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几点思考

2012-08-09郭庚健

学理论·下 2012年7期
关键词:小学化思考幼儿园

郭庚健

摘 要: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学者专家纷纷提出意见要求禁止,“小学化”的概念是否过于模糊,各级幼儿园是否能真正领悟“小学化”的内涵,而不是走弯路,延误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小学化”是否被“妖魔化”,下面将浅谈一点对这种现象的思考,希望有助于启发人们更冷静地对待这种现象,采取更可靠的方法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218-02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最近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文件就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查和整改。“小学化”有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东西是要不得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归结为“小学化”,幼儿有其自己的天性,如果幼儿对识字、算数等内容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应该忽略,还是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更何况最近的一些权威性评估测验也对外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我们是否应该以更客觀的态度去看待“小学化”。

一、“小学化”问题的由来

由于受传统文化、家长教育观念以及教师教育专业水平等影响,使得“小学化”的现象在当今幼儿园中十分盛行,这种采用“小学化”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这个问题在关心幼儿教育发展的专家、学者中日益受到关注,许多人也对此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定义说法很多,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总结这些概念以后可以认为所谓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大概来说就是指幼儿园采用小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制度,将幼儿放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具体表现有:采用传统的分科教学方法;设置识字、拼音、算数、美术、音乐、英语等课程;幼儿的生活作息制度按照小学的方式进行管理;使用统一的教辅和教材,班额严重超编;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等。

“小学化”问题是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作用的结果,是人们不能正确把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从反方面思考一下,当前反对“小学化”的观念,大家也是极其相似,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

二、“小学化”的是非问题

不久之前教育部发布通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并要求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教育部基础司。全国个地方政府也陆续下达了一系列通知要求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进行整改。

针对幼儿园这种“小学化”现象,一些有见识、关心幼儿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也给予高度关注,在中国期刊网上可以搜到的文献多达1 004篇,其中专业性的期刊有35篇之多,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能在一点上达成共识:反对“小学化”,认为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应当予以禁止。各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的要求取消幼儿园诸如识字、算数等“小学化”的内容,还有的地方干脆明令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综合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大家得出的一致观点就是要反对“小学化”,但是没有能从“小学化”这一范畴对其进行一个详细的阐述,当前的幼儿教师对于“小学化”的理解也非常模糊,是不是对于识字、算数等这些小学接触的东西全部放弃,是不是要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考核,要对哪些方面进行考核,是不是要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的如何进行考核,没有一个确定的思想,大家是不是会对“小学化”的误解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对反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几点思考

(一)西方教育思想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全国上下都要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大潮下,提倡让幼儿快乐地去玩耍,自由成长。试问幼儿园所谓的“小学化”真的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吗,还是被“妖魔化”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幼儿园基本上采取分科教学的方式,儿童被动学习,学科被划分为语言、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基本上采用教小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开放以后,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国人发现自己国家的经济、教育都落后于外国,这时候外国的学前教育思想可谓五花八门,家长、老师、学校花费高价买来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还没有学会,瑞吉欧教学方法又来了,档案袋教学法,生成课程等等搞得本来就素质不高的中国幼儿教师晕头转向,这些外国先进的学前教育思想已经引进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结果如何,中国的学前教育已经全盘西化,中华文化所传承的谦虚、谨慎、勤奋等文化特色在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中很少被提及,在中日韩幼儿园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幼儿园西化最严重,本国传统文化在幼儿身上体现得很少,而日本和韩国的幼儿园都保留着浓厚的本国特色。中国的幼儿更多接触的是外国的故事,外国的文化,幼儿很有个性,也很会玩,这些很有个性,很会玩的孩子到了小学以后又是怎样的呢,据调查显示在那些更多采用西方教育方式的好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全变成了问题儿童,不光是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幼儿,在其他方面比如人际交往方面也遇到了困难。

反对幼儿园“小学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一个典型表现,当前我国幼儿园大力提倡来自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试问一下这些思想发源地的国家都在干什么,这些国家的政府是否还在继续实施着他们这些“黄金法则”呢。

(二)从学生的发展水平看出的一点启示

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讨会于201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会上递交了一份2009年PISA报告,PISA是一种专门对15岁孩子在数学、科学和阅读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的测试和评估测验,该报告调查了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47万名学生,报告显示在各项能力测试中中国上海学生的成绩名列第一且和第二名的差距拉得很大。针对这一结果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上海不代表全国的水平,这只是一个全球教育研究项目,测试结果并不具备可比性;上海取得好成绩表明上海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上海取得好成绩是中国教育的失败等。后来人们又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学生的成绩也很好。难道这是偶然吗,我们的学生取得的成绩可以证明一切。

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系列的研究也已经证明幼儿在幼儿园的发展水平和小学的学业成绩存在着很大的正相关,并且对以后所取得的学业成就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学生在PISA中取得的成绩是否和他们在幼儿阶段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国外学前教育的转向说明了什么

这一报告一公布,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政府认为这不亚于里根政府时期的苏联卫星上天,日本政府和教育界也不思其解,因为2002年的时候他们还是第一,然而紧接的一次倒退到第十,最近一次的PISA测验日本学生的成绩上升到了第七,那么日本这些年都对教育做了什么以至于下降的这么快,而后又连升三位。在这几年中日本对教育进行了大量投入,大量的投入在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上,这时期日本的快乐教育做得很好,在幼儿园中孩子享受了充分的自主性,瑞吉欧教学法在日本被实行得很出色。而后针对第十的位数,日本政府和教育界对日本教育进行了反思,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了重新界定,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重视幼儿的学业成绩,重视在识字、阅读、算数等方面的技能。

美国政府针对本国教育的现实对幼儿园制定了明确的学前教育目标,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课程标准和评估体系,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培养幼儿读、写、算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教師掌握教学的知识技能等。规定幼儿园要为幼儿进入小学作好准备,幼儿园必须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评估没有达标的幼儿园都要关闭,一些把建构主义理论、生态主义理论贯彻得特别好的幼儿园接连遭到不幸。看看美国的这些做法,明确的教学目标、识字、算数,这些熟悉的字眼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美国和日本两个经济大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转向,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幼儿有学习的能力,在幼儿阶段让他们学习一些初步的知识技能对其以后的学业成就作用很大,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稳妥的方法去对待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

结语

很多人把“小学化”简单地理解为不让儿童像小学生一样学习识字、数学等课程内容,不准识字,幼儿不识字,不学算数,这些都是家长不能接受的,如果幼儿园把这些内容一刀切地全都取消,各种幼儿兴趣班、辅导班肯定会遍地开花。杜绝“小学化”是不是意味着在幼儿园只要和小学沾边的东西都不教了呢,诸如识字、算数之类的东西都要被抛弃。研究显示,早期阅读对以后幼儿的发展很有帮助,4岁~5岁幼儿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幼儿对于文字、绘本等有很强的主动接触动机。如果幼儿园真的把这些幼儿的天性全都忽略了,那才是真的没有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没有尊重儿童的自由,没有尊重儿童学习的天性。

如果一纸文件就能把“小学化”的现象给杜绝了,那是不可能的,与其反对,倒不如加以引导,杜绝“小学化”不意味着在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关键在于教的方法上,如果识字、算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方法是违背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如果采用“活教育”的方式,把游戏的理念贯彻到识字、算数等课程上面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陆暻.PISA2009上海实施报告2009[Z].

[4]严圣禾.日本学前教育以“玩”为主培养孩子[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

[5]柳倩.美国学前教育新动向:联邦政府加强政府干预[J].幼儿教育,2009,(2).

[6]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Z].2011.

猜你喜欢

小学化思考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