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金给付与退休年龄政策关系探讨

2012-07-13王辛梓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

王辛梓

摘 要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过于陈旧,在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改革逐渐提到政策议程上来。本文主要对养老金给付与退休年龄政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现行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退休年龄 人口老龄化 替代率 赡养率

中图分类号:F241.3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给付压力增大,对于提高退休年龄的讨论热度不减。目前退休年龄仍然执行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一规定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与其所根植的社会状态之间逐渐脱钩。人口寿命的延长、结构的改变都将这一“陈旧”的政策推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

一、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随后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对退休年龄加以完善和规范,如195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以及1978年《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等。综合起来,中国目前退休年龄的规定可以概括为: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除了一般性退休年龄规定之外,鉴于特殊工种、身体条件、企业改制、职称级别等还有关于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的规定。

二、养老金给付与退休年龄关系

养老金给付是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环节。明确退休条件是养老保险给付的前提,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则是退休条件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养老金的给付与退休年龄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方面,退休年龄的调整影响着养老金的给付。宏观上,退休年龄的调整会影响到劳动者一生为社会创造的财富的多少,影响国家的财政支出与积累,乃至经济的发展。微观上,退休年龄的调整,关系到企业支付的退休金数量及个人领取的退休金。

另一方面,养老金给付对退休年龄也产生着影响。养老金给付水平,可能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既可能诱发提前退休也可能导致推迟退休。 这些都会对实际退休年龄产生影响,从而反映在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调整上。

三、退休年龄调整产生的具体影响

(一)退休年龄调整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首先,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养老保险费的缴费率取决于养老金的替代率和制度赡养率,即保费率=工资替代率字贫壬难率。其中工资替代率是退休金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率,制度赡养率则是退休人口与在职人口的比率,即保费?(退休金/社会平均工资)祝ㄍ诵萑丝?在职人口)。可以看出,保费率与退休人口正相关而与在职人口负相关,其他因素不变,在职人口数量越多,保费率越低,制度负担越小。即退休年龄提高,减少退休人口,增加在职人口,增加退休金收入的同时减少了制度的给付。

其次,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的是基金积累模式,个人的供款率由工资替代率和自我负担率决定,即供款率=工资替代率鬃晕姨娲率。即制度赡养率被自我负担率代替,自我负担率是领取退休金的年数与工作年数之比,所以供款?(退休金/社会平均工资)祝领取退休金的年?工作年数)。分析可知:其他因素不变,提高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的年数减少,工作年数增加,供款率降低。

综合以上两种模式,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前提下,提高退休年龄会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减少养老金支出。据劳动保障部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1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

(二)退休年龄调整对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影响 。

在上文的分析中可知,在现收现付模式下,缴费率=工资替代率字贫壬难率?000年全國的养老金替代率为80%,假设以后每年降低成本1%,至58.05%为止。在现行制度下分别假设退休年龄为60岁和65岁,对养老保险费缴费率进行测算,结果可总结为: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养老保险费的缴费率较之60岁时将大幅降低,到2050年时仅为27.03%。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个人投保费率为8%,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企业缴费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所缴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可见,提高退休年龄对于减轻个人和企业的缴费负担有重要意义。

(三)退休年龄调整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资本与劳动力是企业成本的两个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退休年龄通过影响劳动力成本,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引起失业率的变动。通常情况下,较低的退休年龄意味着较短的工作期和较长的退休金领取期。所以当其他因素不变时,退休年龄越低劳动成本越低,当劳动成本低于资本的成本时,企业倾向于用劳动力替代资本;相反,企业就会倾向于选择资本,将劳动力挤出,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但也有学者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并不必然引起失业率的增长。较低的退休年龄也并不一定有利于年轻人顺利就业,退休人口所腾出的就业岗位与年轻人所需求的岗位并不是完全对应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奥地利等国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曾采取鼓励退休的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是法定退休年龄最高的国家,但失业率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发达国家已普遍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青壮年劳动力的比重明显降低,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劳动力的短缺成为必然,这种背景下,提高退休年龄,使一部分老年人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也可以说是缓解劳动力短缺的一项措施,提高退休年龄对青年人就业的冲击可能会很小,所以较高的退休年龄和较低的失业率才能并存。

此外,若退休年龄偏低,部分退休人员在退休后由于健康状况良好或家庭生活需要等因素很可能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企业却不必为这部分人缴纳养老金,这部分人群既可依法领取养老金又可领取“工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退休年龄的调整对年轻人就业率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简单确定的。

四、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存在的问题

(一)退休年龄偏低。

目前退休年龄的法定规定明显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首先源于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据资料显示,19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岁,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男性为69.6岁,女性为73.3岁,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我国男女预期寿命分别为71岁和74岁。可见50年来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增长了30多岁,而退休年龄却没有丝毫变化。我国劳动力开始就业的平均年龄为20岁,在2007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下,男性与女性的工作时间、退休时间和自我负担率分别如下:

从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女性的自我负担率很高,尤其是女工人已达到了0.8,即其没工作1年要为未来准备0.8年的养老金,明显是不公平的。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和缴费性养老金,其中缴费性养老金以10年作为生命余命,即意味着上述三类人群中分别有1年、9年和14年个人账户中是空账的,需要由社会统筹账户来弥补,这必然会造成养老基金的缺口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趋势仍在不断加剧,并可能于2030年左右进入高峰期。在较低的退休年龄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导致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增加在职人员的压力,从而会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压力。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马光远:应不应该延迟退休年龄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俄延长公务人员退休年龄 男65岁女63岁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延迟退休的有些“流行说法”不准确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