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语句索引编制思考

2012-08-15何俊伟汪德彪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南诏碑刻金石

何俊伟 汪德彪

(大理学院图书馆 云南 大理 671003)

南诏国和大理国是唐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两个地方政权,从公元8-13世纪的500多年历史进程中,为云南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繁荣,中国西南边疆的统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南诏、大理国史料,有《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记载;有《蛮书》、《大理行记》等中原人士的亲历描述;有《白古通纪》、《南诏野史》、《云南志略》等地方史志遗存,但也由于历史的原因,留下的可考文献史料太少,给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幸在金石中保存了一些南诏、大理国史料,这对于南诏、大理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有保存至今的《南诏德化碑》、《元改造像记》、《崇圣寺建极铜钟铭文》等;有考古发现的《巍山双券河瓦铭文》、《龙首关砖铭文》等;有出土的《高生福墓志》、《赵兴明为亡母造尊胜墓幢》,特别是1972年大理五华楼出土的大理国时期和元代古碑,涉及内容广泛,是研究宋代至元初三百多年间,大理地区的重要史料,其中元代的《故大理路杨氏躬节仁义道济大师墓碑铭并序》则确切记载了元世祖忽必烈攻入大理的时间,为过去史料所没有;明代的《应国安邦神庙记》记录了大理白族本主从唐南诏至明永乐间的盛况,是研究白族本主的重要史料;清代《董氏族谱碑》则记录了董氏自大理国以来32世先人。据笔者就《大理丛书金石篇》统计,自唐南诏至民国大理金石中涉及南诏、大理国史料的仅碑刻、摩崖、铭文就达97件,此外还有新发现而《大理丛书金石篇》未收录石刻等。[1]

一、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索引编制研究现状

近年来,大理金石辑录出版了一批著作。有王云、方龄贵的《大理五华楼新发现宋元碑刻选录》辑录了大理五华楼遗址发现的宋元碑70通;段金录、张锡禄的《大理历代名碑》辑录具有史料价值的大理名碑180通;杨世钰主编的《大理丛书金石篇》收录了古今发现和流存有关大理地区历史文化的金、石、砖、瓦、木刻拓片,总计1000多件,影印刊布,其中碑刻、摩崖、器物、铭文700多件,火葬墓碑120余件,砖瓦、铭文190件,官印19件,该书是大理金石资料类书中唯一齐全、资料可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研究大理白族乃至云南地方民族史的重要文献,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而金石的整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孙太初的《云南古代石刻从考》对南诏、大理国石刻作了详细的考释;周祜的《大理古碑研究》则对大理的唐碑、元碑、梵文碑、白文碑进行了研究;而李家瑞先生则用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来补证历史纪年,并编成《南诏大理国纪年表》。从国内外南诏、大理国金石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于南诏、大理国时期,从南诏、大理国史料的整理来看,主要关注于纸质古籍史料,而对元明清金石中南诏、大理国史料的整理关注较少,没有进行整体的金石史料整理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有关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的编制整理和史料索引的编制成果,因此编制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语句聚类通检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将从古至今流存和发现且刊行的金石文献中涉及南诏、大理国史料按语句进行系统的、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和标引;即满足学者对南诏、大理国文化研究的需要,也是对古籍史料的补充,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2]

二、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索引的编制

(一)南诏、大理国金石文献的确定

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的记载较为分散,在金石年代选择上应包括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国碑刻,这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留存至今反映当时社会史实的重要金石文献。南诏、大理国时期碑刻主要有《王仁求碑》、《南诏德化碑》、《南诏仓贮碑》、《张傍龙阖家造像记》、《元改造像记》五种;大理国时期的金石文献有22种,碑铭文有7000余字,可弥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是研究大理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重要的史料;元碑涉及南诏、大理国的主要有《元世祖平云南碑》、《段信直宝摩岩碑》,而19世纪70年代在大理五华楼遗址又发现元碑66通,方龄贵在《大理五华楼新出元碑史料价值初探》一文中指出“元碑叙事每每追溯到前代”,所以云南现存元碑其内容大都涉及南诏、大理国史实,如《溪智墓志》涉及大理国时期医学、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等;明代大理文风盛炽,刻碑勒石形成风尚,现存明代碑刻拓片有400余通,其中一些碑刻也涉及到南诏、大理国史料,如明正统九年(1444年)的《段福墓志铭》记载了段氏始祖及上关花的历史故事,为研究段氏世系及上关花传说的渊源提供了可靠依据;明景泰元年(1450)立的《三灵庙记》文有白姐阿妹沐浴触脚而孕,生下了段思平的传说等。

