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途径分析

2012-08-15王俊骏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文化

王俊骏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途径分析

王俊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发展和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队伍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和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不足及硬件设施落后等主要问题。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体系。

社区文化;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区作为最基层的文化传播平台,能够广泛地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按照我国社会学家的界定,一般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会文化在社区上的反映。文化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活动成果。社区文化与社会文化一样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发展、城市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实践的一种形式,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性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效途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社区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从而增强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倡导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有利于改善社区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状况,形成社区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其次,社区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积极的进取精神。社区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对群众的爱好加以引导,把传统的民族形式与寓于时代感的内容结合起来,把娱乐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娱乐之中,用社区文化自身的特点,以感染力陶冶情操,以渗透力潜移默化,使社区居民在欢乐愉快的精神享受中,接受教育、净化心灵、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程度。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社区的发展。文化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一方面,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一个现代化的社区首先要建设繁荣的社区文化。不重视社区文化的社区建设不符合社区发展规律,也与社区建设的本质相背离。另一方面,社区的发展就是要形成具有特色的、得到社区居民普遍认同的社区精神,并以此来规范、引导社区居民的行为。社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这种对社区文化的共同认同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影响到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自觉参与意识,是社区凝聚力得以形成、社区精神得以培养、社区的本质理念得以体现的过程。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一旦形成,对社区的行为规范、居民关系、生活方式、法规制度等方面会起到巨大的影响,从而使社区发展得到质的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社区精神”,促进社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管理。我国正处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导致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这种环境的变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精神价值的重建。所有这些都使当前城市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使得社会管理的重心开始下移,因而社区在建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规范功能,对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特别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越轨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使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成为一种自律行为,社区文化的这种功能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的和不可替代的。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将正从“单位人”向“准社会人”转化的社区居民重新组织起来,通过构建以个人、家庭、楼组、社区单位、社区文化组织等为互动主体的社区文化发展网络,培育共同体意识,这些对于基层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是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而逐步开始的。虽然邓小平一直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之下,迫切需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长期存在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各级政府过于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发展的指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以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可以等到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集中力量解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然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对称、不协调。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又使得社区文化的种种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最终影响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队伍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社区文化人才是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来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以及社区文化机构 (文化站等)的工作人员。近10年来,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而且随着国家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政策的不断落实,一大批有志于社区文化工作的大中专学生加入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给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文化建设对年轻人才,特别是有专业特长、适合社区文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没有吸引力,造成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综合素质不高等影响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社区文化站的效益不好,工资收入不高,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难吸收到新的优秀人才来充实队伍。另一方面,留下来的人员大多数是70年代参加文化站工作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且社区文化工作者虽在社区文化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却一直未纳入事业编制,评职称困难,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些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不足和硬件设施落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完善、陈旧落后,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的正常运转、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得不到充足的经费保证等一系列问题,社区文化建设大多处于自发的较低水平。近年来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加大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社区文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社区文化的基础设施在逐步完善,许多社区的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部分需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看看电视、看看电影、看看书籍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多样需求。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完整的。社区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文明的外观标志和实质内涵。而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就是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因为:第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区发展就是通过社区的全面建设,来改善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设施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状况,以促进社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城市社区的发展不但强调物质环境的改观,更突出了对人文环境 (即一定意义上的精神文明)的关注,同时,“由于社区精神文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社区的精神文明程度更为集中地体现了社区的发展水平。”第二,社区精神文明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无论从层次性还是从结构性来看,都必须首先提高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社区的文明程度,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无疑给文明的创建提供了相关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基础条件。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要加强物质设施建设,更要重视社区文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任何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具有主体性的人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也一样,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经过专业化训练的、素质高、责任心和事业心强、能适应社区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社区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对现有城市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虽然当前社区文化工作者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全合理,年龄偏大等缺陷,但是他们忠实于社区文化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工作开展能力,这是他们的突出优势。要在充分发挥他们这种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提高理论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使他们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二是要完善各种社区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增强社区文化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继续鼓励大学生进社区,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当中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大学生具有理论知识强、思想活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求知欲望强的特点,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区文化的活力,有利于促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大学生也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引进大学生加入社区文化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是切实改善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和条件,解决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既要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更要用待遇留人,使社区文化工作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最终建立一支乐于奉献、务实高效、结构合理、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

(三)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体系。目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发展,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可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也较以前有了较快增长,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这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或处于起步阶段或面临再发展问题,都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快发展。而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因而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来发展社区文化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体系:一是建立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与政府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同步增长的机制,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所必须的资金。社区文化建设是公益性事业,因而在投入上必须是以政府为主体。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开发社区文化市场。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由单一由政府主办的计划经济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规律来开发社区的文化市场,特别是一些娱乐性场所,应逐步摆脱依赖政府办社区文化的状况,以“自立、自养、自兴”为发展策略,吸引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三是设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基金的来源可以从文化产业的盈利中提取一部分,也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无偿捐赠或赞助,用于支持较落后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四是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在社区开展有偿文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培育社区文化产业发展。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奚丛清,沈赓方.城市社区服务[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M].知识出版社,2008.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5]奚丛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2009.

[6]阎志民.跨世纪治国方略[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王俊骏,中共广东揭阳市委党校马列室讲师,哲学硕士(邮政编码522031)

G122:D267.9

A

1672-6359(2012)01-0078-03

(责任编辑 胡爱敏)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