外(入院宣教,饮食,药物,活动,疾病相关知识),护士可根据这几个心理阶段不同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1.恐惧期:患者知道病情后,表现为恐惧。绝望,护士应同情病人,给予安慰,鼓励其积极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强调心理情绪变化对病情的作用。

2.怀疑期:患者出现坐立不安,心情紧张,猜疑不定,因此,医务人员言行应谨慎,以科学委婉的话语回答提出的问题,不可直言,以减轻对其打击。

3.悲观期:病情证实后,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抑郁不乐,此时应给予关怀,说明正在治疗,强调心情舒畅利于预后。

4.认可期:患者心情渐平静,愿意接受治疗,并寄予希望,应及时宣传治疗意义,排除对治疗的不利因素。

5.平和期: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可推荐一些励志的书籍,增加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后的家庭护理

除了护士做的心理干预外,家庭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出院,只代表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并不等于治愈了。完全的治愈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家庭生活中。

家属是患者的亲近者,也是病人力量的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所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安排好病人一天的生活,可让其感到愉悦,充实,轻松,充分发挥潜能,勇敢与疾病抗争,正确对待疾病,树立积极心态。家属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应从病人住院期间学习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治疗护理方法,让病人觉得家属对自己实施的方法是正规的,从而产生信任感[2]。所以,护士应在病人住院期间不仅要给病人做心理干预,也要多多与家属沟通,增加家属的信心,并给与业务知识上面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活动,药物,情绪调控等,让病人回家以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

体 会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轨中,社会心理学因素对其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负性心理因素促进肿瘤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报道也越来越多所以,许多学者提出应对肿瘤患者加强心理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一旦确诊,对患者和家属都是很大的打击,难免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和心理反应,从而产生抑郁情绪。通过采取1+1心理护理对策,患者的不良心理表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明显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下,大胆的参与社会活动,增强食欲,增进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治疗效果。中医"七情致病"理论认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癌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懂得护理学,医学心理学,还要懂得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适时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得到患者的认可,我们实施的心理干预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 谭顺英,袁高萍.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1:13.

2 张永红,卢志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 ,4(13).

猜你喜欢

针对性家属病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