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012-08-15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济南市文化产业建设

赵 敏

济南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赵 敏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济南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济南市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当前仍然存在人才缺乏、融资困难、科技含量较低、体制创新不够等制约因素。为此,要积极培养人才,拓宽融资渠道,打造品牌产业,创新管理体制,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从而促进济南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济南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文化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需求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 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开始迈入中等收入阶段,这一阶段文化消费开始迅速增长,而物质消费比重开始逐步趋缓。2010年济南市人均GDP已经达到近4000美元,处于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文化消费市场将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同时,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就业灵活度高,是吸纳中高层次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产业部门。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有利于优化就业结构,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

2.从中观经济角度来讲,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是文化资源强市,但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美国为25%,日本为20%,我国只有不到3%,济南为4.73%。通过文化产业化,以市场运作和商业包装的方式使文化资源获得新的产业价值,可以不断做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在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播力、渗透性和影响力。通过产业文化,科学利用文化要素可以使各产业的产品与服务都成为有效的文化载体。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和文化内涵的渗透也可以为产业创新服务,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3.从微观经济角度来讲,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要素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绿色环保,能再生、可增值、高回报,符合低碳经济时代要求,具有市场规模大、利润回报丰厚的优势。有经济学家将其和高科技产业一起视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最赚钱的产业部门”,称之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把我市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到经济要素框架中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和组织管理水平,提升文化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既是把济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着眼于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济南市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意见》,并把文化建设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全市科学发展指标考核测评体系,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方向和相关扶持政策。2008年以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2000万元增至今年的3000万元,先后扶持50多个项目,带动社会各类投资20多亿元。对转企改制企业和重点企业,实行税收和行政规费减免,2010年减免税款2042万元。落实土地管理政策,把文化产业发展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留出用地空间。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文化产业担保资金,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仅2011年上半年就为文化企业融资2300多万元。加大文化产业宣传推介力度,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办文化产业专版、专栏,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创办文化产业刊物,印制文化产业招商推介资料等。目前,全市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发改、经信、财税、工商、国土、人力资源和文化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工作格局。

2.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统、精神情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积淀和传承,是人们认同归属的精神家园和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为一种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近年来,济南市认真贯彻中央和山东省委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抓住2013年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8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 91.47亿元,占 GDP的比重仅为3.03%,去年则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占 GDP的比重达到4.7%,增幅非常明显。目前,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达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3.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释放产业活力。一是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文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推动新组建的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济南广播电视台加快体制转换、完成管办分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推动济南出版社、舜网、电影影剧公司及所属影剧院完成转企改制;督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专业报刊发行公司;在济南时报、都市女报和当代健康报等非时政类报刊推行市场化独立法人运营。三是加快文艺院团改革。市杂技团、济南演出公司整体改制,市曲艺团与鲁商集团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合资组建了股份制的济南明湖居演艺有限公司,其他院团积极与市场接轨,努力开拓演出市场。

4.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印刷发行、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网络文化、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及文化产品生产与销售等传统行业和新兴业态,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集聚优势。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济南印刷出版发行、广电影视、文化演艺、休闲旅游、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文博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5.园区建设快速发展。着眼于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济南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是优化提升现有文化园区。二是重点打造具有孵化器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产业园区。三是利用工业遗存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四是对临街老建筑整修换业,建设特色文化商业区。

济南市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丰厚的文化资源相比,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制约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缺乏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新兴产业高级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具备文化经营才干和文化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产业融资依然困难。文化产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智力和技术成果上,其能够做质押、抵押的物质性东西不多,金融贷款受到种种限制。三是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原创能力欠缺。最直观的是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较少。四是管理体制创新不够。市属国有文化单位尤其是文艺院团,由于管理体制、内在机制等原因,多数基础弱、包袱重、积累少、活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政府扶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

三、推动济南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发挥省会高校云集的优势,与高校牵手共同做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济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等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

2.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一是建设“1040”项目打造文化产业园。建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推动长效机制,全市每年重点扶持发展1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关注联系、支持帮助40个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简称“1040”项目)。定期组织召开“1040”项目专题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到2015年,全市储备建设文化产业项目300个,投融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加大“1040”项目招商引资和推介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开发。二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领域内,依据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符合规定条件的文化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三是降低文化公司注册资本。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工商管理政策,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性文化公司注册资本可适当降低。

3.打造品牌产业。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重点,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市推进文化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确定发展重点,在做大做强现有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养一批示范企业和大型文化企业。以大明湖明湖居为依托,发挥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优势,推出一批旅游品牌演艺剧目。同时,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建设,规划建设一处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展示、文化演艺、休闲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类文化产业项目。以动漫企业认定为抓手,继续做大做强现有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发展动漫创意产业。

4.创新管理体制。围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严格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布局为重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完善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画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体系,进一步扩大这些单位在分配、用人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使其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实体。推进艺术院团体制和机制改革,推进影剧系统经营性企事业单位的改革。

5.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趋势,进一步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底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争取近年内分期分批完成重点文化标志性设施建设。二是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我市现有文化设施进行资源整合,更新改造。三是尽快出台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我市文化设施建设。四是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拆除或占用的文化设施由拆迁单位或占用单位易地重建,并尽量先建后拆或同步进行。

赵敏,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邮政编码250014)

G124

A

1672-6359(2012)01-0097-03

(责任编辑 马晓黎)

猜你喜欢

济南市文化产业建设
你好,猫婆婆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