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积极建设和谐街道——以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为例

2012-08-15王艳艳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房屋街道

王艳艳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积极建设和谐街道
——以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为例

王艳艳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了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其中第3条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为了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党中央的决策,本人在挂职期间就挂职地区的流动人口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思考。

一、十六里河街道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基本情况

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44.7平方公里,省道103线纵贯南北,南外环和绕城高速横穿东西。办事处辖3个管理区,1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9.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1万人,流动人口5万人。

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是济南市最大的流动人口聚居区,特别是英雄山路的东河村和西河村。这些人大多是携家带口在此居住,他们大多文化素质不高,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处在社会的底层。这些流动人口的管理由所租住房屋所在村的村委会负责。所以说对于这一部分人口的管理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全街道目前出租房屋数量巨大,在出租房屋当中绝大多数为私人自建房屋。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鲁能领秀城、外海蝶泉山庄等高档小区相继入住居民,使得街道的新增人口急剧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人口管理的难度。

二、目前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的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目前对于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出租房屋存在严重的无牌无证经营行为,很难有效解决

目前,出租房屋内存在着许多无牌无证的小工厂、小作坊、餐饮店、副食品店 (根据统计,数量超过了100多家),这些小工厂、小作坊等由于管理不到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治安隐患。一方面,由于十六里河街道处于城市和农村的接合区域,交通便利,房租也较城区便宜,并且地域广阔房源充裕;甚至有一些违法作坊隐藏其中不易被察觉。另一方面,群众有需求,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单靠出租房屋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打击和取缔,无法彻底扭转,迫切需要从出租房屋为切入口研究疏导的措施,建立长效的管理办法。

2.旧村屋是出租屋管理的难点

旧村屋在十六里河是一个普遍现象,东河村和西河村都有老村和新村之分,而出租屋以老村居多。这些老村落建设时间早,水电暖等生活设施不配套,随意加盖楼层现象严重,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消防、安全隐患。目前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政策限制,部分地区还暂未列入拆迁改造建设范围之内。惟一的出路就在于推进旧村改造,但是由于旧村改造的政策门槛高,条件要求比较严,程序周期长,非常难以实现。所以出租房屋管理处于两难境地。

3.人口结构倒挂给出租房屋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由于街道地理位置特殊,衔接城区与南部山区,以北是市中区英雄山商圈,以南是济南市的后花园南部山区。由于此处租房价格较市区便宜,又有多条公交线路短时间内直达市区,所以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都在此租房居住。同时街道人口出现倒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是0.8:1,而且人口流动非常频繁 (根据有关调查的情况,在出租房屋内居住的人口平均不到半年更换1次,甚至时间更短)。人口素质偏低,低收入、低学历、低素质人口数量庞大,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没有正当的谋生手段,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也易沦为犯罪。

4.出租房屋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现实需要之间严重脱节

目前对于出租房屋管理的现实需要是迫切的、巨大的,而街道目前对此的管理没有明确的专门相应部门,论事管理。流动人口的生育问题归计划生育科管理,涉及流动人口的治安稳定问题则由政法科和派出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影响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力度。

三、创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的几点思考

1.利用综合管理平台加强力量整合和信息处理

主要是通过整合资源,借助综合管理工作新格局,与综合治理、公安、司法、法庭、信访、调解、综合执法、工商、劳动、国土等资源和力量,协调配合、综合管理,部门联动。以街道综合指挥中心为枢纽,管理员对日常在出租房屋巡查中发现的隐患 (问题),由综合指挥中心及时发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管理员再向各相关职能部门发流动人口检查情况通报单,加快通报信息的处理,同时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处理通报信息监督,确保各类隐患问题及时排除。

除此之外,充分发挥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的工作职能和优势,把流动人口中的党 (团)员、务工人员、妇女纳入到村 (居)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在有条件的村设立“流动党员工作室”,街道和村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由流动党员牵头,村居提供平台,定期组织流动人口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为流动人口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工作,以社区物业公司为媒介,细化出租房屋管理网络。

2.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信息采集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街道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目前这一平台主要是针对辖区的违章建筑、乱搭乱建进行管理,可以试点将这一城管平台加入到流动人口的管理中去。综合利用数字化城管系统,通过掌上电脑进行人口信息数据采集,由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录入房屋、人口数据,然后通过共享平台传至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人口信息数据更新。并通过数据共享接口完成与整个济南市的数据同步更新,从而使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采集更为便捷、精确。当然这一做法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

3.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一是十六里河街道将在东河村进行先期试点,在村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5—10人,由村综治干部担任办公室主任,社区民警及联防队员协调配合开展相关工作,制定《东河村出租房屋管理规定》及《东河村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制度》。前期将集中人力清查,对房屋出租户统一编号登记并装订“出租房屋户”门牌,对符合条件者颁发房屋出租许可证。根据摸底情况将东河村划分为5—10个网格,专人一格,负责格中出租房内房屋数量、房主及租房者相关情况定期统计,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实行动态化管理。

二是规范出租房屋合同,查验有效证件,发放便民手册,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帮助解决出租户疑难问题。

三是协调派出所、辖区各单位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即把流动人口分为普通劳务工、个体经营门店人员、特殊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无业闲杂人员以及重点人员等几类人员。前两类人员主要由用人单位负责,实行一般管理;有的人员主要通过登记造册、由房主和村群防群治队伍实行加强管理;有的人员由治安信息员、房主和用人单位共同监管,社区民警定期排查,实行重点管理,切实形成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的联合防控格局。

4.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流动人口管理的实际情况,加强量化考评、绩效考核和监督,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奖惩,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出租房主建立奖惩制度,对发现新进或流出租房户不上报的进行全村通报或罚款,对信息上报及时、全面的房主在年底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5.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

一是设立公益性租赁中介服务中心。以综管所为平台,日常注意收集各类空置需要出租的房屋,设立出租屋公示牌,并定期更新,为租房人员免费提供出租房屋信息,增加租房人员的选择性,方便找到合适的出租房,提高房屋的出租率,拉近与出租屋业主关系,方便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

二是成立租赁协会,吸收有诚信的租赁业主为会员,通过租赁业务窗口为会员办理租赁合同,促使租赁业主主动提供租住人员信息,积极配合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6.加强新建的大型生活社区的社区管理

尽快完善建立社区居委会等自治组织,在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吸纳转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工作。根据居委会组织法规定选举产生居委会干部,使社区干部走职业化道路。在成立各类自治组织的同时,尽快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社区管理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效能最大化,激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主动性,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多样化。(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教师,挂职于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

D267.7

A

1672-6359(2012)01-0127-02

(责任编辑 胡爱敏)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房屋街道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热闹的街道
房屋
街道生活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风居住的街道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