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中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09李汶波

学理论·下 2012年7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学校体育

李汶波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就针对我国目前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引进快乐体育这一体育教学思想,并使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协调,从而提高我国的体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探讨。随着快乐体育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深化,我国一些省市的许多中小学校纷纷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广泛地开展快乐体育活动。而最终要使我国的体育课成为真正的“快乐体育”,就必须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的改革。

关键词:快乐体育;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216-02

前言

许多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都极力倡导和大力主张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引进外国在体育教学发展中所积累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正确的引导,通过学术媒体作了传播。这一举措,无疑对于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众多新的体育教育思想中,其中最引人注目和产生最多争议的就是快乐体育这一体育教学思想了。快乐体育教学产生于日本和德国,尤其是在日本最为盛行和广受推崇。在我国,快乐体育已经搞了十几年了,从总体上来说,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国的一些体育工作者由于理解错误及认识的局限和操作的偏差,导致有些学校出现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针对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展开对快乐体育教学的研究,已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发展中的一种客观必然需要。

一、快乐体育的来源

快乐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最早产生于日本。日本民族“勤奋”和“人和”的精神结构及“强国富民”的意识和观念,是推动日本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核动力。日本民族的这种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也促使了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涌现。这就为快乐体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96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办,日本民族战争后压抑的精神受到振奋,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国民的生活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日本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就在这时,一些学者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想,同时,日本学校体育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日本的学者敏感地抓住了这一变化趋势,开始研究体育与运动的关系。这既为快乐体育理论提供了思路,也为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二、快乐体育的本质内涵

日本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是重视每一个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快乐体育中的“快乐”,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失败后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与他人和睦学习和运动时的社会一体感,以及运动过后的轻松愉悦感、自我选择与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参加运动时体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深层次的情感。快乐体育中同样有失败和痛苦,只有经过失败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品尝到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而这些正是把学生的直接动力升华到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志向的必需过程。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那些把長跑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的人,不正是经历了许多次胸闷、气憋的痛苦而最终体验到长跑的真谛而乐此不疲吗?其实各种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从事不同的运动可以获得不同的乐趣,这就是体育运动以千姿百态存在于世的原因所在。人类在追求这种乐趣的过程中发展了体育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教材与乐趣有着天然的联系,只要我们去研究、提炼、利用这些“快乐”的因素,并使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协调,就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使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和乐趣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育学习的快乐感、喜悦感以及达到让学生们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目的,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快乐体育”思想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快乐体育”思想传入我国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它的传入,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从而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对快乐体育的认识不全面,把快乐体育肤浅地理解为上课时有笑声、活跃、学生高兴、有兴趣就是快乐体育,或者认为快乐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学生感兴趣,符合自己特长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就行,进而像日本参加中日学校讨论会的成员所主张的那样“上课教师干预越少越好”。然而这种教学是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日本快乐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根据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产生的,但我国与日本的历史、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价值观念、教育目标、课程体系等都不同,因此我们不可能像日本那样用12节体育课的时间去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由此可见,日本的快乐体育再好,我们也不能全盘照搬。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国情,结合我们的实际,选择那些有助于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加以运用,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快乐体育理论体系。

(一)“快乐体育”思想在体育目标方面的体现

快乐体育是进行健全的身体教育、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强调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成学生对体育的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它从生理、心理与社会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和整体效益。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中不但要包括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还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情绪。

(二)“快乐体育”思想对我国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

快乐体育特别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快乐体育思想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是由学生的主体意识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中心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快乐体育强调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多样的教学目标,并且把游戏、情感、愉悦的活动内容添加到教学活动之中,这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主导论重教轻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可以任意“操纵”的木偶,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体育课使生性好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被动性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下降,只有改变这种状态,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三)“快乐体育”思想在我国体育教材编制方面的体现

教材内容要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以前的教材内容规定得太过呆板,一味强调主体适应客体,却不管客体是否适应主体,这样的教材内容缺乏全面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教材的选择是考虑教材背后所具有的特性和内涵,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强调教材与个体需要、社会需要相结合;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应在丰富多样的前提下做到精炼和突出重点。

(四)“快乐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应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立体式的创造教学,以“发现学习”的教学结构优化学习,并强调“学习过程自组”,建立一种“由环境优化”、“情感驱动”、“增力评价”、“协同教学”、“快乐体验”等五个要素组成的实践方法体系,实现多样化和科学化。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立体式程序教学法就是体育课中,在教学内容、方式及步骤等方面采用多层次、多方向、多变化的一种教学方法。

(五)“快乐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组织中的应用

教学组织形式要从以模式化,强调严肃、纪律为主转向多样化,追求活泼,“自由”,实现严肃与活泼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课的宏观控制上,在具体操作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根據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可将体育游戏、音乐、舞蹈等快乐因素引进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去。还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如电影、录像、幻灯机等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体育知识,发展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运动能力和发展个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结论与建议

1)“快乐体育”思想的本质内涵是使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和乐趣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育学习的快乐感、喜悦感以及达到让学生们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目的。2)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体育目标制定方面体现“快乐体育”思想。3)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我国体育教学思想中贯彻“快乐体育”思想。4)应在我国体育教材编制方面体现“快乐体育”思想。5)应在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中体现“快乐体育”思想。6)应在体育教学组织工作中贯彻“快乐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占春.快乐体育与日本的教育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4,(3).

[2]包昌明.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J].中国学校体育,1994,(3).

[3]孙辉.试论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及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

[4]毛振明.快乐体育的理论及产生背景[J].中国学校体育,1994,(3).

[5]吴键.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快乐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4,(3).

[6]包昌明,富嘉贞.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J].体育教学,1991,(4).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学校体育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