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眼飞花终可寻——《海上无航标》意识流语篇的前景化

2012-08-15王斯妮广东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3

名作欣赏 2012年30期
关键词:句法结构意识流伍尔夫

⊙王斯妮[广东惠州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3]

作 者:王斯妮,硕士,广东惠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文化与英语教学。

V.萨克维尔(V.Sackville-West)是英国现代女诗人兼小说家。她和文坛伙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亲密关系影响深远:她是伍尔夫笔下那个雌雄同体的奥兰多的原型;而伍尔夫的文学思想对她的影响可通过她的小说窥见一斑,她的航海日记式小说《海上无航标》(以下简称《海》)便可作为佐证。受伍尔夫的影响,V.萨克维尔在这部小说里,凸显了意识流的写作特征:象征暗示,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缺乏连续的情节却不乏意识的流动和情感的流淌。

以乔伊斯、伍尔夫为代表的意识流作家,摈弃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准则,创造并发展出以内省为主,具有全新的创作手法和时空关系的现代小说。为表达人物意识的流动性和混乱性,意识流小说常以反常规的构词,离经叛道的句法结构和创新的叙述模式等偏离常规,呈现前景化的特点。

“前景化”也称“陌生化”,20世纪30年代由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提出,他们认为艺术的技艺就在于以不同凡俗的形式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穆卡洛夫斯基曾明确指出:在同一语言系统中,标准语言与诗歌语言的关系正是背景与前景的关系,即诗歌作品中为达成美学效果对标准语言的系统的、一致的违反构成引人注目的、新颖的前景,标准语言常规和传统美学准则构成背景或陪衬。①作为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景化对文学文本的解析具有重要的功用。在前景化理论的观照下对语言材料的客观分析有助于作者、语篇和读者之间产生动态的相互作用。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前景与背景关系的建构过程,而读者的理解过程是对前景与背景关系的重构过程。②本文尝试从词汇结构、句法结构和叙述模式三方面,分析《海》的意识流语篇的前景化特征,并探讨对该类文本语篇的解读。

一、词汇结构、句法结构前景化

意识流作家常常创造或组合一些新词,利用语言的表意功能,灵动、鲜活地描写流动的意识。复合词是他们常借助的手法之一。复合词是在人们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以及概念由2个或2个以上的词构建合成,具有紧凑简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极具表意功能。意识的本身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复合词能借助其极强的表意功能,以无声的言语传达意识的声音。在《海》中,作者就多达10次以上地构造复合词,传达她意欲表达的思想,其中的water-colors of sunsets,low-lying beach,self-contained(island)等,简练而形象地描述航行中主人公埃德蒙所见的迤逦风光,于诗情画意中抒发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陶醉,而曾经的他对于这一切是视而不见的。作者以形象生动的复合词,耳目一新地在看似不经意中前置小说的主题:回归自然。

此外,在这篇小说里,作者还用了一些如moonlings等生僻的词和一些外来词,如crème de menthe等,犹如把玩文字游戏般(诚如文中女主人翁劳拉所言:你一咬文嚼字起来总是那么忘乎所以)。用陌生化的词语,使叙述话语陌生化,以达到意识流语篇前景化的效果:既是为凸显稍纵即逝的意识的流动的捕捉和描绘,印证人物意识活动的客观现象,也在用词的转换中展示了埃德蒙充满矛盾、飘忽迷乱的心理状态。

使用违反常规句法结构的句子来反映人物杂乱交错的意识活动是意识流作品语言表现上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海》中,航行在大海中,看到一座座孤零零的岛屿,埃德蒙头脑里涌现出纷乱的思绪,以至于他自己都觉得无法将其表述清晰: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所要说明的这种感受我也不敢指望除劳拉外的任何人能理解。但人的心灵深处本来就充满着这样一些不可言传的隐秘古怪的念头。③此处,作者用了一个语序混乱的句子:Of such incommunicable quirks is the private mind made up.(常规语序应该是:The private mind is made up of such incommunicable quirks.)凸显其混乱的思绪。此外,文中还出现了一些语序颠倒的句子和无头句等,这些违反常规的句法结构使句子变得陌生,凸显前景化效果,意在达到对人物交错、无序的思绪的对应描绘。

