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教教材出版制度在WTO规则下的机遇与挑战

2012-07-13林婉芳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

林婉芳

摘 要 加入WTO,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给我国高等教育的教材管理体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高教教材管理体制只有抓住有利的、积极的一面来应对WTO,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需要,才能使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本文就高教教材中的出版发行环节的管理制度,主要从我国高教教材出版制度的现状,加入WTO后高教教材出版制度面临的挑战,谈谈WTO规则下我国高教教材出版制度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 WTO 教材出版制度 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WTO,其基本工作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争端解决四项,制定了相应的基本原则、附加细节以及市场准入承诺等。加入WTO可使成员国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我国加入WTO后,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给我国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全方位的影响。旧的高等教育的教材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教材管理是指从教材的研制到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教材的编写、实验、审定、出版发行、选用的一系列环节,这些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教材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本文就教材的出版发行环节的管理制度,谈谈该制度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高教教材出版制度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的高等学校对教材的征订、出版有自主权,但是,实行教材包销是我国高等学校使用教材的主要方式,在这种事关全局的问题上,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实行自主权,以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的教材出版制度仍存在较多问题。

1.出版垄断现象严重。在我国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垄断的情况较为罕见,而行政垄断却随处可见。出版产业作为比一般竞争性行业市场化程度更低的行业,其行政垄断的色彩更浓,问题更突出。主要表现为:阻止民营企业的进入、行业保护、书号控制。例如,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连锁经营权是出版物发行的两项最高资质,长期以来只有国有新华书店和出版社享有这两项资质。

2.教材盗版现象严重。高等学校每年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类似于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两课”等公共课程,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上,巨大的市场需求使盗版教材大有可乘之机。

3.部分教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主要是指有些预订的教材往往是针对综合大学相关专业编写的,不能适合其他各类高校教学的需要。大量自编、协编、包销的教材由于缺乏评优机制,往往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这类教材往往互相抄袭,层次低、水平差、缺乏新意、缺乏特色。

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高教教材出版制度运行平稳,制度运行中一直存在问题,只是这些问题都没有导致出版制度重大后果的出现。但是,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外来的制度蜂拥而来,对我国的出版制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了解WTO给我国出版制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对我国进行教材出版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入WTO后高教教材出版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WTO的规则冲突。

WTO规则是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与出版产业有关的规章条例主要包括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之中。入世后,我国出版业首当其冲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使出版业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与WTO规则相适应。

(二)出版物分销市场受到的直接冲击。

在入世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承诺逐步开放出版物的分销市场,这意味着,在该领域,我国出版业的零售商、批发商将要面临着境外强大竞争对手的直接冲击。

(三)編辑出版环节受到的间接冲击。

对于编辑出版环节,虽然我国政府未承诺开放,表面看来这块市场似乎相安无事,但若稍作分析,便会发现,随着其周边市场—印刷市场和分销市场的逐步开放,入世后编辑出版环节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间接的冲击。

三、WTO规则下,我国高教教材出版制度的改革对策

(一)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WTO的精髓是市场开放与法律建设并举。WTO内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因此,制订规则,完善规则,遵守规则,是中国教材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快出版立法,做到有法可依。要从法制规范的角度,以法治取代“人治”,杜绝产业发展的盲目性、摇摆性。此外,我国出版业建立和完善出版法律法规体系时,要注意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保护我国的出版资源,尊重国际惯例,在立法标准规范上与现行国际惯例接轨。要尽快出台一部涉及出版各领域的系统而完善的《出版法》。

2.强化法制观念,有法必依。目前出版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较为严重,出版单位和销售单位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淡薄。出版市场化,尤其是入世与国际市场接轨后,如不改善这种状况,将会给合法经营的企业、给国家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使法律观念深入人心。在出版法制建设中,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

3.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建设。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执法队伍;坚决惩处法制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以保证出版执法队伍的廉洁度;加强法制机构建设,设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发挥舆论优势,发动社会对出版市场及市场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督。

(二)深化制度改革。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全面增强我国出版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优化出版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出版工作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可从两方面优化出版结构:一是为出版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取消一些不利于出版结构优化的行政命令和政策;二是采取积极措施,宏观上调控那种依靠市场无法实现结构优化的出版领域。

2.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入世后,随着出版市场准入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出版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单一的行政手段来对出版业进行管理的方式,已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的方式转变,转向依法管理和用经济手段管理,“国家可以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等来管理出版业;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来管理和引导出版业;国家可以通过年检、评奖、抓重点项目、树立榜样,对出版业加以引导;国家还可以通过调节税收,设立有关出版基金来支持、鼓励、促进出版业发展”。

(三)加快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

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入世”后,随着教材市场的开放,合资和外资的零售、批发商将逐渐地大量涌入。他们除争夺我国的教材市场外,还必将争夺我国高素质的出版业人才。因此,出版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大力培养出版人才。

1.不断提高出版人员的素质。要创造条件,鼓励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了解学术发展前沿和动态;要加强培训,要求能熟练地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组织和编辑稿件,能综合处理文字、图表,用现代科技手段替代传统的操作方式。

2.实现干部人事改革制度。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样是出版单位培养优秀出版人才的“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参考文献:

[1]专著.教材制度沿革篇(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2.

[2]袁振国.专著.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7.

[3]熊映平;郑文娟等.专著.走进WTO教育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01.

[4]易永卿;李益群.期刊文章.走出困顿:高校教材建设的理性思考.前沿2005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浪潮下保险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