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古典舞的构成模式

2012-08-15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古典舞芭蕾

孙 力

(沈阳音乐学院 大连分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论中国古典舞的构成模式

孙 力

(沈阳音乐学院 大连分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建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古典舞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和各种坎坷的发展道路,回顾其发展之路,中国古典舞经历了融入戏曲、引进"芭蕾"训练方法、融会贯通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的梳理,剖析了中国古典舞的构成模式,认为其实质是"取吾精髓、师夷之技、融会贯通"的构成模式.

中国古典舞;历程回顾;构成;模式

中国古典舞自上个世纪50年代滥觞发展以来,如今已走过了近70年的岁月,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其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被学界公认的、明晰的概念.但直到今天为止,人们在对于中国古典舞领域相关论题的讨论之前,还要进行一番必要的界定,正因如此,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中国古典舞是指肇始于建国前后的,具有古朴典雅风格的、新兴的舞蹈学科.

一、历程回顾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建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新兴的舞蹈种类,它几乎与祖国前进的脚步保持同步.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古典舞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和各种坎坷的发展道路,回顾其发展之路,可以认为有三个阶段:一、融入戏曲阶段;二、引进"芭蕾"训练方法阶段;三、融会贯通阶段.

(一)融入戏曲阶段

在论及中国古典舞来源时,学界达成的共识是在"戏曲"上,应该认为,中国古典舞是以中国戏曲为本源孕育发展而来的,其主要是以京剧、昆曲中为表现故事情节的"做"、"打"等艺术手段为载体变化而来的.然而,戏曲中的"做"、"打"等艺术手段其本质是为剧情发展服务的[1],应该看到,"做"、"打"只是"戏剧化的舞蹈动作、舞蹈化的生活形态"[2]这样的界定就决定"戏曲"和"舞蹈"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中国古典舞的创建必定是以中国的传统戏曲为基础而建立的,其与戏曲之间的渊源关系自然不言而喻,在中国古典舞创建之初其实质就是一个吸收戏曲身段、戏曲舞蹈的过程.在中国古典舞创建过程中有许多先驱如欧阳予倩、崔承喜、叶宁、张强、李正一、唐满城等,无论是崔承喜所主张的"创建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中国舞蹈艺术"、还是王萍所主张的"对戏曲训练方式的再挖掘",先贤们在中国古典舞创立之初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创立中国古典舞的理念是一致的.

理念的一致很快在行动上付出实践,一个个设立中国古典舞课程的舞蹈训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1949年末,由戴爱莲先生任团长的中国戏剧学院舞蹈团正式成立,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舞蹈团体,在1951年先后有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干部训练班和崔承喜的舞蹈研究班成立,1953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古典舞研究小组成立,由叶宁任组长.这个研究组一方面向京、昆戏曲界老艺人学习戏曲基本功和舞蹈性较强的戏曲片段,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访问等手段并以调查报告形式形成文字、文章,这些都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50年代上述不同舞蹈训练机构都设立了中国古典舞课程,同样他们都是以戏曲教法为主要的训练方法,聘请一些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教习戏曲舞蹈为起点的.

毋庸置疑,"融入戏曲阶段"在中国古典舞滥觞阶段起着"定性、定型"的作用,历史也证明以戏曲为基础创建中国古典舞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经验不足和认识水平上的局限,这种"吸收戏曲"的方式在训练方法上出现了新问题,戏曲传统的训练方法不完全适合中国古典舞这一新兴"舞种"的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古典舞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引进"芭蕾"训练方法阶段.

(二)引进"芭蕾"训练方法阶段

50年代初,中国准备筹备建立一所专业舞蹈学校,聘请苏联专家伊丽娜来到中国帮助筹备相关工作,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一,解决师资问题,她通过举办"舞蹈教员训练班"的方式给学员讲解芭蕾的训练方法,培养古典舞教员;二、解决教材问题,经过伊丽娜和教研组其他成员的讨论最后决定:借鉴芭蕾训练方法整理中国古典舞教材,这样中国古典舞就有了第一套教材.师资和教材的解决使古典舞的"学院化"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问题也随之出现,借鉴芭蕾训练方法进行古典舞教学和整理的中国古典舞教材,虽然在科学与系统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芭蕾训练方法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中国古典舞"民族"的个性,面对这样的问题,伊丽娜决定联合戏曲、舞蹈、医学等学界召开研讨会,经过大小28次会议的讨论,最后大家得出训练方法的七项结果.这样较好的"调和"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

应该认为,苏联专家伊丽娜的到来,对中国古典舞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先,她把"芭蕾"这种较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引进中国古典舞,使中国古典舞学科迅速成长;其次,"芭蕾"训练方法的引进也使中国古典舞在处理训练方法的所谓"技"的"共性"与"民族"的"个性"问题上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典舞创建伊始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和坎坷的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于当时的经验不足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所决定的,那个时期中国古典舞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继承方面,以"民族性"为主要构建体的意识太强烈,没有认识到戏曲科班的训练方法不完全适合中国古典舞这一新兴"舞种"的训练,"舞"和"戏"有着本质的区别;二、在借鉴方面,片面强调"共性",以"共性"取代了"个性",完全按照芭蕾的训练体系,忽略了中国古典舞自身所应有的审美、韵味之"个性".

