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桥梁的市场化及专业化管养

2012-07-26张三峰

铁道建筑 2012年11期
关键词:管养市场化病害

陈 杨,唐 英,张三峰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731)

随着城市交通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保有量和道路运输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交通量迅猛增长,车辆大型化趋势加大,超限、超载车辆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城市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周期、结构安全及运营安全;所以,对市政桥梁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市政管理部门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如何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对城市桥梁进行有效管理,也成为一个值得业内考虑的问题。

2008年,成都市某区正式将城市桥梁的管养工作推入市场,通过市场手段选择了专业的桥梁管养单位对其城市桥梁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管养。本文拟以成都市某区城市桥梁市场化管养项目为依托,通过该项目的实际运作,总结城市桥梁管养工作的几点思路、方法及城市桥梁市场化、专业化管养的一些优势。

1 城市桥梁市场化专业化管养的思路与方法

1.1 事前介入,做桥梁管养工作的先行者

自受理登记之日起,由专业桥梁管养单位参与桥梁的设计、施工图交底、涉及使用功能设计变更、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处理、工程验收等工作。在各建设环节中,专业桥梁管养单位与建设部门充分协商桥梁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影响桥梁后期运营安全、后期维护等的问题,做到桥梁管养工作前移,减少日后桥梁维护的困难,节约桥梁运营的管养成本。

1.2 移交中控制,做桥梁移交的执行者

桥梁移交坚持“四不接”原则,即:“不竣工不接、不终验不接、不整改不接、不达标不接”,严把移交关,从源头规范“由建到管”的工作程序,确保移交桥梁资料的完整,并保证移交桥梁以完好状态移交。在桥梁移交中,采用“四步法移交”思路(图1)进行桥梁的移交工作。

图1 桥梁移交程序

1)资料完备性检查。由专业桥梁管养单位检查拟移交城市桥梁各项资料的完备性与合规性,确保所有资料完备并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2)常规定期检测。资料完备性检查通过后,由专业桥梁管养单位对拟移交桥梁进行常规定期检测,发现桥梁可能存在的病害或缺陷,出具常规检测报告,并递交桥梁建设单位。

3)桥梁建设单位整改。桥梁建设单位根据管养单位常规检测报告,对桥梁存在的病害或缺陷进行整改,直至专业桥梁管养单位认可,达到移交条件。

4)桥梁正式移交。至此,桥梁移交工作全部完成,桥梁管养单位开始对新接管桥梁进行日常管养。

1.3 专业化规范化的桥梁日常管养,做桥梁安全运营的守护者

桥梁日常管养是桥梁管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桥梁日常管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及桥梁运营安全。为确保城市桥梁的结构安全及运营安全,在桥梁日常管养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责任落实到人。管养责任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对所管桥梁进行日常巡检、养护等,做到任务到人、目标到人、责任到人。

2)加大“病”桥、重要桥梁巡检频率。加强对病害较为严重的桥梁及重要道路上的桥梁的日常巡检频率,并对桥梁的结构性病害或缺陷作跟踪监测,若发现桥梁主要受力构件有异常情况,即派专家赴现场,为桥梁结构状态把脉,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桥梁运营安全。

3)严格巡检人员管理。制订专门的巡检记录表格,所有巡检人员应认真填写巡检记录,主要包括巡检时间、天气、桥梁的病害情况等,保证巡检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评估桥梁结构状态。每年对桥梁进行一次常规定期检测,了解桥梁病害或缺陷的年度发展状况,并对桥梁的实际结构状态进行评估,确保桥梁安全运营。

5)建立落实应急抢险预案。针对桥梁特点,分析风险因素,识别风险源,建立风险档案,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抢险预案,配备抢险人员、设备和物资,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2 城市桥梁市场化专业化管养的优势

经过几年的实践,城市桥梁管养工作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有利于桥梁管养新机制下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面向全社会选择的专业桥梁管养单位的检测、巡检等工作,可以全方位地掌握桥梁结构状态,并又好又快地建立完整的桥梁养护档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桥梁管理单位决策的科学性,及时地对各类桥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养,提高了桥梁管理水平。

2.2 有利于维护桥梁的使用寿命,确保桥梁运营安全

在桥梁正常的使用寿命期间,专业桥梁管养单位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日常巡检、日常维修、加固设计等各项工作,全面、及时、动态地掌握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病害和缺陷,更有针对性地对病害进行维护和修复,有利于维持或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确保桥梁运营的安全。

2.3 有利于充分利用专业的桥梁管养单位资源

城市桥梁的管理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一项工作,但现阶段绝大部分政府桥梁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员知识结构也配置不全,缺乏必需的桥梁管理、养护、检测、结构分析等各类技术人员;此外,绝大部分政府桥梁管理部门也缺乏必要的各类养护设备、检测仪器等。若由桥梁管理部门直接对桥梁进行管理,则需要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各类养护设备、检测仪器等,这必将是一笔极大的开销。通过市场化管理,引进专业的、高素质的专业桥梁管养单位可以根据批量管养桥梁的现状,灵活地调配人员、仪器、设备,集中解决问题,使得社会优质专业资源闲置浪费最小化;另一方面,专业桥梁管养单位可以预见性地发现桥梁运营中结构病害的发展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前进行病害控制,从而节约桥梁的加固维修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结语

传统的城市桥梁管理模式中,市政管理部门所扮演的角色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采用此种管理模式不仅在专业技术人员、资金投入、维修机具、检测仪器等方面的缺口很大,而且不具备竞争和激励机制,势必存在工作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

通过市场化运作,由专业的桥梁管养单位负责桥梁管养的各项具体工作,市政管理部门更多的是监管责任。总之,城市桥梁管养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仅能解决传统的城市桥梁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而且更加合理、灵活、高效,并能保证城市桥梁管养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 99—2003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管养市场化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