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8-15胡乃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灌流维持性尿毒症

胡乃峰

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在血液透析期间和透析后症状最为明显,发生率约为36.1%,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0%~90.0%[1]。我们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有维持性透析并出现皮肤瘙痒患者60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3例,多囊肾3例,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慢性梗阻性肾病3例,狼疮性肾炎2例,痛风性肾病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年龄36~80岁,男12例,女18例,平均65.8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8~85岁、平均66.8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皮肤瘙痒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HA130型血液灌流器,费非森,尤斯透析器,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液。所有患者均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对于皮肤瘙痒症状,使用乳化油剂进行外用。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连续使用8周。治疗组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2次/周,4 h/次,同时使用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1次/周,连续使用8周。透析液流速为500 ml/min,血流量为200~250 ml/min。

1.3 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观察皮肤瘙痒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改善情况 治疗组患者中21例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患者有所缓解,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0%;而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后,仅有9例皮肤瘙痒症状减轻,其余无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PTH值比较 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血浆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36.5±6.10)ng/dL、治疗后:(11.7±4.20)ng/dL;(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浆PTH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前:(34.±5.59)ng/dL、治疗后:(33.5±4.30)ng/dL,(P>0.05)。

3 讨论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最难忍受的临床症状之一,有资料显示,有50%~7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皮肤瘙痒,其中37%的患者可表现为严重的瘙痒,乃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尿毒症性皮肤瘙痒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PTH水平升高、周围神经病变、组织胺水平、阿片样物质等升高以及透析相关性瘙痒、皮肤干燥、钙磷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PTH已被确认为引起尿毒症临床症状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3]。本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结果显示患者皮肤瘙痒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HD+HP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HD组患者(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是利用优势互补的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较HD能更有效、高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的代谢产物、毒素等。在治疗中我们还观察到所有经过定期HD-HP治疗的患者其精神、食欲、睡眠均较好改善,乏力、骨痛也明显减少,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故此我们认为HP+HD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安全、高效、是值得推广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1]吴华.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中国肾脏病杂志,2006,22(3):140-142.

[2]毕伟红,徐超,胡俊.血透联合血灌治疗尿毒症临床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2):1352-1353.

[3]程晓媚,谢金芝,聂燕.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779.

猜你喜欢

灌流维持性尿毒症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年内的生存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