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交通安全,不能只依赖“校车”

2012-08-15

商用汽车 2012年8期
关键词:管理条例校车专用

本刊记者 庄 严

2012年4月间,《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接连公布,足见国家对学生交通安全的格外重视。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多方共同承担这一责任。

2012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617号令,正式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紧接着4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GB 24407—2012《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GB 24406—2012《专用校车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加上此前,“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被写进国务院《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在多起校车交通事故发生之后,社会各界,从政府到百姓,对于校车安全,或更确切地说是学生交通安全的格外关注和重视。然而,仅凭让校车安全性有所提升的1个条例和2个标准就真的能给祖国的“花朵儿们”彻底带来交通上的安全吗?

作为学生上下学主要承载工具的校车安全性的提高,确实有利于保护学生的交通安全。日前,网络上曾流传一张关于校车交通事故的图片,曾被认为是乘用车中最为强硬的1辆民用悍马SUV在与美国的校车相撞之后变得支离破碎,而校车几乎安全无恙,这从一个侧面既反映了美国校车的安全性能,也凸显了校车安全的重要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校车只是整个保障学生交通安全体系中的一个硬件,保障学生交通安全还需相应配套的软件,如果只是一味地依赖校车,那么一旦出现恶劣的交通事故,即使是再安全的校车也难免会于事无补。

那么如何才能全面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呢?笔者认为,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甚至学生在内的多方共同承担这个责任。

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李蓝曾对近些年来发生的24起校车交通事故进行了详细研究,其研究发现,学生乘坐校车的危险系数与上下学距离呈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学生上下学的路程越长,越容易出现事故。这就需要政府对教育资源和学校分布进行合理化布局,真正做到如《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从根本上减少学生上下学的距离,降低风险存在的概率。

其次,社会各方面应当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条件,协助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因承载学生上下学,校车不能再等同于普通的社会车辆,需要其他的道路参与者在通行中给予相当于消防车、救护车一样的重视和敬畏,虽无需避让,但也不可与之抢行。

再次,学校应切实加强对校车及驾驶员的管理,同时也应对学生加强安全避险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安全方面的意识,并能对所遇到的事情有一定辨别能力,尽可能地减少一些安全隐患。

此外,学生家长也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共同监督校车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校车有违反《条例》《标准》的情况和隐情,应及时反映和制止,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亡羊补牢固然可贵,但未雨绸缪则为上上之选。愿《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的安全问题,从而不再发生那些悲剧。

相关链接

工信部拟出台“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2012年4月11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在杭州召开“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座谈会,一汽、东风、宇通客车等行业内的19家主要生产企业负责同志及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2012年4月5日公布并实施),加强和规范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

座谈会上,产业政策司有关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思路、制定过程和主要条款等内容。会议对准入规则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就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在验证能力、车身工艺、产销业绩等方面的具体准入条件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见。

会上,产业政策司负责人表示,在对准入规则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下一步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尽快开展专用校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作。(莫 衡)

猜你喜欢

管理条例校车专用
校车
沁人心脾的“香”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坐校车
乘坐校车十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四)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灵动驾驭 邓禄普豪华SUV专用轮胎SP SPORT MAXX 050+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