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擒故纵

2012-07-18章伯奇编绘

连环画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郑庄公小儿子京城

章伯奇/编绘

1 春秋时期,郑武公从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县)娶妻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大成人后继承王位,史称郑庄公,小儿子名共叔段。

2 虽然郑庄公是姜氏的亲生儿子,但姜氏并不喜欢他,原因是郑庄公降生时是难产,脚先出来,头后出来,其母姜氏为他取名“寤生”。

3 姜氏喜爱小儿子共叔段,郑武公在世时,她就多次要求立共叔段为世子,但郑武公始终没有答应。

4 郑武公去世之后,按照长子继位的礼制,寤生即位,成为郑国的国君,史称郑庄公。

5 郑庄公即位之后,其母姜氏因偏爱小儿子,要为小儿子争取更好的条件,这日便把郑庄公叫来,请求把制这个地方,赏赐给共叔段做封邑。

6 郑庄公机警过人,办事冷静而有远见,便对母亲说:“制是一个形势险要的城邑,当年虢叔就死在那里,所以制邑不能封给弟弟。此外任何地方,只要母亲您想要,我都可以划拨给弟弟。”

7 其母姜氏便说:“那就把京城(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并不是郑国的都城)封给共叔段吧,让共叔段住在那里。”郑庄公答应了母亲的请求。

8 于是,共叔段正式成为京城的主人,因他是郑庄公的亲弟弟,人称“京城太叔"。

9 共叔段在京城并不安分,他令手下广修粮库,大量积蓄粮草。

10 还令手下招兵买马,大量扩充军队。

11 共叔段令手下加高、加厚京城的城墙。大夫祭仲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12 大夫祭仲亲来见郑庄公,说:“《周礼》对城市的城墙都有定制标准,不容逾制。现在京城的城墙已经大大超过标准,这说明什么,大王应当心中清楚!”

13 郑庄公平静地说:“这是我母亲姜氏非要这样做的,我拿她也没有办法,不如就让他们随便做吧。”

14 祭仲说:“姜氏怎么会满足呢?大王要及早做出安排,以防他们滋生事端。田间蔓延的野草尚不易铲除干净,您弟弟一旦有了野心,就更难处理了!"

15 郑庄公说:“没有关系的。我相信多行不义的人,一定会自取灭亡的。您还是耐心等待,也不要和别人公开议论此事。”

16 不久,共叔段下令,说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城邑十地,不仅要听郑庄公的命令,而且要听从自己的调遣。

17 大臣公子吕得知后,便对郑庄公说:“一个国家是不允许两个人发号施令的。如果大王想把君位让给你的弟弟,我们这些大臣就去侍奉他;如果您不想让位,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

18 郑庄公平静地说:“不用着急,共叔段若不自行收敛,他将会自食其果。暂时不理他,你也不要和别人公开议论此事。”

19 共叔段见郑庄公没有反应,便得寸进尺,不仅宣布西鄙和北鄙两处地方是自己的封邑,并宣布廪延这个地方也是自己的封邑。

20 大臣公子吕来见郑庄公,说:“大王,现在应当动手了!如果共叔段的封地一再扩大,支持他的老百姓就会越来越多,一旦举事,就难办了!”

21 庄公还是不慌不忙说:“我相信凡不尊重国君的人,对其兄长不义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百姓拥护的。他侵占的土地越多,就越容易垮台。暂时不去理他。"

22 共叔段以为郑庄公软弱可欺,便加紧修筑高大的城郭,储备了大量的粮草,积极生产武器和军械装备,又充实了车兵。

23 共叔段还亲自检阅部队,督察部队进行军事训练。

24 姜氏用重金收买了守卫都城城门的官员,要他们帮助小儿子夺取君位。但这一切都在郑庄公的掌控之中。

25 郑庄公打听到共叔段起兵的准确日期,便对公子吕等大臣说:“现在可以动手了。”

26 公子吕奉郑庄公之命,率领二百辆战车,打着讨逆平叛的旗帜,向京城进军。

27 京城的人听说郑庄公派兵前来镇压,还知道共叔段是叛君谋逆的乱臣贼首,便纷纷反戈。公子吕轻而易举地攻克京城。

28 共叔段只好仓皇出逃,来到鄢地。

29 郑庄公的大军义追到鄢地,鄢地的守军也都自动放下武器,打开城门。

30 共叔段见没有人支持他,不得已远逃到共国去了。郑庄公使用“欲擒故纵"之计,让共叔段自我暴露,铲除了隐患。

31 郑庄公因为母亲姜氏参加了这次叛乱,非常生气,便令把她放逐到城颍,并对母亲发誓:“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32 没过多久,郑庄公便觉得自己对母亲姜氏的惩罚太过了,十分后悔,但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补救。

《扬之水》是一首反映曲沃桓叔篡国阴谋的诗歌。 晋昭公始封桓叔于曲沃,造成曲沃盛强,昭公微弱,最终晋为曲沃桓叔篡夺。 作者在一开始就有预见,委婉讲出。 说是不敢告,实际上已经起到了告的作用。

33 大臣颍考叔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他听到这件令郑庄公感到为难的事,决心帮助郑庄公。

34 于是,颍考叔便从颍谷米到京城,以送土特产为名,面见郑庄公。

35 郑庄公留他一起吃午饭。在吃饭时,颍考叔故意把一块熟肉放在一旁。

36 郑庄公觉得颍考叔的行为有些奇怪,便问:“你官至大夫,还在乎一块熟肉吗?”

37 其实颍考叔这样做,就是要等郑庄公说这句话,便平静地说:“想带回给家母吃。她老人家吃过我为她专做的一切食物,就是还没有吃过大王赏赐的熟肉。”

38 郑庄公一听,十分感动,便长叹一声:“你有老母,可带熟肉回去给她吃,我却没有这种尽孝心的机会了。”

40 郑庄公便把当年发誓的经过说了一遍,又说,事后也明白了,也十分后悔,却不知道如何补救才好。

41 颍考叔便说:“大王,此事不难解决。你挖一条地道,直通王后姜氏宫中,深度要见到泉水,然后大王与母亲在地道中相见,谁又能说这不符合大王当年的誓言呢?”

42 郑庄公大喜,说:“对呀!寡人怎么没有想到呢!"于是重赏颍考叔。

43 郑庄公立即令人挖了一条地道,直通王后姜氏宫中。地道很深,有些地方还流淌着泉水。

44 郑庄公走进地道,想到就要与母亲相见了,就唱起歌来:“我沿着地道向宫中走去,想到即将见到老母亲,作为儿子感到十分欢快!”

45 这时,王后姜氏从地道另一端走出来,也唱着歌:“我沿着地道向外走着,想到即将见到的大儿子,作为母亲感到无比快乐!”

46 于是,郑庄公和母亲和好如初,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猜你喜欢

郑庄公小儿子京城
动物学校放寒假
我谈郑庄公
京城之夜,文化之夜
关于辽上京城营建的几点浅见
山鸡舞镜
从《左传》《史记》《东周列国志》看郑庄公人物形象的流变
爷仨钓王八
京城:请听雕塑家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