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肥市

2012-08-15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王根杰

中国农资 2012年37期
关键词:原材料化肥价格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王根杰

颇受欢迎的电视片 《舌尖上的中国》开篇讲道:“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中国人把食物分成主食和副食。主食是当家饭,副食可以没有,主食不能缺席。在中国,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的生产,与化肥的供应息息相关。最近,化肥市场上,人们心里的滋味又如何呢?

苦涩篇:生意越来越难做

一是供求矛盾突出。2012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化肥产量急速上升,在化肥类产品的产销量同步增长,但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上看,国产化肥出口受国际行情与关税双重影响,从业者深感难于掌控。

二是价格波动无常。国内化肥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原材料价格、水、电、煤、人力、运输等成本因素的制约,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影响化肥价格的重要作用力。出口关税的波动、国际市场竞争态势,也对国内化肥价格的走势产生影响。

曾几何时,化肥淡储旺销,厂家大包大揽,生意有条不紊。可现在,化肥价格的异常波动司空见惯,销售价格淡涨旺跌时有发生。坐了一趟又一趟的化肥价格过山车,谁还敢以经验论英雄?

三是市场冷冷清清。用肥淡季,化肥市场冷冷清清,产销不旺,人们信心不足,普遍不看好后市。从5月底夏季销售旺季结束,化肥价格开始高位下滑,现在正是秋季淡季备肥时节,但无人热心备货。观望、观望、再观望。人们情绪目前情绪低落,或许意味着旺季供货短缺。各种化肥原材料的价格似乎有下滑趋势,各厂家生产情况也不稳定,开工严重不足。下游持币待购的时间越长,旺季销售的时间相对越短,临时调运不到货的风险也就越大,价格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非理性暴涨的可能性也越大,人为炒作的诱因也越强。

甜蜜篇:刚性需求有增无减

一是国家支持化肥储备。年初以来,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适时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林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等的金融支持,有效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另外,如果全国各地重点农资区域能够把化肥储备库建设好,流通渠道打造好,目前市场淡旺季巨大的市场波动有望得到平抑,于厂商于农民而言,均有利好。

二是科学种田深入人心。随着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科学用肥的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更多地施用复合肥、作物专用肥,经济作物更多地使用专业滴灌肥,甚至专门使用无公害、可持续的环保肥。从数据来看,每年国内年用肥量稳步以10%以上的增量提升。

三是品牌建设意义重大。价格之外的诸多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市场走向,对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来说,这些竞争当中的软性因素有时候比硬件更有影响力。

虽然国内化肥市场表面上看起来进入门槛不高,从业者鱼龙混杂,但是,从长远来看,以品牌建设为先导,规范化经营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走强。大型生产企业正在更多地将自己的产业链加长,从原材料涉及的原煤、矿石等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到直营店、连锁店等新兴销售模式的兴起,逐步加大自己对市场风险的掌控能力。

猜你喜欢

原材料化肥价格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观点
知识无穷尽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