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定额结算模式下的新农合制度

2012-08-15王正玲徐凌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材料费收治新农

王正玲 徐凌忠

定额结算模式又被称平均费用支付或按服务单元支付,即医保部门根据以往历史数据分别与定点医院定额支付标准协议,并根据固定时间段内医院实际均次费用与定额标准进行结算。当实际平均费用低于定额标准时,按实际发生额结算,当实际平均费用高于定额标准时,则先按定额结算,对于超出部分,按比例分担。

新农合制度(又称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为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一些好处,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

1 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对参保知识不了解,参保未全覆盖

由于该政策由政府组织的,基层政府的信任度不高;一些农民对新农合补偿怎么计算不清楚,担心补偿手续繁琐,担心医院因此而涨价,自己得不到实惠;该政策又是自愿的原则,一些年轻力壮,身体健康的人认为自己没病用不着,便不入保险,基于这些因素,难全民覆盖。

2 定额支付模式、定点医院收治重病患者及超费用患者意愿下降

在总定额预付模式下,农保处为定点医院支付是有限额,医院对科室分科结算超过本科室的费用,超的越多,亏损的也越多,相当于工作人员越干活多,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去的也越多,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尤其是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多,并发症也多,相应的治疗费、住院费没法控制。一旦超额,医院工作人员就要负担相应结算费用,导致收住院人意愿下降。

3 定额结算模式下患者的实际收益与期望值不一致满意度低

新农合农民生病宣传的补偿为比例很大,但是有些生病农民得到的补偿比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就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对农合、对医院就产生不满情绪,这样一来对农合办、对政府、对医院满意度低,因为这种手术耗材也曾按比例报销,而现在耗材列入自费范围,所以患者得到补偿少。

4 定额结算模式下大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压力大

三级医院农民大病求助地,如何控制三级医院例均费用,是新农合的成功与否具体表现[2]。由于卫生系统对医院分级收治患者的界限不清,那类医院该收治哪类患者没有明确规定,同时由于乡镇医院缺乏资金、技术,乡镇医院医生学历水平低,影响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很多患者不愿去技术低的医院,不得不多花钱到离家远的技术好的大医院就治。这些情况的存在影响农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大病、重病统统都进入大医院就治,而定额支付模式则对医院的补偿数额有限,对大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压力大。

5 定额支付模式下,总卫生费用难以得到控制

总费用也在其控制范围内,是按住院费的总数来计算的,其中有些耗材,不在新农合补偿范围内,但是却在定额范围内,在总预付费用中,为了避免医院收治一例亏损例的情况下,科室就将不补偿耗材费和部分化验费进入门诊费用,这样门诊费用增加了,总卫生费用难控制。

对现存问题相应对策

5.1 加强政府补偿机制 广大农民对新农合政策不了解,以至于不愿参合,参合人数少,农保金相对说不足,不能满足患者农民的新农合资金周转;另一方面政策应加强对广大农民参合的投入资金,每年补贴少而农保报销高,资金费用不足,使新农合难以成功,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保障这种制度进行,只有政府投入资金大,才能保障农民参合的意愿,增加参合率,有资金保障。

5.2 推行按病种收费制度 按病种收费实行定额预付制度,按诊断相关分类来定额,超出该病种的预付标准由医院承担,这样一来,市医院环节上控制就治成本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而不是从患者个数控制费用,有利于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完善城乡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控制住院总费用。

5.3 增加人力资源制度及分级医院管理 增加乡镇卫生员的培养和人才建设,重视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分批对乡镇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加仪器设备,鼓励大学生进入乡镇,医院分层次分级别收治不同病情级别的患者,减少大医院的压力,同时减少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6 补偿机制有待改进

现有的补偿材料费自负,材料费应按基本医疗材料救助,超过基本医疗材料费部分患者自负;并且定额补助部分或者不包括患者自负的材料费,这一样便于控制住院总费用,同时建立大病互助专项基金。

7 加大宣传力度

在农民参保以前,将有关政策,政府互助,有关补偿比例,不补偿的项目跟农民解释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补偿,什么项目能补偿,如果住院如何办理新农合补偿的手续等等知识,如果农民补偿手续不便捷,达不到预期值,对政府产生不信任,影响新农合的发展。

8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制约权利异化,健全的法律制定是对权利进行有效监督的基础,新农合制度也不例外。部门规章对新农合有约束,但是这种约束力是有限的,缺乏法律依据难以使新农合的发展得以持久。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庞大弱势群体,要使农民依赖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法治建设最优选择。

[1]沈柳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理论与实践杂志,2008(8):68.

[2]尚娥.十堰市三级医院新农合住院费用分科定额管理办法的研究.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2):350.

猜你喜欢

材料费收治新农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未来是新农人的舞台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浅谈低油价下油田社区成本控制的途径
统一发票或可破解新农合审核难题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