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流业发展研究

2012-07-13毕超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物流业标准化物流

毕超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本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良好,成绩喜人

提起物流,大多数人都主观的以为物流只是送货、派发物品的前线工作,而忽略了物流牵涉到整个生产、采购、存储、包装到分销的过程,需要相当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如今的物流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物流业是一个行业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目前,物流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物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

(二)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也已写入“十二五”规划,我国各物流协会协助有关部门筹划《2011-2020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争取到“十二五”末期,以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等措施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二、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我国物流业与国外物流业差距依然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中国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偏低;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未建成高效的物流体系;物流市场不够规范,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不统一;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二)我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差强人意。

我国的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已有长时间的发展,然而作为将几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物流产业还尚未形成。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形成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手段落后,体制、机制存在障碍。

据了解,全国众多物流企业中,95%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近年来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管理手段依然落后。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行业衔接不畅。物流业与发改委、工业、商务、交通、口岸、海事、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有关,却至今没有行业主管部门。此外,物流设施衔接水平较低,运输服务效率和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多式联运发展严重滞后。

2、我国企业物流资本实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以企业拥有物料搬运设备与产品的情况为例,我国企业物流的情况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拥有叉车设备的虽占81%,但其中拥有较先进的企业却不多,拥有内燃叉车的占45%,拥有电瓶叉车的企业占36%,拥有特种叉车的占16%;因此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的需求,技术装备的改进还有较大的空间。

三、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

随着物流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同时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物流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前景看好。摆在我们面前的不足还很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一)制定物流产业政策,确保物流业健康发展。

我们可以在充分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实施物流产业政策,确定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和阶段目标,促进我国物流业顺利从“导入期”向“成熟期”高速转型;协调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架构,扶持弱小的物流企业,改造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并推动其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地区分工协作、资源地区配置和利用合理化;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物流市场绩效;加快物流产业基础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支持物流产业的高速高效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物流市場法规体系,加强物流市场调控。

我们应理顺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逻辑脉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切合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提高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集约性、系统性,增强其综合调控能力,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制定出一些符合本地区的物流法规。为了推动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政府可以在舆论导向、制定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系统的规划与改造等几个方面加强宏观调控。

(三)加快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

首先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制定各物流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业标准。其次要根据我国国情,使物流标准化尽快与国际接轨,从而降低因标准化系统不统一所造成的损失,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一整套既适合我国物流发展需要,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全国物流标准化体系。

(四)推动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物流市场。

要培育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首先要引导企业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其他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其次是要引导企业从“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与合适的企业缔结战略联盟,实现互惠互利;再次是要鼓励企业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增强竞争忧患意识,构筑全球化战略,参与国际化竞争;最后是要促进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树立过硬质量、良好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经营理念。

(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首先需提高既有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其次应加强新建设施在规划上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第三要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空间布局与功能完善,特别是运输设施的合理发展所营造的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运输网络等综合运输环境和运输效率,这是物流组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优质服务的根本。

(六)大力推进物流技术进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物流信息化需要加强互联互通、信息进一步整合,尤其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讲,需要在物流业更多地鼓励技术的集成应用,而非原创;在企业层面,物流技术企业应该转变增长模式,使企业发展更多地回归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角度来看,应该更多地帮助产业形成物流技术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提炼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七)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培养物流人才。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作者:太原铁路机械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物流业标准化物流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