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比较分析

2012-07-13王军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服务外包中印比较

王军强

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呈现出由“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再包揽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而是把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把产业链中的非核心部分从原来高成本的生产地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这就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对中国而言,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有助于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方式的升级转变。然而,中国承接服务外包起步较晚,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能力、质量等方面,与印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对中印两国服务外包产业现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所在,进而提出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

关键词:中印;服务外包;比较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71-03

一、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

(一)印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

印度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成本和质量上的综合优势,印度成了迄今最受离岸外包发包方青睐的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的后台办公室,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印度服务外包行业的蓬勃发展是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印度已占有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额的46%及全球ITO市场总额的65%,其中90%以上的接包业务来自欧美国家,对美国离岸外包业务更是处于垄断地位。据统计,财富五百强企业中有 1/5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有220家从印度获得软件支持。服务外包产业产值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7%,占印度出口总额的40%左右。

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印度由于过于依赖美国服务外包市场,过去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印度服务外包出口增速放缓,2008年仅增长4%到7%,这种趋势延续到2009年和2010年。2009年1月爆发的印度萨蒂扬丑闻为印度的服务外包业雪上加霜。很多全球性大公司对印度企业的可信度和企业管理存在质疑。这些客户普遍认为印度外包供应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通信、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以及极高的核心人员更替率。

(二)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

据商务部2011年12月统计,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已超过1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50万, 2011年全年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增幅达40%。中国2011年外包业务占全球外包业务的30%,与印度所占的43.7%份额仍有差距,但中国与印度在服务外包业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初期,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曾经主要依靠日本市场,在大连、北京这两个外包领军城市有70%~80%的出口订单来自对日外包,而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不超过整个出口销售收入的15%,在欧洲市场几乎是零。由于国内市场的成长,外包企业也慢慢将重心转向国内,如我们规模较大的服务外包企业文思创新,其国内市场的收入已占到总体营业额的40%以上。而从大连看,业务外包前几位的企业现在是来自欧美市场的微软、埃森哲、惠普等企业。由此可见,国内外包业务在快速增长,欧洲离岸业务呈现增长态势,北美市场将取得进一步发展,日本外包市场略见萎缩,经济危机后日本的经济恢复尚需一个过程,离岸业务将受到一定影响。

从企业的行业划分来看,信息服务业(含通信和动漫)、金融、医疗保健、制造业、政府与教育是最受领军和成长型企业关注的五大行业,五大行业占整个市场比重额80%以上。从服务外包的业态划分,前110强企业中,ITO依然是主要服务方式,占服务外包总收入的77%,BPO和KPO分别占10%和13%.然而人才、资本和强大品牌的缺乏仍然制约着中国外包业向价值链高端的BPO和KPO的发展。

二、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优势比较

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取决于各种综合因素:劳动力成本、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国家风险。

(一)劳动力成本

关于中印两国劳动力成本孰高孰低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eNews于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的结论是:中国目前的人力成本远远高于印度。该报告的数据显示:美国软件及相关岗位的年薪为6万~8万美元,相同岗位的年薪在中国为8 952美元,而在印度只有5 880美元。具体来说:

第一,就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尤其是软件外包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来说,总体上是低于印度的。但在中国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和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已经高于印度。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薪酬水平被很多低成本城市摊薄后,总体水平就会比较低。但是,仅就目前中国主要从事接包业务的一线城市而言,人力成本与印度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第二,中国服务外包的承接内容和人才质量与印度相比有一定差距。印度已经进入由BPO向KPO发展的阶段,而中国目前仍主要从事ITO与低端BPO。事实上,中国为了保持在人力成本上的竞争力,只能包揽越来越多的低端BPO业务。这样对于同样等级的服务外包业务来说,中国的人力成本就超过了印度,也就是说,按单位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人力成本,中国是高于印度的。

追溯服务外包发生的动因,薪酬成本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随着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链趋于成熟,成本因素所占比重下降并逐渐淡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发包方,固然会注重成本因素,但接包国的文化氛围、商业环境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亦很重要。爱尔兰的相对人力成本尽管很高,但其软件外包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依然领先就是很好的例证。从长期来看,仅仅依靠人力成本优势实现外包增长并不是可持续的,中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寻求一种内涵型发展方式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一种内涵型发展方式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服务外包中印比较
2019年中印贸易突破6300亿元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城管服务外包引出城管权力扩大问题分析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