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的几个关键因素

2012-06-25王永岐邢芳会赵翠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限额分析仪光度

王永岐,邢芳会,赵翠霞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陕西 西安 7103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快速、准确、精密度高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现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因素探讨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测定参数的设置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参数种类很多,一部分为固定参数,用户不能修改,只需选择即可工作,一部分为测定参数,需调试合适后方可工作。下面就一些在应用中需特别注意的主要测定参数进行探讨。

1.1 样品体积分数 样品体积分数是样品体积与反应液总体积之比,若比例增大,则线性范围缩小,反应时间缩短,样品内源性干扰,旁路反应增强,方法特异性下降;若比例减小,检测信号偏低,信噪比(噪音/信号)增大,会加大测量误差。根据我们的经验,待测物质在样品中含量低、生理波动范围大的样品用量大,如:Glu、CHO等,样品试剂比多为1:100;方法灵敏、吸光度高的实验,样品试剂比小,如白蛋白溴甲酚绿法,常为1:200;肌酐的Jaffe 法,测定时间短,吸光度低,比例多为1:10。

1.2 波长的选择 正确选择波长有利于提高测定灵敏度和减少测量误差,生化分析仪大都采用双波长。主波长由反应产物发色团的最大吸光度决定,副波长的设置原则是要求干扰物质在主、副波长处有相同的吸光度。一般来说,副波长应大于主波长100nm,最后以主波长与副波长光吸光度差来计算结果。加选副波长目的是消除脂血、溶血、黄疸的干扰,补偿分光和检测系统本身的漂移及电源波动造成发射光不稳定对结果的影响。用单试剂测定的项目应用双波长的如: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主、次波长是540/700nm;溴甲酚绿法测白蛋白(ALB)主、次波长分别是630/700 nm;以NADH或NADPH 作为测定物或产物的试验常采用340/380 nm;Trinder反应多选用520/600 nm;免疫比浊法常选用370/700nm。

1.3 测定方法学 常用两点法、速率法、终点法。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该实验试剂盒的要求或反应原理来设置,单试剂选择一点终点法,双试剂选择两点终点法,酶法大多使用速率法。例如尿素氮测定有速率法、终点法试剂盒,前者为底物过量设计,而后者按酶过量设计,设计方法不同,其计算方法不同。因此,我们选择测定方法时应与试剂盒的测定方法相一致。

1.4 孵育时间 选择终点法时设置,如溴酚绿法测ALB,测定时间为30s,30s 后α 球蛋白、转铁蛋白也将呈色。又如Cr(Jaffe 法)的测定反应前20s为乙酰乙酸等快反应物呈色,后80~100s为蛋白质等慢反应假肌酐呈色,只有20~60s 间肌酐呈色反应占主导地位[1]。当选择酶法的Trinder反应测定GLU、TG、CHO 时,由于37℃酶反应较慢,因此必须测定酶反应达终点的时间。

1.5 延迟时间与监测时间 在连续监测法中,当酶与底物混合后需一定延迟时间让酶激活直至线性反应期才能开始监测,有的项目需用工具酶将内源性代谢产物耗尽以消除干扰。如AST和ALT,虽然试剂说明书上注明延迟时间是60s,但实际测定中结果总是偏高,经分析我们认为人体大量内源性酮酸增多的情况较多,虽然试剂内有过量乳酸脱氢酶,但在60s 内仍不能完全消除,监测期内剩余酮酸仍被当作AST和ALT,所以我们将延迟时间通过高、中、低值质控修正为90~120s,取得的结果较为理想。监测时间要求在线性反应期至少应监测90~120s 或至少4个点(3个△A),时间过长易发生底物耗尽。

式中c为标准液浓度(mmol/L),l为比色杯光径(cm),V为反应总体积(ml),v为样品体积(ml)。对5-硫代-2-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可得到高纯度而稳定的指示物,可将其配制在一定的介质中,按临床标本用现场试剂和仪器测定A,求实测ε值和F值。

1.7 限额参数 试剂吸光度值限额参数的设置是检验试剂质量的一个指标,超过此限额,仪器会报警或拒绝该试剂,此时应更换。样品吸光度极限说明样品有可能存在溶血、脂血、黄疸对测定结果实际值的干扰。最大吸光度及最小吸光度、线性度、线性测定范围的限额参数的设定,超过此限额说明样品的酶活性非常高,底物将耗尽,随后测定的吸光度变化不可靠。应注意的是:限额参数的设计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认为限额参数不是主参数,从而少输或不输,这是不正确的。

2 试剂盒的选择

试剂盒的选择应看此试剂是否与生化仪相匹配,如波长、温度、测定时间、测定方法等。其次要在使用试剂前应进行方法学评价试验,如精密度、回收实验、相关回归分析、线性范围、干扰实验、稳定性、特异性等。由于双试剂能消除较多干扰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选择双试剂的试剂盒。

3 测定项目间交叉污染及其避免方法

常见交叉污染主要包括加样针、试剂针、搅拌棒、比色杯交叉污染及试剂间交叉污染。前4 点一般通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进行杯空白监测等基本可避免,难点是测定项目试剂的交叉污染,其原因主要是试剂成分的直接污染、试剂成分参与反应、反应进程相同、影响反应条件等较多方面,需根据仪器、试剂、方法等情况,优选测定试剂排序,以防试剂间交叉污染而影响测定结果。如ALT 及AST 试剂中含有高活力LDH 成分,对LDH的测定带来干扰; CK、CK-MB的测定原理中包含Glu的己糖激酶反应过程,因此能对Glu的测定带来干扰[3]。在安排项目顺序时,两个项目间至少要有一个非干扰项目,或是将被干扰项目置于干扰项目之前。现将我科使用日立7080和贝克曼DX600 生化分析仪总结的测定项目顺序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 考:ALT、AST、ALP、GGT、CHE、TP、ALB、TBIC、DBIC、Urea、UA、Cr、CK、CK-MB、α-HBDH、LDH、Glu、TG、THO、HDL-C、LDL-C、α-poA1、α-poB、α-Amy、CO2。

4 人的因素

生化分析中全面质量控制要素是仪器、试剂、方法学和人,其中人的因素贯穿分析过程的始终。在分析前,操作者应分析病人在标本采集前的状态(如餐前、餐后、输液前后、运动),采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储存标本。合理使用试剂、正确输入参数、做好室内质控等。在分析中能熟练操作仪器,解决使用中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后应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及与病人的临床症状是否相符,干扰因素等[4]。

从以上讨论中不难看出参数的正确设置是仪器分析质量保证的前提,一台性能良好的自动分析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输入参数,熟练操作仪器,合理使用试剂,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仪器的检测作用,才能保证实验质量。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67.

[2]王成河.自行设定酶活性的K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5):565.

[3]王新萍,段建林,沈 慧.TBA-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探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23(1):19.

[4]鲍千红.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26-527.

猜你喜欢

限额分析仪光度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森林法修改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
国务院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批复
Interaction Study of Ferrocene Derivatives and Heme by UV-Vis Spectroscopy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支付限额对网购毫无影响
黑洞的透射效应和类星体的光度
实例分析代建制项目变更授权限额值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