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梅毒血清试验方法的应用评估

2012-06-25黎新桂周红翠尹承祥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试剂

黎新桂,周红翠,尹承祥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 1、检验科 2、皮肤科,广西 梧州 54300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性传播疾病,该病表现复杂,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1],且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在诊治过程中很容易漏诊和误诊。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NTP)抗体,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应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等;二是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如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本文采用TRUST、ELISA、TPPA 三种方法76例梅毒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本院皮肤科就诊的梅毒患者76例(梅毒组),其中男59例,女17例,年龄21~72岁。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非梅毒患者50例。

1.2 试剂TRUST 试剂 由上海荣盛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ELISA 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TPPA 试剂由日本株式会社提供。

1.3 仪器 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微量振荡器和恒温水浴箱等。

1.4 检测方法 空腹抽血5ml,然后分离血清。对所有标本都分别用TRUST 法、ELISA 法和TPPA 法同时检测,操作与判断结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见表1。

表1 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n)

2.2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

2.3 结果 通过χ2检验,TRUST 法和ELISA 法检测梅毒组血清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TRUST 法和TPPA 法检测梅毒组血清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8,P<0.05);ELISA 法和TPPA 法检测梅毒组血清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P>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TRUST 法的灵敏度为78.9%,明显低于ELISA 法和TPPA 法。原因是TRUST 法检测的是梅毒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感染发病过程中,一般在硬下疳出现4 周才能检出,梅毒在治疗过程中,非特异类脂质抗体滴度逐渐下降[2]。此外如果梅毒血清抗体过高,出现前带现象而导致假阴性的出现。因此临床上怀疑梅毒感染,而TRUST 检测阴性时应进行梅毒确诊试验,以免误诊。由于TRUST 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在某些疾病时如结缔组织病(SLE 类风湿、系统性硬皮病等)、感染性疾病(风疹、麻疹、病毒性肝炎等)时也可出现假阳性[3],本研究结果表明TRUST 法的特异性为80%,因此TRUST 法阳性也应进行梅毒确诊试验。TRUST 阳性滴度水平与梅毒的治疗情况呈正相关,是观察治疗效果、复发或感染的重要指标。

TPPA 法使用梅毒螺旋体毒株制成诊断抗原,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显示TPPA 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100%,但由于试剂成本高、操作烦琐、耗时较长,所以不适合大量标本的筛查,本方法主要用于确诊试验。ELISA 法是检测抗TP 抗体的特异性试验,它把重组的梅毒螺旋体多肽抗原(KD47、KD42、KD15)包被于反应板上,可同时检测IgG、IgM 抗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IgM的出现早于IgG,所以用ELISA 法能缩短梅毒抗体的窗口期的检出;同时重组抗原特异性、高纯度高,且多种重组抗原联合使用可得到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本研究结果表明ELISA 法的灵敏度为97.4%、特异性为96.0%,与TPPA 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5-6]的研究相符。由于ELISA 法试剂成本低、操作简便、并可实现自动化操作适合大量标本的筛查。ELISA 法与TPPA 法检测的是梅毒IgG和IgM的混合抗体,梅毒IgG 抗体在治愈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可为阳性,因此,检测为阳性只说明正处于感染期或曾经感染过,不能判断梅毒疾病活动与否,所以不作为疗效监测手段。

综上所述,梅毒血清学试验各有优缺点,实验室应根据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梅毒的检测。在进行梅毒筛查时可选用ELISA 法;在进行疗效监测时选用TRUST 法;在确诊试验时选用TPPA 法。也可用几种方法联合检测,以减少漏诊或误诊。值得注意的是梅毒的血清学检测并不是惟一的诊断依据,还须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抗梅毒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1]胥国强,康清秀,蒲泽宴,等.4种方法检测梅毒旋螺体抗体的比较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69-1870.

[2]钟菊香,付先辉,陈兰芳,等.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31-233.

[3]孙龙安,李 龙,林 钢.医学特种检验与实验室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60.

[4]聂冬梅,叶贤林,邓超干,等.三种梅毒抗体筛查方法的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7):615-621.

[5]钟 惠.3种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治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73-1275.

[6]郑 颖,丁文杰,单晓洁,等.5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24-825.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试剂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1125例梅毒分析