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Ⅱ型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

2012-08-15吴贻中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尿糖高血糖摩尔

吴贻中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体内血糖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范围(3.9-6.0毫摩尔/升)内,这主要归功于胰岛素的调控。患糖尿病后,体内胰岛素量不足或作用缺陷,血糖自然就会升高。40岁以上的成年人必须了解糖尿病的正确诊断方法,这样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诊断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血糖(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其诊断标准是:①两次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以上;②两次以上测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③如果空腹和餐后血糖达不到上述标准,空腹血糖处在6.1-6.9毫摩尔/升之间时,则在空腹时服75克葡萄糖水后两小时再测血糖,使其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符合以上3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更不能用尿糖来确定,虽然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尿糖阳性,但由于影响尿糖的因素很多,所以尿糖阳性不等于就是糖尿病;同样,尿糖阴性也不能否定糖尿病的诊断。当然,尿糖阳性时,提示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但这一切都要通过测静脉血糖来予以证实。

2.糖尿病的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这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延误诊断或治疗可导致死亡。在幼龄或高龄、昏迷或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2)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本综合征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死率极高,即使在水平高的医院死亡率仍可高达15%。

(3)乳酸性酸中毒:此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

3.糖尿病的治疗: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包括: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预防各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和伴随症的发生,延长寿命,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糖尿病治疗的原则为:持之以恒、综合管理。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一般包括合理运用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使糖代谢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仅对少数早期2型病例有效,胰岛移植及胰腺移植仅初见成效,人工胰脏(胰岛素泵),虽能较好控制代谢,但对长期防治慢性并发症尚乏可靠数据。因此,临床上对于患者的治疗目的着重于严格控代谢紊,尤其是高血糖症,纠正肥胖和高血压等并存症,促进β细胞功能恢复,保证正常生长发育与妊娠过程,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严格控制高血糖可以明显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50%~70%,已为各国糖尿病医务人员所接受而不再怀疑。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宣传教育:由于约有半数以上的早期患者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不能及时确诊和得到防治,每年做一次餐后2小时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患者尽多尽早得到确诊和防治。

2.饮食治疗: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β细胞负担,根据患者具体需要和生活习惯等估计如下:

(1)按病人年龄、性别、身高得出标准体重。

(2)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3)食物中糖、蛋白质、脂肪分配比例(按热量计):①蛋白质按成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8~1.2g(平均1.0g)计算,约占总热量的15% ~20%。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有消耗性疾病者可酌加至1.5g左右,视需要而定。②从总热量减去蛋白质所供热量为糖及脂肪的热量,脂肪量可根据体征、血脂高低及饮食习惯等需要而定,约每日每kg标准体重0.6~1.0g,占总热量的30% ~35%以下。其余为糖类,占总热量的50% ~65%。

(4)热量分布:三餐热量分布大概为1/5、2/5、2/5,或分成四餐,1/7、2/7、2/7、2/7,可按病人生活习惯及病情控制情况调整,如用药后有饥饿感或濒于发生低血糖者可按病情稍进食或减少药量。

(5)随访时调整:对于肥胖的Ⅱ型病者饮食控制常为较有效治法,常常不需药物治疗便可控制血糖。消瘦病人则可根据体重等情况于随访中适当增加进食量。

(6)粗纤维饮食:可减慢糖等吸收,减低血糖血脂等。国外采用Guar、果胶(Pectin)等,国内试用海生植物、玉米梗叶等,初见成效。且可通便,减轻便秘等。

4.药物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1)磺酰脲类。

(2)双胍类。

(3)α-葡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通过竞争抑制小肠粘膜刷膜内的α-葡糖苷酶,延迟蔗糖。糊精,麦芽糖等多糖分解为单糖并在肠道的吸收,因此主要降低餐后高血糖和缓解高胰岛素血症。临床应用时注意自小剂量开始,如50mg2~3次/d,以后渐增至100mg三次/d,可以减轻副反应;服药时要和第一口食物同时摄入,才能发挥效果。

(4)胰岛素:在本类药物中优降糖作用快而强,降糖作用约为D-860的500~1000倍,且其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较持续,临床上较易引致低血糖反应,虽停药后仍可断续出现,应引起注意,尤其在老年患者。D-860,达美康,美吡达和糖适平降糖作用较温和,达美康对微血管病变当有一定作用,均适用于老年患者。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于早餐前1/2小时服用,根据血糖,参考尿糖,需要时每周增加剂量一次,可改为每日2次,直至取得效果。在病情较重者也可从每日2次服药开始。

通过对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危害及治疗原则的论述,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加深对糖尿病的认识。使人们不再对糖尿病而陌生,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可疑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尿糖高血糖摩尔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血糖正常而尿糖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空腹血糖与餐后段间尿糖定量测定法在社区糖尿病筛查中的运用价值
尿糖与糖尿病
糖友检测尿糖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