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思想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

2012-08-15省委副书记陈敏尔

当代贵州 2012年24期
关键词:工作企业

文Ⅰ省委副书记 陈敏尔

落实是决策的归宿,抓落实是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前提是统一思想,目的是落实行动,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发展成果。当前,我们要围绕贯彻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最近赵克志书记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围绕项目抓落实

从发展的角度讲,项目是新的增长点;从工作的角度讲,项目是基本的载体和抓手。现在,各地各部门都在大抓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性非常高,要继续坚持抓项目不放松,以重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长,助推后发赶超。

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一是重视项目生成。要依托现有资源和条件,努力拓展项目生成空间,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中生成项目,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中生成项目,建设和完善项目库,确保项目建设接替有序。二是抓好项目论证。要认真研究吃透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发展政策,从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境容量入手,切实把重点项目论证搞好。三是从快从简审批项目。目前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是项目业主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切实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一是强化融资服务。目前企业项目贷款比较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吃不到、吃不饱、吃不起、吃不好”的现象。二是强化用地保障。土地是项目落地最基本的要素。要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用足用好低丘缓坡利用的试点政策。三是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抓项目必须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要加快推进路、水、电、气等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切实注重项目引导。一是引导项目进入优势特色产业领域。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重点项目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大潜力的产业领域,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引导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这既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又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各地要不断增强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三是引导项目业主用足用好政策。现在外部环境趋紧,企业利润空间变小,我们要严格兑现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

围绕企业抓落实

推动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优环境。我们要下大力气把企业围墙以外的事管好做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着眼于处理好三个关系。对各类企业发展,切实做到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有效服务。一是既要重视国企又要支持民企发展。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采取并购、重组、上市等形式,尽快做大做强现有国有企业。二是既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又要扶持中小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对大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企业做大规模、拓展市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三是既要大力引进省外企业又要十分关注本地企业发展。要以更大的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展与外资、与央企的对接,开展多领域合作,争取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入驻贵州。

要着力于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千方百计保障企业必需的合理的资源要素供给。当前企业遇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融资、用地、审批、环境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要认真梳理,分类施策,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减法”,就是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取消和停止征收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减少各种评比达标活动。“乘法”,就是千方百计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此实现乘数效应。“除法”,就是千方百计淘汰落后技术、落后产能。要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坚持有保有压,有所为有所不为。

围绕民生抓落实

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我们要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来扩大内需,促进投资和消费。民生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着重讲三件事。

就业问题。就业是最根本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一是要加强就业目标管理,分解细化年度新增就业指标,并加强统计考评,这是最基本的政绩标志。二是要落实就业政策,尤其是面向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困难人员的扶持政策。三是要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要开发提供更多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四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我省“三化”同步战略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这一趋势,积极创造就业机会,逐步完善相关政策,使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安居乐业。

农民增收问题。实现今年农民收入增长既定目标,是一项硬任务。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29元,同比增长l7.8%。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从长远看,关键是两条:一条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全面推广农业“l85”工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品、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流通市场,大力发展山地现代农业。通过品种优学、品质改善、品牌营销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条是拓展外部增收渠道。通过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和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千方目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抓好住房建设,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有利于扩大内需。一是要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到目标不变和力度不减,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二是要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目标要自我加压,政策要深化到位,工作要进村入户。三是要认真落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目标任务,为今后几年实施这项工程提供示范、创造经验。推进住房建设要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四在农家”工作相结合,大力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围绕稳定抓落实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要统筹落实好发展第一要务和稳定第一责任。对维稳工作,各级党政领导既要负总责,又要抓具体,做到靠前指挥,亲自上手;既要讲责任心,又要讲方法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有力地防范矛盾。一是在做决策、定政策、抓项目时,要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在行政执法当中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杜绝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和乱作为的问题。三是在基层工作中加强排查调解工作,切实发挥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面对面地把源头问题解决好。四是在社会面加强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管控,既要靠专业力量也要靠群众力量,既要靠人防也要靠技防,全力稳控好社会面。

有序地解决问题。做好维稳工作,解决问题是硬道理,化解矛盾是硬标准。一是要努力解决积累性问题。从现在起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各地各部门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深入开展突出矛盾和问题化解稳控任务“60天攻坚战”,确保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把能够化解的积累性问题有效地化解好,能快则快,能宽则宽,尽最大可能减少历史性遗留问题。二是要努力解决普遍性问题。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涉及较大群体的利益问题,要有预见性、主动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利益问题的尖锐化和扩大化。

有效地应对事件。要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处置机制和方法。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要集中精力进行妥善处理。一是防止局面失控,领导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面对面做群众工作。二是防止非关联性人员参与,千方百计控制事态影响面。三是防止媒体炒作,先声夺人,以正视听,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四是防止事件反弹,切实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抓工作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在当前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负起责任、当好表率,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转变作风、重心下移,一环扣着一环抓,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总之,要以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工作方法、好的领导作风,努力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责任编辑/戴 聪)

猜你喜欢

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