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

2012-08-15秦红英宋磊魏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肝性脑病病患者

秦红英 宋磊 魏伟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1],常发生在各种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细胞癌及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2期是肝性脑病的早期,如在此期能及时发现,做好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对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50例肝性脑病患者,痊愈36例,好转8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3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肝性脑病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37~65岁,平均5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2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8例;住院时间最短5 d,最长65 d,平均31 d。经临床综合治疗:痊愈36例,占72%,好转8例,占16%,未愈自动出院3例,占6%,死亡3例,占6%。

2 临床观察

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应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的改变,判断有无并发消化道出血、感染、低血糖等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的因素,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2 神志、行为、瞳孔的观察 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前驱期和昏迷前期的表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是治疗和护理本病的关键。患者早期症状大都时隐时现,应通过询问、谈心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治疗效果、心理及生活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性格、行为、情绪、意识、智力等变化,及时发现肝昏迷的前驱症状,如原来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以往性格内向的人变得精神欣快、激动,或出现衣冠不整、睡眠颠倒、随地大小便、步态失调、哭笑无常、言语不清、书写计算障碍及定向力、理解力、记忆力下降、幻视、幻听等这些都是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采取与患者交谈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反应性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记忆力、计算力等。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在回答这些简单问题时常出现错误或反应迟钝,应及早认识,尽快告诉医生,及时用药。

2.3 大小便的观察 仔细观察大便性状及量的改变。出现柏油样便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本组因上消化道出血而诱发肝性脑病7例,3例经及时抢救好转出院。大便稀烂及次数增多或解黏液脓血便提示肠道感染,严重腹泻常出现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应及时处理,以避免一切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准确记录24 h尿量,而便秘时可致肠内氨等毒性物质吸收增多,促进肝性脑病的发展,本组1例患者因腹泻和利尿过多致低钾、低钠而出现肝性脑病先兆,经及时治疗好转出院。

3 护理

3.1 绝对卧床休息 肝性脑病患者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本已供氧、供血不足,直立体位肝脏血流量减少40%,运动时肝脏血流量减少80% ~85%[2],故活动可增加肝耗氧量,使肝损加重,因此,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保持肝脏足够的供血,以利于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康复,至症状消退及肝功能明显改善后方可进行适量活动。

3.2 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肝性脑病患者抵抗力低,易并发感染。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朵贝尔氏液或生理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黏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为患者修剪指甲,以防止抓伤;保持床褥整洁,使患者舒适,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摩擦,以防褥疮发生。

3.3 准确记录出入量 出入量能反映患者的代谢和液体进出的平衡情况,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出量超过入量时,易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大量输液又可以诱发脑水肿及心力衰竭。因此,发现出入量不平衡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4 加强饮食管理,控制蛋白质摄入 昏迷期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碳水化物为主,热量维持在1500~2 000 kcal/d;患者清醒后开始给蛋白质20 g/d,以后每隔3~5 d增加10 g/d,以植物蛋白为主,注意忌食温燥类食物,如公鸡、羊、狗、牛肉、鹅[3]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予以输液及高静脉营养维持,出血停止48 h后可进温热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有腹水者要限盐限水;大量放腹水后应当天补充足量的清蛋白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电解质紊乱。对不能自我节制的患者,应耐心说服,并和家属一起对患者的进餐情况进行监督。本组中因一次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而诱发肝性脑病2例,经积极处理,1例好转,1例无效死亡。

3.5 加强安全防护 部分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脾气暴躁,甚至有自伤或伤害他人行为[4]。本组病例中出现自伤行为1例;伤害他人行为2例。因此,在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护理人员除加强巡视外,还应注意去除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如床头柜上的热水瓶、玻璃杯、刀子、剪子、皮带等,以防自伤或伤人;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病床,避开窗边,以免医护人员和家属不备时,患者出现爬窗等意外;及时和患者家属联系,说明病情,让家属有心理准备,并请家属来院24 h陪护,以免发生意外,对没有家属陪护的患者,应派专人守护;医护人员在患者出现狂躁时,不用训责的语言或生硬的语气与患者对话,以免加重病情。当劝说无效时,为了避免伤人伤己,可用约束带.

3.6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还应有一颗关爱的心,从心理换位的角度去体谅患者、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理解患者,与患者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4 小结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抢救和护理措施不及时,就会致生命危险,因此早期症状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5]。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对5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加强严密观察,并予以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0.

[2]周淑梅.肝功能衰竭出血的预防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0,6(9):21.

[3]罗艳斌.69例肝性脑病早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2003,(7):20-21.

[4]李慧,王蓓,廖红梅,等.早期肝性脑病患告50例行为特征的观察及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55-56.

[5]张传莲.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4):257-258.

猜你喜欢

肝性脑病病患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