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型设施农业农民对合作社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2-07-19王晓蓉李凤菊詹嘉放霍文娟宋治文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都市型天津市设施

王晓蓉,李凤菊,詹嘉放,霍文娟,宋治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

设施农业是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等特性的新兴农业,是国内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经营方式的集约化,且其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营主体的专业化[1-4]。2007年7月1日起,国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的有力推手。因此,设施农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融合,将加速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007年天津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发展设施农业的“4412”工程,设施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5-6]。截至2011年,天津市仅种植业新增设施面积累计达3万hm2,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经济增长点。目前,天津市的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已达400多个,对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影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因素和影响专业合作社发展因素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研究[7-17]。其中,定性研究主要是以农民为切入点,对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研究较为成熟,但对于影响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因素的更深层次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从事都市型设施农业的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度较高,对合作社作用的评价是影响农民参加合作社意愿和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笔者以天津市为例,选取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探讨影响农民对专业合作社作用感知的因素,为增强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保证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课题组于2011年对天津市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根据天津市设施蔬菜种植业布局和发展现状,调查样本覆盖了7个设施蔬菜主产区县的18个乡镇28个村,由于设施蔬菜生产的集约化,一个村或基地中的农户种植情况存在趋同性,所以,在随机调查的基础上,每个村或基地采集3~5个样本,最终收回有效问卷98份。

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4,18],农民合作组织的主要经营业务包括生产资料购买、产品销售、技术、信贷、保险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围绕合作社的功能,提出影响农户对合作社作用感知的假设因素,涉及农民生产资料购买、技术、销售、贷款、保险以及参加合作社等方面的经历。

2 农民评价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2.1 农民对合作社评价分析

在调查中,有14.3%的农民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设施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很大,6.1%的农民认为作用较大,9.2%的农民认为作用一般,6.1%的农民认为作用不太大,14.3%认为没有起到作用,50.0%的农民对合作社的作用没有考虑过。总体来看,都市型设施农业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价偏低,仅20.4%的农民对合作社做出了积极评价,认为合作社发挥了很大或较大的作用。

2.2 模型选取和变量定义

把农户对合作社的评价分为积极评价(包括作用很大和作用较大)和消极评价(包括作用一般、作用不太大、没有作用、没考虑过),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对于二分类因变量的分析使用非线性函数,最常用的一种函数是Logistic分布,通常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来估计分类因变量和一系列连续自变量或分类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9])。农户对合作社评价(Y)的线性概率模型的回归形式为:

用Pr表示农户对合作社评价(Y)的发生概率,且由于Y包含多个自变量,令Z=α+β1X1+β2X2+…+βnXn,则Logistic回归模型为:

其中,Xj是自变量,表示第j种影响因素;α和βj表示自变量的常数和回归系数;n表示自变量的个数。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变量定义

2.3 模型检验与分析

运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Backward(Wald)方法进行模拟计量,然后将Wald值最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剔除,再逐次回归,直到所有的解释变量均达到10%显著水平为止。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仅列出最初和最终模型估计结果)。

表2 模型结果

农产品销售方式是影响农民对合作社评价的关键因素。由表2可知,该变量系数均在1%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合作社统一销售方式的农户,对合作社作用评价最高,其次是代销方式,自产自销方式最低。

参加涉农贷款也是影响农民对合作社评价的重要因素。由表2可知,该变量系数均在5%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有申请涉农贷款经历的农户对合作社的评价较积极,有申请成功经历的农户对合作社的评价更为积极。

参加涉农保险显著影响农民对合作社的评价。由表2可知,该变量系数均在10%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申请涉农保险经历的农户对合作社的评价较积极,有申请成功经历的农户对合作社的评价更为积极。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显著影响农民对合作社的评价。由表2可知,该变量系数均在10%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参加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其对合作社的评价较为积极。

3 结论

通过对天津市部分从事设施农业农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评价受到农民在农产品销售、参加涉农贷款、参加涉农保险以及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方面经历因素的显著影响。可以得出,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从事都市型设施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特别是合作社在产品销售、帮助农民申请涉农贷款和涉农保险方面发挥的作用对农民评价感知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合作社覆盖率不高、合作社在生产资料购买和技术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4 对策建议

基于本研究结论,提出2点建议。

一是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研究表明,有过合作社经历的农民对于合作社的评价较为积极,但目前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比例偏低,需进一步制定促进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相关政策,加大在财政、税收、金融和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并以法规或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其发展壮大。如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给予财政补贴,安排一定量的计划土地指标,解决合作社办公场所、农产品销售场地等非农建设用地;协会和合作社组织销售的农产品应考虑视同农户自产自销予以减、免税,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担保资金平台,积极探索和指导金融部门对协会和合作社季节性贷款的担保措施和信贷程序,提供低息贷款和政府贴息贷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引导发展一批有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合作社的功能较单一,层次不齐,特别是普遍缺少精于采购和技术的稳定人才。所以,需通过多元化牵头兴办(依托农村专业大户、生产经营能人牵头或龙头企业创办)、多形式盘活并存(产加销一体型、产销结合型、信息及销售服务型)、多样化利益机制(资本股份合作、产品购销合作、生产技术合作、效益考核合作)等模式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市场连接合作社、合作社连接生产基地、生产基地连接农户的发展格局。

[1]殷文杰,吴永兴.上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经验研究[J].农业经济,2007(3):17-18.

[2]果雅静,吴华杰,马铃,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7(11):131-135.

[3]刘会想,孙国兴,巩前文.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与趋势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8-22.

[4]詹嘉放,宋治文,李凤菊,等.日本、荷兰和以色列发展设施农业对中国的启示[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97-101.

[5]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5-9.

[6]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7]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5):10-16.

[8]卢向虎,吕新业,秦富.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6-31.

[9]赵佳荣.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18-26.

[10]朱红根,陈昭玖,翁贞林,等.稻作经营大户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71-78.

[11]张红云.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67.

[12]张冬平,丁鹭,夏海龙.基于Logit模型下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338-341.

[13]乐永海,陈华.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选择及其满意度研究:基于新疆地区红枣产业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63-69.

[14]贺梅英,庄丽娟.农户对专业合作组织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广东荔枝主产区的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27.

[15]余守武,洪晓富,范天云,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以龙游县献军种粮专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9(5):300-303.

[16]雷瑛.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典型问题解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1-4.

[17]董长海,张广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及发展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5-8.

[18]藤荣刚,周若云,张瑜,等.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的发展新动向与面临的挑战:日本案例和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03-109.

[19]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都市型天津市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都市型农事体验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教育为例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上海市都市型工业空间组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