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规模养猪场的防疫监管

2012-08-15黄元森王玉燕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场疫病

黄元森,王玉燕

(1.广西宾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西 宾阳 530400;2.广西宾阳县武陵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宾阳 530414)

近年来,宾阳县畜牧业迅速发展,生猪的养殖方式逐渐从农村千家万户的零星分散养殖向中小规模养猪场转变。随着畜禽传染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周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频频暴发,对我国养殖业构成巨大威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抓好中小规模养猪场的防疫监管工作是宾阳县发展养猪业的关键,如何抓好中小规模养猪场的防疫监管工作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为此,宾阳县重点加大了对辖区内的中小规模养猪场的防疫监管力度,取得一些成效,现将开展情况分述如下,供参与中小规模养猪场防疫监管的同行讨论,以期为行业内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找出一些方法。

1 基本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生猪养殖方式也由过去的农户零星分散养殖扩大到中小规模养猪场养殖,全县中小规模养猪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宾阳县中小规模养猪场共有210个,存栏繁殖母猪1.6万头,年出栏商品猪约17.5万头,占全县出栏生猪总数的40%以上。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区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促进宾阳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新的亮点。

2 存在问题

2.1 场址选择不科学

相当部分的中小规模养猪场没有从选址、布局、设施设备等方面考虑,导致防疫先天不足,留下防疫隐患。如有的养猪场在选址上仅考虑水电、交通、物流等方面,没有真正从防疫的角度予以认真的考虑,养殖场离城镇、村屯、居民生活区及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过近;为了降低基建投资成本,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厂房、车间、老住宅改造而成;在布局方面不合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不严格分开,没有设立隔离设施,栏舍密集,距离太近;有的养猪场缺乏必要的消毒制度,无消毒池、无消毒室、无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等设施设备,饲养环境较差,污染严重。

2.2 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技术不过关

有的养猪场业主是半路出家,兽医技术一知半解,又没有专职兽医,防疫管理水平低,没有掌握疫苗的运输保存及配制、使用方法、用法用量等,甚至有些业主在免疫过程中自作主张往疫苗中乱添加抗生素实施免疫,导致免疫失败;有的养猪场盲目开展防疫工作,没有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免疫程序,生搬硬套,导致免疫效果差。

2.3 防疫监管不到位

虽然近年来宾阳县加强了对养猪场的防疫监管,并对50头以上的规模场进行了造册登记,明确了分片管理责任人,免疫密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监督跟踪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养猪场领回疫苗是否注射,注射量是多少,根本无法核实;有的养猪场防疫档案不健全,没有巡查记录;分片管理责任人对规模场确切存栏数、何时补栏、何时出栏、疫苗的使用、免疫情况等方面,没有及时掌握情况,监管只是流于形式。

2.4 病死畜不按规定处理

除大型规模猪场处理病死猪比较规范外,普遍存在乱抛弃死猪,即使埋藏坑也很浅,易被犬类动物刨出,造成大量病原扩散;一些不法商贩对病、死猪形成上门收购、运输、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地下组织;部分养殖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出现疫情时未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2.5 消毒制度不健全

一直以来,消毒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养殖业主认为可有可无,即使消毒也是流于形式,没有执行消毒制度,无消毒记录,粪便到处乱堆乱放,致使夏季蝇蛆孳生,下雨后粪水四溢,导致场地病毒、细菌污染严重。对场外人员控制不严格,随意出入,不经过严格消毒措施,造成外来疫病的传入。

2.6 规模猪场逃避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检疫的现象仍有发生

极少数规模猪场在出栏生猪时不主动向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报检,而是想方设法逃避检疫,还有极少数猪贩子伪造检疫证及免疫耳标,欺骗动物防疫机构,造成未经检疫的猪只流入市场。

2.7 免疫档案缺失或不健全

很多规模猪场对免疫工作未做完整详实记录,甚至没有记录,只是凭借记忆或在猪舍墙上做简单记录,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检查防疫工作时,了解不到有价值的真实内容,一旦出现了疫病,就归结于疫苗质量不好,其实问题是多方面的。

3 对策

3.1 随时掌握本辖区内养殖场数量

从实际工作中可发现,每个辖区内的养殖场数量随时都可能处在变化中,同一个月可能关闭了一个或几个养殖场;也可能新建了一些养殖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随时掌握养殖场数量的变化,防疫人员要及时督促这些新建场进行防疫,避免可能成为防疫监管空白场。同时对新建场应高度重视场址的选择和设计,总结过去随意建场的经验教训。

