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资流通产业的新价值观:对话北京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长青

2012-08-15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2年49期
关键词:长青交易平台农资

□ 《中国农资》记者 张 弛

农资市场低水平规模扩张阶段已经完结。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竞争中,服务和效率决定着流通企业的生存发展。

《中国农资》记者:北京农资公司参与了哪些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崔长青:由北京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运作、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指导的“首都农资连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被列为2011年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这也是北京市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九大体系之一,其目标就是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首都农资”连锁服务体系整合北京市供销社系统内近千家连锁销售网点的资源,构建一个流通有序、公平竞争、质量安全、实惠农民的农资物流新模式,最终达到“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的农资体系新格局。其中,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被列为农资服务体系的首要建设工程,特别是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的电子交易平台,可实现农资现货批发交易电子化 ,并提供农资市场价格指数发布、供求信息服务、行业内信息沟通等多项功能。在北京城乡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型农资服务体系被要求更快捷、更节约,也要更有效率。

《中国农资》记者:政策的支持肯定让企业管理者感到更有靠山,但如果我们单纯站在市场的角度,您怎么看北京农资公司的这次转型发展?

崔长青:随着农资流通市场化的推进,基层零售商进货渠道多样化,生产企业也直接在基层市场铺货,让北京农资市场始终保持着供大于求的态势,同时占农资消费者主体的农民大多不具备鉴别农资产品优劣的能力,也促成了农资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同时为了获得短期利益,农药、化肥不科学使用又使得食品安全成为社会问题。北京农资公司参与创建了北京市政府的折子工程“首都农资连锁”和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电子交易平台。我们北京农资公司的这次转型不仅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主动迎战,更是适应北京市政府相关政策引导、扶持的主动请战。

《中国农资》记者:农资连锁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特别近来其在行业内的热度也在降温。首先您能否针对农资连锁中最容易出现的“连而不锁”的现象谈谈您的看法?

崔长青:尽管农资连锁不是什么新鲜的经营模式,但在农村复杂的流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往往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目前各类农资连锁经营网点的农资业务普遍规模较小,规范化经营管理较弱,连锁网络系统内没能有效整合,缺乏集约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构成了目前农资连锁存在“连而不锁”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设计“首都农资”连锁时,把北京农资连锁模式定位为:提供商品、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商,通过北京农资公司为连锁加盟商提供商品、服务、信息的三重支持,用市场化与服务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稳定的 “首都农资”连锁供应渠道。

我们依托“首都农资”连锁与北京农资电子交易平台发挥出企业的作用、展现北京农资的企业风采,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为流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实干兴邦”。

《中国农资》记者:那么就请您讲一讲“首都农资”连锁中职能作用与普通农资连锁的区别?

崔长青:与单纯为增加农资产品销量而建立的连锁不同,“首都农资”连锁更注重发挥职能作用。一是通过供应农资产品与农户建立直接联系;二是既供应商品,又搞好应用技术服务,坚持技售结合,连锁店配置的人员既是业务员,同时也是技术员、质量员,在销售中主动向农户传授农药、化肥施用等农业技术,提供相应的测土配肥、病虫监测、配药等技术和咨询服务,宣传商品性能、用途,准确、耐心地解答农民的提问,引导农民选购到实惠放心的农资商品;三是信息职能,收集、分析农民对农资商品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并建立客户档案,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分销中心、连锁总部,以便制定和调整经营战略;四是选择条件成熟、规模较大的自然村落、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直供网点,收集并向上传送当地农业动态、农资市场需求、地域行情等信息,了解并向下传达国家有关政策、配送商品介绍、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信息,及时沟通了解各方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配送和科技服务水平。

《中国农资》记者:在“首都农资”连锁体系中还有一个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应该说这在农资流通行业还是一个比较崭新的项目。您能介绍一下吗?

崔长青: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电子交易平台是在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门户网站上建立的农资商品电子交易平台,采用了MEBS技术,主要是提供市场中介主导、企业与企业间模式电子商务的总体解决方案,是集管理制度、交易规则、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建设已经包括了网上商城、电子订货交易、现货挂牌交易及竞价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多种工具帮助农资市场实现流通、防范风险,具备了仓储物流、资金监管和融资等全套模块功能,真正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

《中国农资》记者:北京农资电子交易平台运作是传统农资交易方式的升级和功能创新,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必将带动我国农资商品流通更深刻的改革。您对电子交易平台的前景怎么看?

崔长青:电子交易市场的技术将改变北京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链的构架,更有利于引导商品生产规划、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流通速度,使农资商品的流通和资金的划转结合得更紧密。发挥北京现代农资物流服务体系的人才、规模、设施、连锁网络的优势,改变大宗农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化水平低的状况。

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价格信息和价格指数进行中长期的生产销售计划,节约营销成本,避免资金流转的拖欠;流通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平台构建低成本的交易渠道,并实现跨地区、跨国境的交易活动;农村消费者可以通过交易平台构建低成本的采购渠道,并可获得融资服务、咨询服务等多种增值服务。从长远看,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农资产品供销模式的深刻变化。

中央提出要使农民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作为北京农资龙头企业我们承担着落实相关政策的责任,但作为经济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更需要稳定完善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中国农资》记者:目前“首都农资”连锁在运营中还有什么困惑吗?或者说对农资行业的发展还能提供什么参考性、建设性的意见?

崔长青:农资商品假冒伪劣问题直接影响农民切身利益、人身安全、社会稳定。作为北京农资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农资产品打假工作的力度,理顺流通网络,稳定主渠道地位,保障农资安全就是保障农业安全、食品安全,就是保障社会安定。另外,在设施农业、配方肥、有机肥、农药等方面,已有多项农资专项补贴政策和惠农扶持项目,但服务分散、缺乏统一运作,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把惠农补贴政策通过 “首都农资”连锁体系予以实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执行、农民受益的运行方式把特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中国农资》记者:首都农资的确在用全新的价值观来诠释现代农资企业的运营模式。您能简单谈一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吗?

崔长青:目前农资商品市场低迷动荡,多元化竞争加剧,但我们也注意到农资商品作为农业生产必需品,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仍存在商机。北京已经进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绿色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带有一定科技内涵的新型农业的发展进程,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创建新型农资服务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北京农资公司将把 “首都农资”连锁体系和北京农资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成为信息发布、产品推广、农资销售的市级中心,建立起3-4个区县级分销中心,300余家连锁店、农业专业合作社、直供农业园区和农业基地,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把 “首都农资”连锁服务体系打造成服务“三农”的窗口,用流通有序、竞争公平、质量安全、实惠农民的农资物流新模式,最终达到“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的农资体系新格局。

猜你喜欢

长青交易平台农资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闪念大柳塔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八一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