Halliday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强调前景化是指对语篇整体意义有所贡献的有动因的突出。④由此可见,前景化也通过语言把要表达的意义提到前景的位置,来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和美学效果,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在《海》中,我们看到,贯穿小说中的主要意象是航标(signposts),这个词以及和这个词义相近的词,如 :the intermittent gleam of a lighthouse,beacon,a steady yellow gleam,lighthouse,lights等,在小说中一而再地出现,被置于前景的位置,攫住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埃德蒙航行在无“航标”的大海上,看似他并不在乎无“航标”的航行和无“目标”的生活,然而,这样一而再地重复这些字眼却恰恰昭示着他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探寻和思考,凸显着文章的主题。前景化使“航标”这个关键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贯穿全文。

总之,该作品如其他意识流作品一样,呈现着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特点。阅读中若能对其语言进行“细读”,有助于了解作者通过遣词造句所创造的相关效果。

二、叙事模式前景化

传统文学的叙事,一直是单向的,依照时间脉络、事件的先后次序,描绘人物外在行为。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意识流作家,为再现纷繁芜杂、千头万绪的人的精神之流,大胆尝试以人的意识活动场所——心理时空为线索的多元结构。

受伍尔夫理论的影响,萨克维尔在《海》小说里体现了意识流作品叙事中心理时空的前景化特点。作品以埃德蒙的海上之旅为主线——基础空间(或物理空间),以人物的意识为媒介(心理空间),让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纠缠盘结。如故事的开头:(1)在餐厅里,我同另外三个男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而劳拉同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女儿一块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2)我向来不太会欣赏也不大注意女人的衣着,但我却有这样的印象:劳拉白天总穿着灰色和白色的衣服,因而当别人被热带的高温烘烤得红光满面时,她看上去却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到了晚间,她又总是穿着深红、橄榄绿、深蓝等色调柔和富丽、质料柔软光滑的衣服。(3)当我不揣冒昧地将这话对她讲时,她对我这种笨拙的恭维报以开心的大笑,还说我最好不再写什么政坛人物的述评而改行专写时装评论算了。⑤小说开始,(1)交代场地是餐厅,主人公埃得蒙身在其中,关注着劳拉的一举一动(物理时空),与这一时空交织在一起的是他的思绪;(2)是他这些时日来所观察到的劳拉的与众不同的衣着打扮的回想(心理时空)以及(3)他与她曾有过的一段打趣的对话的回放(心理时空)。此段体现了意识流语篇的典型特征: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的交织。物理时空只担当背景的作用,而心里时空却被置于前台前景化。

小说在其后对多个场景的描写中都穿插了这样的联想或思绪的变化和流动,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在文中不断交叉转换,描绘出埃得蒙漂浮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忽前忽后、时顺时逆的意识流动。作者用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广阔自由地驰骋辐射开来,呈现出伍尔夫所说的“它们像是由成千上万颗微粒所构成的不断的骤雨,从四面八方袭来”⑥。

要厘清意识流作品这种“凌乱不堪”的语篇结构,阅读者必须立足故事世界的基础空间(即物理时空),利用语篇知识逐步积累形成的关于人物的心理表征,理清心理时空的运行脉络,从而把握语篇整体的内在逻辑关联。

《海》以其细腻的心理描写、抒情的诗性语言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彰显着现代小说的魅力。然而其反常规的构词和句法结构以及扑朔迷离的叙事手法,也给阅读理解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读者了解作者为凸显意识流在结构安排和遣词造句上的匠心,并从常规阅读模式中跳出来,厘清交织在语篇中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的网络体系,立体地透视出小说纵横交错的叙述框架,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将人物多层次的感觉印象、心理图像等贯穿起来的意识中心和主题意义,从中寻绎人物意识流动的线索,领略意识世界的神奇魅力。

① 赵玉荣,张艳莲.前景化策略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动因探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02):84.

② Van Peer,W.Stylistics and Psychology.London:Croom Helm.1986:21.

③⑤ 张鑫友.高级英语学习指南(修订本)[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324,319.

④ Halliday,M.A.K.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An I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In Weber,J.J.(ed.) The Stylistics Reader:From Roman Jacobson to the Present,London:Arnold.1996:64.

⑥ 刘炳善编.伍尔夫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86-87.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意识流伍尔夫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思想艺术
《喧哗与骚动》中首章非线性叙事分析
基于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下的英语长句的翻译
与伍尔夫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