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阴双补治心衰

2012-08-15宋新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葶苈子心阳平卧

宋新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证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且常预后严重。临床常见活动气短,心悸,胸闷,或见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或见水肿纳差等症状。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疗效,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据其临床表现,常参照心悸,胸痹等病辨证施治。究其病因:或因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因饮食失节,伤及脾土;或因感受外邪,内舍于心;或因久病失养,耗伤正气等。然病机根本则为气血阴阳之不足,常常挟湿,挟痰,挟瘀,而见本虚标实之象。其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脏关系密切。肺主一身之气,禀赋不足或久病失养致肺气虚弱,则可出现气短。肺主肃降,若痰湿内盛,肺失肃降则见夜间胸闷气喘,甚者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同时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水湿潴留发为水肿。心气不足则活动气短,鼓动无力,血流缓慢而致血瘀之证可见口唇紫绀,舌质紫黯等。心气不足,心阴不足,心失所养皆可引起心悸,气短动则加重。心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湿,水湿停留发为水肿。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后天失养则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气短之证。脾虚运化失职则聚湿生痰,痰湿内盛又可引起胸闷气喘。脾失运化,水湿停留亦可发为水肿。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肾阳虚弱不能温煦心阳,心阳不足则见心悸胸闷等证。

因此在治疗上,我常以气阴双补为法,以生脉散为主方,随证加减。基本方组成:人参10克 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黄芪15克地龙12克葶苈子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方中人参味甘性温,益气生津,大补元气。"能回阳气于垂绝,去虚邪于俄倾"。能补肺中之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主诸气故也。现代药理研究有强心作用。麦冬清心润肺,安心神。五味子味酸咸性温。收敛肺气,益肾纳气,养心敛汗。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原方是治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和久咳气虚,气阴两虚证。而慢性心力衰竭虽无温热暑热耗气伤阴之病程变化,但其病机根本气血阴阳不足则与生脉散治证的病机颇为相近。方中加入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助人参以补气且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有效消除心衰引起的水肿。地龙清热利水,通经络。葶苈子辛苦性寒,可泻肺降气,去痰平喘,可止痰气壅塞,肺失肃降之上气喘息,不得平卧。同时葶苈子尚有泻肺行水,通利二便之功,可止肺气壅滞,气化不行之水肿,小便不利。近代研究有强心利尿之功。桂枝辛温,可温煦散寒,善通胸阳,助心阳,温阳利水。茯苓健脾利水。全方共奏补气养阴,温阳利水,泻肺平喘之功。使气阴得补,心阳得复,肺气得降而心衰诸证得除。临床上可据兼挟随证加减。若舌苔厚腻,痰多,纳呆可加半夏,砂仁,橘红等以化痰平喘。若口唇紫绀,舌质紫黯可加丹参,红花,川芎等以活血化瘀。如怯寒肢冷,小便不利可加附子助心阳以通脉。

猜你喜欢

葶苈子心阳平卧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标点符号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术后别再“去枕平卧”“自由体位”最健康
前桃后杏终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