(三)融会贯通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典舞经过了50年代的全盘吸收戏曲和其后的引进"芭蕾"训练方法阶段之后,中国的舞蹈理论界开始进行了理性的反思.中国古典舞开始从技术训练的浅层次转移到文化的深层次来进一步发掘、延展中国古典舞的生命.从"身段"到"身韵"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带来了对中国古典舞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

"身段"一词应是"戏曲"论域范畴的术语,在50年代中国古典舞全盘吸收戏曲阶段中,身段对于古典舞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身段"必定是对戏曲的外在的形体借鉴.而"韵"才是真正表现了中国古典舞最本质的特征.唐满城先生认为,"形、神、劲、律"应该是中国古典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四个字的提出,揭示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审美质的环节,在美学意义上区别了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的审美倾向.

应该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是一个融会贯通,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古典舞界认真总结分析从建国后的全盘融入戏曲和其后的引进"芭蕾"训练方法阶段,中国古典舞从初始构建到健康发展再到关注自身的不足,是一个融会贯通继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古典舞作品中不仅出现了《黄河》、《扇舞丹青》等经典作品,还出现了《踏歌》、《楚腰》等汉唐作品以及《丝路花雨》等敦煌作品.从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中国古典舞在已开始自觉地发掘自身的艺术审美的同时,向多维度伸展生命的脉络,汲取成长的养分,并已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二、构成模式的分析

纵观中国古典舞发展近70年的历程,作为一门从无到有的新兴学科,走过了吸收戏曲、引进"芭蕾"训练方法、融会贯通的发展阶段,分析其构成模式,实质是"取吾精髓、师夷之技、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取吾精粹:中国古典舞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逐步成长的,如,戏曲中的戏曲表演部分的表情、身段,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手、眼、身、法、步"等传统戏曲元素.另外,对武术精髓的提取也是中国古典舞特征的标识,武术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和健身,武术的本质决定其有较大的格斗痕迹,但是武术也有其特有的造型与美感,中国古典舞要圆滑武术的格斗痕迹,放大其在造型上的美感,吸收武术、戏曲等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精髓",笔者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是中国古典舞的"基因".

师夷之技:如前文所述,中国古典舞在滥觞时期的50年代全盘吸收戏曲阶段中,戏曲科班的训练方法不完全适合中国古典舞这一新兴"舞种"的训练,但是来自异域的"芭蕾"有着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舞蹈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嫁接"至中国古典舞的土壤中,对中国古典舞从"戏"到"舞"在训练方法上的嬗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融会贯通:当中国古典舞发展到一定时期,学界发现,以"民族性"为主要构建体的意识太强烈,没有认识到戏曲科班的训练方法不完全适合中国古典舞这一新兴"舞种"的训练,必定"舞"和"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借鉴方面,片面强调"共性",以"共性"取代了"个性",生搬硬套芭蕾训练体系,忽略了古典舞所应有的审美、韵味之"个性".

中国古典舞从实践到理论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汲取丰富养料、壮大自己,文化意识逐渐加强,自觉地追求审美,汉唐舞和敦煌舞从舞蹈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挖掘整理中中孕育而生,中国古典舞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三、结语

中国古典舞的建构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融入戏曲阶段、引进"芭蕾"训练方法阶段和融会贯通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对中国古典舞的"定型、定性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出现了诸如"个性"、"共性"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的出现及解决都是中国古典舞不断发展成熟必要经历的过程.观照其近70年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其构成模式的实质应是"取吾精髓、师夷之技、融会贯通".

[1]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中国舞蹈词典[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所,1994:469.

[2]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3:44.

On Constructed Pattern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SUN Li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Dalian Campus,Dalian 116650,China)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was initiat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like other arts,it went through the rocky road to success and development.While tracing it back,we may f i 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namely,the addition of traditional opera,the introduction of ballet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analyzes its constructed pattern and concludes that the essence of its constructed pattern is"taking in the quintessence,learning from the merits and mastering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udy".

Chinese Classical Dance;Phase Review;Construction;Pattern

book=4,ebook=110

J709

A

1008-2395(2012)04-0068-03

2012-05-04

孙力(1957-)男,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古典舞芭蕾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化繁为简 融会贯通——例谈概率知识综合问题
春天的芭蕾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我爱芭蕾
冰上芭蕾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