在金石史料的选用上采用收集史料较全、流通较广和易于查找的《大理丛书金石篇》为主,辅以古籍中记载金石较早的(万历)《云南通志》、考证较精的《新纂云南通志》、收录南诏、大理国金石较多的《金石萃编》、《滇南古金石录》和新发现的《大理五华楼新发现宋元碑刻选录》为编制通检的版本,以深入揭示金石史料的内容和历史流存情况。[3]

(二)金石史料辑录方法

金石史料的辑录采用当代金石整理成果和古籍金石记载相结合,以《大理丛书金石篇》和《大理五华楼新发现宋元碑刻选录》为主,并结合《新纂云南通志》、《金石萃编》等古籍文献中的金石史料,分门别类辑录金石中南诏、大理国史料,并详细标注各语句在文献中的卷页出处,这种对现代整理成果和古籍文献的同时标引,有利于研究者了解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的发展、变迁,也有助于研究者对现存金石史料和古籍记载的金石史料进行对比、考证和研究。

(三)金石史料分类

可将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分为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民族民俗、习俗宗教、人物、目录九大门类,大类下再分若干小类,如地理类下分山川河流地貌、地名沿革、城池;政治类分地区形势、封号、官制、纪年;军事类下分军制和战争;经济类下分农业、交通、集市;文化艺术类下分教育、文字、文学、建筑;民族民俗类下分民族和民俗;习俗宗教类下分原始宗教、道教、佛教、本主、宗教场所;人物类下分金石撰写者、人物卓行、族谱人物、其他人物;目录类下分历代金石标题名和历代金石题跋名。[4]

(四)金石史料语句聚类通检标引

语句聚类通检就是将文献中的语句按照其属性按类进行标引,而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语句聚类通检就是以语句为单位,将从古至今流存、新发现且刊行的金石如刻石、碑碣、墓志、钟鼎、砖瓦铭文,官印、造像、经憧、摩崖、石窟题记等文献中涉及南诏、大理国的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按照一定的类别汇聚在一起,在语句下注明出处,同时对选用的金石史料作目录提要,介绍史料的标题名、年代、类别、撰写者、形式、字数、著录、研究、出土时间、收藏情况、提要及价值等,使读者对所选用史料有所了解,以满足研究者对南诏、大理国文化进行研究的需要。

三、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语句索引编制的意义

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语句索引的编制可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金石史料;元明清金石中的南诏、大理国史料进行收集整理,既是对唐宋以来涉及南诏、大理国史料的西南古代民族重要金石文献的全面收集,也是对中原文化如何影响西南地区文化一次较为全面的考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库增添一份全新的资料;金石史料语句通检的编制可深入挖掘金石中南诏、大理国史料,是对古籍史料记载不足的补充,金石史料是南诏、大理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客观反映,如通过研究《南诏仓贮碑》可了解南诏的粮食生产贮存、管理制度;研究《元改造像记》可以补正大理国的纪年等;促进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为研究者查阅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提供检索途径和工具书;通过对同一金石史料在不同历史时期文献记载内容的语句标引,可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献记载的金石流存情况,也助于研究者对南诏、大理国金石史料内容作对比、考证和研究。

[1]何俊伟.关于南诏和大理国史料事类索引编制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0(7):15-17.

[2]张锡禄.白族古代碑刻概述[J].文献,1992(4):226-239.

[3]方龄贵.大理五华楼新出元碑史料价值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4(2):127-138.

[4]陈海玉.珍贵的云南白族石刻历史档案及其保护对策[J].兰台世界,2009(2):2-3.

猜你喜欢

南诏碑刻金石
商丘碑刻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新增编委介绍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碑刻
河津市九龙山真武庙及其舞楼、碑刻考
冷热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山,南诏国的“龙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