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营养肥是缓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2012-08-15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主任樊小林

中国农资 2012年49期
关键词:包膜关键技术养分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主任 樊小林

缓控释肥料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0/2011年世界缓控释肥料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产能:世界产能约291万吨,中国产能200万吨。消费:我国90%以上在国内消费,生产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66%以上。产品:控释掺混肥约为356万吨,稳定性肥料约110万吨。所占化肥总量的比例:仅为世界化肥消费量的2%左右

缓控释肥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产品的问题,目前缓控释肥料的控释效果良莠不齐。其次是养分释放曲线、作物需求曲线、土壤的养分供应曲线难以与作物需求吻合。再其次,技术层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制造技术主要以制造包膜控释肥料或其他缓释肥料为主,缺少其延伸产品——同步营养肥的制造技术研发;2.配方忽视了缓控释养分的形态,即缺乏深层次配方技术的研究;3.应用技术没有把缓释肥料技术融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我国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迄今缺乏与作物同步营养的肥料;4.缺乏系统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构。

同步营养肥是必然趋势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目标市场是大田作物。大田作物的缓控释肥料是同步营养肥,是物化测土配方施肥理论和技术的最新缓控释肥料,是测土配方施的顶级肥料。

所谓同步营养肥是指以控释氮、控释钾、缓释氮、水溶性氮磷钾为养分源,依据作物营养特点而制造的缓/控释氮磷钾复混肥,并根据地区和作物需求配以适当的钙、镁等微量元素。

同步营养肥是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高效环境友好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是物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新肥料。

对同步营养肥进行了 “三曲线”或 “三规律”研究:1.不同种类作物养分吸收利用曲线或规律的研究;2.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曲线或规律的研究;3.不同地区 (按气候带划分)土壤供肥曲线或规律的研究。这种研究提高了同步营养肥的技术含量和准入门槛,从而保障了产品的质量。

目前,同步营养肥关键技术的研发有以下几个方面。关键技术一:研发了植物油环保型控释包膜材料及其包膜控释肥工业化制造技术。采用本项技术,膜材用量仅为核芯肥的3%-6%,较同类的8%-12%降低了50%-60%,大大节约了控释肥制造成本。生产过程无溶剂,零排放,包膜可降解。

关键技术二:包膜的密封辅助控释技术。使用密封技术后,在等量膜材下,肥效期可延长1个多月;在等肥效期下,可减少10%-20%的膜材用量,明显降低了控释肥生产技术。包膜的致孔辅助控释技术,使用致孔技术可以定量调控养分的释放量、释放速度和肥效期,改变养分释放曲线形状。密封和致孔技术是实现包膜肥控制养分释放的关键技术,是本项研究的创新之一。

关键技术三:自行设计、研发、制造的底侧喷旋流流化床,简单、易于操作的生产技术。

关键技术四:基于异粒变速控理论,根据作物营养规律,研发了以控释、缓释肥为缓控释养分的同步营养肥。已开发了香蕉、甘蔗、蔬菜等大田作物专用系列同步营养肥。香蕉系列同步营养肥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的应用结果表明:节肥20%-30%、省工7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2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了6-9个百分点);提早21天收获,增产10%-15%,增收80%以上,其他作物上也有类似的效果。

关键技术五:研发了简单、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建立了“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及释放率的快速检测方法”国家化工行业标准。

同步营养肥的应用及效果

同步营养肥和普通BB肥对照,可使冬小麦增产22%-77%。使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5-16.5百分点,即增加了45%-69%。2011年,同步营养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表明增产9%-14%,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5~19个百分点,即增产36%~47%。控释配方肥对香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与习惯施肥相比,控释配方肥能够使香蕉收获期相对提前且集中。统计结果表明:与常规相比,增产率为9.7%。控释配方肥的施用量较普通施肥减少20%~30%;施肥次数可从20多次减到2~4次。

猜你喜欢

包膜关键技术养分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