3.2 落实监管责任人,建立健全防疫管理档案

加强规模养猪场的防疫管理,是整个防疫工作的重头戏,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减少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落实监管责任人,建立健全规模猪场防疫管理档案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本辖区的规模猪场逐一进行造册登记,将相关的监督员、防疫员、检疫员监管责任落实到个人,分片管理责任人随时联系或走访规模养殖户,做好相关免疫资料和档案。其次,每个规模猪场要建立健全防疫档案、规范管理,除了免疫注射后发放全区统一印制的动物免疫档案之外,宾阳县还统一制作防疫情况登记表台账(内容包括:规模猪场名称、地址、业主姓名、联系电话、动物种类、存栏数、出栏数、每批生猪购进日期、免疫日期、使用疫苗品种及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死亡数、病死猪处理情况、消毒情况、驱虫情况、监管人签字等),巡查记录表,以便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做法及时加以纠正,真正做到动态管理。由于制定了监管责任追究制度,防止隔山遥控指挥或监督跟踪指导不到位等情况发生。

3.3 推行规模猪场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制度

为了进一步明确规模猪场的防疫义务和责任,确保规模猪场防疫措施的落实,使规模猪场的防疫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健康化的管理轨道。宾阳县推行动物防疫承诺制新的监管工作机制,对规模猪场落实“三个控制”和“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作为防控先决条件,要求每个规模猪场签订《动物防疫承诺书》。一是严格免疫程序。积极配合防疫部门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并领取动物免疫档案,保证猪免疫密度达到100%。如因拒绝免疫或拖延时间免疫,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传播的,养殖场业主要承担法律责任。二是严格疫苗管理和使用。按照动物防疫属地管理的原则,所使用的疫苗必须到指定部门领取,确保疫苗质量。三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规模猪场饲养的生猪如发生异常死亡,业主要立即向当地水产畜牧兽医站报告,不得食用、出售、转移、屠宰,必须就地深埋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四是严格病死猪处理。规模猪场要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点,对病死猪要严格按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记录台账。五是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入栏前、出栏后进行1次彻底清理消毒,平时坚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2次以上,并做好消毒记录。六是自觉接受防疫监督。规模猪场随时接受配合动物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以及采样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免疫效果评估。

3.4 加强督查,确保免疫密度

养殖业是动态养殖,补栏、出栏周而复始,平时除了分片管理责任人对规模猪场的日常防疫进行监管之外,上级业务部门不定期或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对各养殖场随机抽查监督,以杜绝侥幸心理和防疫死角的产生,使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同时,通过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新补栏的猪及时补针,确保规模猪场动态免疫密度保持100%。对免疫工作做得好的辖区业务部门以及分片管理责任人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免疫做得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发当月卫生津贴。

3.5 把好免疫技术关,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要提高免疫质量,首先必须要把好免疫技术关。免疫技术不仅包括疫苗的正确保存、运输和注射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猪场的基础免疫情况,结合抗体监测结果来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灵活应用。虽然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在我国农业行业标准中有了规范,一些疫病的免疫程序则在疫苗使用中附有说明,但这些都是针对全国各地、各种饲养方式、各种动物的比较粗放的做法。因此,要求具体分片管理责任人、防疫员应根据所在地具体情况、牲畜饲养管理和体质营养等因素来确定和调整免疫程序,以便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3.6 认真做好免疫监测工作,保证免疫效果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除了抓好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100%之外,检测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免疫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受免猪群抗体效价高低来评估。受检测的猪群必须是经过疫苗注射、有明确且真实的注射时间、注射疫苗种类、剂量等有关注射情况记录,所采血样必须符合检测要求,这样得出的数据才真实可靠。这些数据不但可用作该猪群免疫效果的评估,对总结免疫工作经验、制定和调整免疫程序等更有作用,对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的,实施补免,同时加大检测频率和数量 ,以保证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

3.7 加强规模猪场业主及技术人员的培训

宾阳县大部分规模养猪场设施设备简陋、环境条件差,防疫管理水平低,免疫技术不熟练,直接影响防疫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主管部门把规模猪场技术人员的培训列入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人员认真编写教材,做好培训计划。培训是最好的宣传。一是通过培训使各规模猪场业主及管理人员了解动物防疫机构的职责,理解、支持、配合动物防疫机构所做的工作。明确各规模场在引种和发生疫病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业务部门报告的义务。二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规模猪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病历、免疫档案、用药记录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面做到完整、详实、科学、规范;要建立隔离猪舍,种猪在引进混群前,要检疫、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猪发病后,要及时隔离;各猪场要建立固定的无害化处理点,对病死猪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乱丢,以杜绝疫病扩散。三是通过培训使各猪场业主明白,加强防疫监管,在保证肉品卫生安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猪场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从而自觉接受动物防疫机构的监督,彻底改变了过去“要监督我”的被动工作状况,为宾阳县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总之,各部门、各镇(乡)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制度”6个落实,通过这些在中小规模养猪场的防疫监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区、市、县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场疫病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